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培育數據要素大市場、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的新主題。
11月23日,在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數據要素治理與市場化論壇上,17位來自浙江、江蘇、山東、湖北、四川、安徽、新疆、海南等地區的數據要素領域代表上臺共同簽署了《構建數據要素發展統一大市場杭州倡議書》(下稱《倡議書》),倡議打破城市數據要素壁壘,共推全域數字經濟發展。
對于素有“數字經濟第一城”之稱的杭州來說,此次在論壇上發起并組織簽署《倡議書》,有助于加快培育形成數據共享、數據開放、數據匯集、數據融通的數據要素市場,有助于強化數據資源在數字經濟發展中的效率倍增作用,是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深刻理解把握國家數據局的號召、更加自覺開展“助力建設統一大市場”的生動實踐。
杭州探索數據要素市場化亮點紛呈
在探索數據要素市場化方面,杭州已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數據規范構建早,數據采集質量高。杭州已出臺《杭州市政務數據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杭州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實施方案(試行)》,對數據采集、應用、分享等進行了規范,保障了數據采集環節的規范性、完整性、準確性、一致性、時效性等,為公共數據的后續共享交換提供“源頭”保證。目前,市政府有關部門已經開發數據標準系統,規范8132個數據項標準和269個數據項字典。
數據開放起步早,共享推進快。數據開放應用是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關鍵。在數據開放領域,杭州市數據開放平臺已持續運行較長時間,眾多市場主體利用開放數據開發各類應用場景,數據的開放應用效果較好。截至2022年底,已建立數據目錄3.8萬個,歸集數據1889.66億條。已建立數據接口6319 個,調用258.24億次,為近百個部門的2200個應用和數字化改革提供數據共享有效支撐。
數據交易進展大、數據價值高。目前杭州已設立大數據交易所,在數據交易等方面的探索已取得較大進展。杭州數據交易所在今年8月23日正式揭牌。這是浙江省內唯一一家有交易所牌照的數據交易場所,承擔全市數據流通交易合規監管和基礎服務功能。為搶抓數據要素發展新機遇,杭州又迅速行動,在11月15日正式上線數據交易供需大廳,聯合各方、政企協同,對標一流,為數據要素領域提供數據產品化前的撮合平臺,最大限度地放大數據作用能效,為數據產業發展蓄勢發力。
數據應用場景落地快、應用廣。在構建數據要素市場的過程中,杭州最大限度地推進數據融合,推動數據應用場景落地。目前,杭州已構建了多級互聯的政務數據共享交換體系,全市共建設168個數字駕駛艙,基于海量數據的挖掘和應用,實現城市治理的數據化、在線化、智能化,杭州已成為“數字賦能城市治理”領域的領跑者。
率先啟動“數據要素X”行動計劃助力構建數據要素發展統一大市場
作為全國數據要素市場發展領先城市,杭州發揮在數據要素流通交易、數據市場培育探索等方面的優勢,并以第二屆數貿會為契機,發起并簽署《倡議書》,發布“之江鏈”等數據要素市場成果,“杭州數據”品牌進一步提升。
此次簽署的《倡議書》,以互聯互通、創新發展、開放合作、和諧包容、互利共贏的原則,旨在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推動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啟動“數據要素X”行動計劃,助力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
《倡議書》內容共計十大方面,包括共組數據流通網絡、共商數據要素政策、共推多層交流機制、共促數據領域投資、共建數商合作生態、共話數據治理藍圖、共挖數據要素價值、共探數據創新模式、共促數據市場繁榮、共享數字經濟紅利。
之后,杭州將認真響應國家數據局號召,貫徹落實《倡議書》相關精神和要求,率先啟動“數據要素X”行動計劃,從供需兩端發力,在交通物流、金融服務、醫療健康等若干重點領域,加強場景需求牽引,打通流通障礙,提升供給質量,推動數據要素與其他要素相結合,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應用、新治理。
同時,在推動構建數據要素發展統一大市場的過程中,杭州將持續提升數據要素市場的創新濃度、數據質量高度、共享開放度、市場繁榮度,持續打響“杭州數據”品牌。
附:《構建數據要素發展統一大市場杭州倡議書》全文
當前,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搶占數字時代主動權的重要舉措,建設數字中國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為全面貫徹落實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充分發揮我國海量數據規模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推進全國數據要素統一大市場建設,我們將本著互聯互通、創新發展、開放合作、和諧包容、互利共贏的原則,致力于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推動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啟動數據要素×行動計劃,助力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為此,在基于自愿、不具約束力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以下倡議:
一、共組數據流通網絡。共同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跨區域跨城市可信數據流通網絡,探索數據產權互認、數據資源安全流通的可行路徑,實現“城市互聯、數據可信、流通安全、全程可溯、貢獻可量”,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
二、共商數據要素政策。推動跨區域跨城市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共同參與、通力合作,共同完善制度規范體系、共同構建技術標準體系,建立傳輸管理、交易流通、開放共享、安全認證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范,支撐數據要素市場安全、合規和可持續發展。
三、共推多層交流機制。共同推動不同區域和城市政府、企業、產業、學術等各界建立多層面協同、多平臺支撐、多主體參與的數字領域交流合作體系。通過大會、賽事、展覽活動等渠道,推動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相結合,加強經驗成果分享,共同探索跨區域跨城市數據要素發展模式。
四、共促數據領域投資。共同鼓勵引導資本規范參與數據基礎設施、數據資源體系、數據流通應用等數字經濟重點領域,構建社會資本有效參與的投融資體系,引導金融資源支持數字化發展。
五、共建數商合作生態。共同培育和促進數商生態繁榮規范發展,發揮數商行業帶動力強、業務場景豐富、數據規模大、技術實力雄厚等優勢,提高數據交易效率和質量,推動數據流通交易向規范化道路發展。
六、共話數據治理藍圖。推動城市數據管理能力、應用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共同夯實數據資源體系,擴大數據供給范圍,提高數據可用性和服務質量。共同解決數據要素流通中存在的確權難、定價難和流通難等共性問題,共同應對數據安全流通挑戰,加強個人信息保護,促進數據有序規范流通。
七、共挖數據要素價值。共同擴大應用場景優勢,以場景需求為導向深挖數據價值,推動各領域數據深度融合應用。擴大數據創新共同體的規模效應,推動數據應用場景“一地創新多地復用”,促進數據要素價值充分釋放。
八、共探數據創新模式。共同深化創新驅動,探索開展數據入股、數據信貸、數據信托和數據資產證券化等數字經濟業態創新,激勵創新創業創造,促進數據創新模式由點及面逐步規?;瘧?,為數字經濟發展注入創新動能。
九、共促數據市場繁榮。將互利共贏作為核心價值取向,發揮龍頭企業引領支撐作用,構建行業領域數據供需主體的信任關系,豐富數據市場供給,活躍數據流通市場。制定自律規約、職業道德、信用體系等管理機制,營造誠信經營的良好市場環境。加速各類數據要素跨城一體化、市場化流通,積極融入數據要素全國統一大市場。
十、共享數字經濟紅利。共同探索數據價值收益分配制度,構建公平、高效、激勵與規范相結合的數據價值分配機制,共同發揮政府引導作用,著力消除不同區域間、人群間數字鴻溝,增進社會公平、保障民生福祉、促進共同富裕,讓全體人民更好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成果。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