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踏層峰辟新天,更揚云帆立潮頭。
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堅持以數字政府為先導,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打造數字化服務體系為根本,推進數字吉林建設,在加快數字化轉型中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為吉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注入磅礴力量。
超前布局搶抓機遇
擘畫數字吉林新藍圖
2018年,是數字吉林建設的開局之年,一經起步,就是加速。
——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后,我省立即組織召開數字吉林建設報告會、數字吉林建設座談會,迅速啟動數字吉林建設。
——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審議通過《關于以數字吉林建設為引領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將數字吉林建設作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舉措、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推動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發展的必由之路。
——數字吉林建設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要求搶抓機遇,夯實責任,優化布局,全面拉開數字吉林建設序幕。
——在全國率先成立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和數字化建設管理局,將大數據管理、數字政府建設、政務服務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營商環境建設等職能有機融合,上下對齊、一步到位。
……
五年磨一劍,砥礪自生輝。2023年,以數字政府為先導的數字吉林建設交出完美答卷。
——在第十七屆中國電子政務論壇暨數字變革創新峰會上,以全國第一方陣省份介紹數字政府建設經驗。
——省委常委班子把數字吉林建設作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典型案例。
——在國務院辦公廳組織的“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調查評估”中,我省綜合指數連續兩年保持全國“第一方陣”,政務服務事項覆蓋度指標全國領先,辦理成熟度、服務成效度指標穩步提升。
——在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布的全國城市綜合信用指數排名中,我省城市綜合信用指數排名在全國名列前茅,綜合指數全面提升。
以數字政府為先導
實現數字吉林新跨越
建設高效的數字政府,引領行政管理、政務服務和營商環境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
——強化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字政府支撐保障能力持續增強。采用“同城雙活、兩地三中心”模式建成“吉林祥云”大數據平臺。持續完善全省電子政務外網,實現省市縣鄉政務部門全覆蓋,建成省市縣鄉村五級數據共享體系。建設全省統一的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系統,與國家事項平臺實現了目錄同步和數據交互的閉環管理。持續強化“吉林祥云”大數據平臺網絡、主機、應用、數據、移動端、安全監測等安全防護體系建設,有效保證平臺資源安全。
——數據共享和電子證照匯聚應用取得新突破。先后印發五批政務信息資源共享責任清單,全省各級政務部門依托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編制政務數據資源目錄8.8萬個,發布庫表、接口、文件等資源11.4萬個,歸集政務資源268.1億條。匯聚證照種類達到724種、證照數量4500萬個,均在“吉事辦”可展示、可亮證,有力支撐了電子證照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共享應用。精準授權可信存證、數據共享直達基層等7項國家改革任務在我省先行先試。
——持續優化利企便民數字化服務,政務服務由“能辦”向“好辦易辦”轉變。依托網上辦事大廳“吉事辦”,打造統一規范的網上政務服務總入口、掌上辦事總門戶,綜合提供在線預約、在線申報、在線咨詢、在線查詢以及公眾評價等服務,大力提升全省網上辦理能力,全省全程網辦政務服務事項達5.6萬項。動物檢疫證明(動物A證)電子證照、通化市“1+N”線上線下融合共享服務模式兩個案例入選國辦政務服務效能提升典型經驗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
——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向基層延伸,“就近辦”更加方便百姓貼民心。自主研發應用“綜合受理、集成審批、統一發證”的全省一體化全流程審批系統,推動審批服務向基層延伸,實現省市縣鄉村使用一套系統、一個平臺進行全流程在線審批,964個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全部實現政務服務延伸,累計辦件16萬余件,越來越多的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走近群眾身邊。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審批質效顯著提升。自2019年初,我省推行統一審批流程、審批平臺、管理體系、監管方式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是全國范圍內為數不多的以“統”為特色的改革。2023年,全省累計辦理10083個項目、34613個事項,答復業務咨詢5000余條,有力保障了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中儲糧新建糧倉等一批標志性、引領性重大項目的申報、審批順利推進。
——行政檢查執法備案智能管理改革全面展開,以“數字化”賬單規范監管秩序。創新開展行政檢查執法備案智能管理改革,建立“執法報備、手機亮證、掃碼迎檢、事后評價”的行政檢查執法監督管理模式,有效推動了營商環境優化由“經驗”管理向“數據”管理的轉變。全省累計4.6萬項行政檢查執法事項、2973個監管機構、6.8萬名檢查人員納入“數字化”臺賬管理,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監管。
——深入推進誠信吉林建設,營造“知信、守信、用信”的良好氛圍。深化信用數據治理和共享應用,持續提升各類信用信息歸集共享質效,運用互聯網思維和信息化手段,激發“信用+”活力,在41個領域推行經營主體以專用信用報告替代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改革,成為全國第六個、東北地區第一個出臺此項政策的省份,而且是政策涵蓋領域最廣的省份。
擁抱數字經濟新藍海
搶占數實融合新賽道
吉林要全面振興,必須加快數字吉林建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扎實推進創新創業,這是帶有革命性、創新性、突破性的重大改革舉措。全省上下緊扣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開高質量發展新空間,激活數字經濟“一江春水”,形成“萬馬奔騰”聚吉林的新發展格局。
——數字產業化進程不斷深入,新成果不斷涌現。聚焦集成電路、傳感器、通信等基礎領域和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領域,建設寬禁帶半導體材料與器件工程實驗室、模式識別與智能化機器人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創新成果轉化機制持續優化,創新技術工程化、產業化步伐顯著加快。充分發揮吉林科教、產業、場景優勢,推動數字產業跨越式發展,“芯、光、星、車、網”成為吉林發展的優勢領域,連續三年舉辦新電商大會,全省網絡零售增速迭創新高。
——產業數字化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全省數字經濟蓬勃發展。開展龍頭骨干企業“七大行動”,全面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實施“萬企上云”工程,培育了一批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一汽集團“基于5G的數字一汽管理、生產全流程創新探索與實踐”項目獲評工信部移動物聯網優秀案例。通化建新等一批裝備制造企業實現服務化轉型,成為國家級服務型制造供應商。數字農業快速發展,“吉農云”成為農業生產、農村經營、農民生活、涉農管理信息應用服務重要數字化平臺。
——優化數字服務,發展全民暢享的數字生活,群眾生活更加舒適、更有品質、更為美好。靈活多樣的“數字教育”、便民普惠的“數字醫療”、獨具特色的“數字文旅”、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活”、共治共享的“數字社會”正在加速成為現實。全省遠程醫療服務與監管體系橫向貫通6個省級會診中心,縱向鏈接11個委屬委管醫院、9個市(州)中心醫院和45家縣醫院會診中心、同步延伸到779個鄉鎮衛生院,在全國率先實現覆蓋省市縣鄉四級遠程醫療網絡,形成“服務可及、管理規范、群眾滿意”的新服務格局。
繪制新圖景,邁上新征程。全省上下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轉型數字化、服務智能化、社會共享化、產業高級化發展趨勢,準確把握新型工業化的戰略定位,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合力攻堅,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努力夯實信息技術新底座、搶占數實融合新賽道、構建智慧生活新圖景!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