2023年以來,遼寧省民政部門堅持民政執法“便民、為民”原則,深化民政法治建設,加快探索新形勢下民政執法的新路徑,改進和創新民政行政執法工作方式,助力營商環境再優化。

  突出科技手段應用,實現提“智”增效

  拓展金民工程應用。全面上線運行省級民政服務管理平臺(金民工程),運用大數據輔助民政行政決策、行政立法、行政執法工作,推動民政治理方式從“信息化”向“智能化”轉變,通過服務預警和業務協同,靠前監督、全程監督民政職權運行。

  加快應用電子證照。完成婚姻登記電子證照改革,制發應用了新辦結(離)婚電子證照。在全國率先承擔了社會組織電子證照改革試點,已經完成所有省級工作與測試,等待民政部電子證照系統正式接口發布并實現數據交換。

  探索實施智慧救助。設計研發了省困難家庭智慧救助系統,困難群眾申請救助、受理、審核確認等業務全流程、跨地區網上辦理,試點運行了困難群眾自主申請救助移動端服務,方便當事人就近辦、網上辦、自助辦。

  提供民政移動服務?!斑|事通”設置“民政專區”,已經陸續開通社會組織、養老機構、行政區劃、地名信息查詢,最低生活保障(低保邊緣家庭救助)申請、婚姻登記預約等功能。

  推行實時智能監測。在全省即開票銷售展示柜嵌入了人臉和身份識別系統,通過人防技防相結合的措施,防止未成年人購彩和兌獎。

  深化部門協同機制,加強綜合監管

  提升社會組織監管效能。實施社會組織“活動異常名錄”和“嚴重失信違法名單”管理,按程序規范執法、聯合懲戒。省民政廳聯合11個相關部門開展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建立省級協調機制,每周、每月調度各成員單位、各市打非工作進展情況,加大線索排查和打擊整治力度,全省共摸排線索72條,查處20家,其中取締11家,勸散7家,自行解散1家,引導登記1家。

  提升養老機構監管效能。省政府出臺遼寧省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加強基本養老服務監管的任務和措施,推進建設覆蓋全體老年人、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省民政廳聯合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公安廳等部門開展養老機構“雙隨機、一公開”檢查,隨機抽取20家養老機構,對照重點檢查事項清單和一般檢查事項清單進行綜合協同監管,“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推進養老機構安全規范管理。相關部門共同研究措施,制定養老服務市場失信懲戒對象名單管理暫行辦法,加快養老服務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提升殯葬服務單位監管效能。省民政廳聯合6個相關部門開展全省整治公墓領域突出問題專項行動,從審批、建設、經營、監管等環節,全流程、全覆蓋排查整治全省公墓領域存在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加強綜合監管。省民政廳與省自然資源廳簽訂遙感影像數據使用協議,推進智能技術應用。開展全省殯葬服務單位“雙隨機、一公開”抽查,依托遼寧省一體化監管執法平臺全程公開,結果共享。

  注重需求側管理,使執法更有溫度

  創設福彩“神秘顧客”。委托第三方機構作為“神秘顧客”,對全省福利彩票銷售場所(投注站)地址信息、銷售人員整體素質等進行暗訪調查,全面準確地了解掌握福利彩票銷售市場的真實情況,同時不影響代銷者的正常經營和彩民的日常購彩體驗,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

  為市場主體減負擔。持續開展“我為企業減負擔”專項行動,把“助企紓困”與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整治有機結合起來,開展全省性社會團體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制止和查處行業協會商會違法違規收費問題,規范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行為,減輕市場主體負擔。

  走進困難群眾家庭。全省民政系統干部職工常態化開展“走進困難家庭 傾情解憂暖心”專項行動,通過“大數據+鐵腳板”工作模式,走進困難群眾家中,及時查訪核實,宣講政策,協助有申請意愿但無能力申請的低收入人口提出救助申請并按規定實施基本生活救助。

  統一執法“四張清單”。制定公布實施《遼寧省民政部門行政執法“四張清單”》,包括不予行政處罰事項清單、從輕行政處罰事項清單、減輕行政處罰事項清單和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清單,開展全系統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專項監督,全面推行包容審慎監管。

  推行公民婚育一件事。2023年6月30日起,民政會同衛生健康、公安、營商部門實現群眾結婚登記、生育登記、戶口登記信息婚姻狀況變更及符合條件夫妻投靠落戶“一表申請、平臺聯辦、限時辦結”,變“三件事”分辦為“一件事”聯辦,由群眾至少“跑3次”改為最多“跑1次”。

  堅持服務監管并重,從“執法者”變身“普法者”

  學習宣講習近平法治思想。省市縣三級民政干部職工2236人收看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講授《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 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省民政廳黨員干部結合日常執法工作、下基層督導檢查等時機,向民政服務對象宣講,向基層民政干部宣講,走進困難群眾家庭宣講,全年累計宣講123次、受眾4582人。

  提升社會組織依法治理能力。省民政廳向各級民政部門、全省性社會組織印發《關于加強社會組織政策法規學習培訓的通知》,將加強政策法規學習教育培訓作為一項長期堅持的重要任務,引導、促進社會組織及從業人員做法律法規的自覺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堅定捍衛者。舉辦社會組織黨支部書記和黨務工作者培訓班,專題組織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提升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水平和依法治理能力。

  設置執法事前介入機制。各級民政部門對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通過約談民政監管對象和行業協會,解讀宣講法律法規規定,提前把違法行為消除在萌芽狀態。針對社會公眾,適時對一些關注度高、影響力大的政策變化、熱點問題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民政行政執法典型案例,打造普法公開課。開展社會組織矛盾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引導、幫助當事人解決內部治理糾紛。

  引導支持助力全面振興。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民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舉辦了“牡丹賦能”創新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公益慈善助力振興、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等多場大型活動,舉辦了全省性社會組織負責人、社工志愿者、基金會(慈善組織)、養老服務企業標準“領跑者”等多類專業培訓,一手抓培育扶持發展,一手抓依法規范管理,動員民政服務對象承擔更大責任、貢獻更多力量,助力全面振興新突破。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