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儋州市委市政府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工程”來抓,成效如何?“零跑動”“一枚印章”“兩圖一表”……這些數字是儋州給出的答案,是儋州不斷深化制度集成創新,持續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升級的生動體現。這是記者從11月22日在洋浦舉行的“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當好企業‘店小二’”專場發布會上了解到的。該發布會是推進儋洋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專場之一。

  儋州推進企業開辦登記注冊“零跑動”。儋州依托“海南e登記”系統平臺,實現儋州和洋浦企業開辦登記注冊“不見面”審批的應用場景,企業注冊登記模式由原來的線下登記注冊,轉變為直接通過海南e登記系統平臺線上申報登記,企業無須到窗口提交紙質材料,“足不出戶”即可完成企業登記注冊,降低投資創業時間成本。

  儋州推行“一枚印章管審批”制度。自2022年6月起,儋州分兩批劃轉935項行政審批事項,已經成為我省劃轉事項最多的市縣。此外,儋州還推行“帶押過戶”新模式。利用不動產登記“一窗受理”平臺,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及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與抵押登記合并辦理,一次繳納稅費,讓群眾“只來一次、只進一個窗口、只交一套材料”。

  儋州將傳統繁瑣的申報材料簡化為“兩圖一表”審查。建設單位只須提交“兩圖一表”(即總平面圖、效果圖、經濟技術指標表)及相關承諾書和設計方案自檢表,經審查并按規定公示無異議后即可申報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這為建設單位減少了申報工作量。

  此外,儋州利用第三方檢驗機構,壓縮企業放行時間。9月20日,海星物流進口的3700噸水泥順利通關放行,進口水泥第三方檢驗采信全國首船首單業務落地洋浦。該政策實施之前,海關對進口水泥實施批批抽樣檢測,進口水泥需要40天左右才能通關放行。而現在,通過境外第三方采信機構將檢驗環節前移,進口水泥只需3天至5天即可通關,時間壓縮了90%。

  儋州還率先在全省實行“四評合一”,實行投資項目節能審查、環境影響評價、排污許可、安全條件審查等4個事項“一次告知、一次申請、一次踏勘、同步評審、統一(分類)出件”服務模式,為投資項目審批減環節6個、減材料15份、減時間150個工作日。在“四評合一”的基礎上,儋州還在探索投資項目“多評合一”改革,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助力項目建設步入“快車道”。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