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陀區規劃資源局完成了上海醫藥物流中心(后簡稱“上藥物流”)綏德路二期項目的竣工規劃資源驗收“一證多驗”(即對一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分批次進行竣工規劃資源驗收), 并向項目方上藥控股有限公司核發項目綜合配套樓的《上海市工程建設項目竣工規劃資源驗收合格證》,實現了普陀首例建設項目“一證多驗”竣工規劃資源驗收。
據了解,上藥物流二期位于綏德路99號,項目總建筑面積約7.4萬平方米,分為東、西兩個片區,東片區由綜合樓、特藥庫、高架庫三幢主要單體組成。通過配置一系列自動化、智能化物流設備,滿足上海作為超大城市衛生應急物資儲備需求,將打造為上海城市醫藥保障基地和上海藥品全渠道配送平臺。目前,該項目綜合配套樓已建設完成,其余項目尚在建設中,整體計劃于2024年12月竣工。
上藥物流二期屬于改擴建項目,根據規劃用途,東區綜合樓用于辦公,特藥庫、高架庫用作藥品基地。如若按照傳統驗收模式,需要3幢樓整體建設完成才能投入使用,很有可能無法按時竣工投產,影響人民群眾的用藥需求與醫療保障。
那么,能否對作為辦公用途的綜合配套樓先行進行竣工規劃資源驗收,讓項目盡快投入使用呢?今年年中,建設單位向區規劃資源局提出了訴求。
根據市規劃資源局出臺的《上海市加強規劃資源集成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相關規定,對于單幢建筑已竣工且具備正常使用功能,可按照建筑單體對一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分批次進行竣工規劃資源驗收,實現“一證多驗”。
普陀區規劃資源局積極傾聽企業呼聲,切實考慮企業交付投產需求,結合上藥物流二期項目實際情況,通過市區聯動、部門協同等方式,細致研究本項目的具體實施路徑,首次開展竣工規劃資源驗收“一證多驗”;同時,普陀區規劃資源局還配合區建管委完成了《普陀區工程建設項目分期竣工驗收實施方案(試行)》的制定,使項目在完成規劃資源驗收后也能分期完成其余相關竣備工作。
下一步,普陀區規劃資源局將繼續秉持“人靠譜(普),事辦妥(陀)”的服務精神,深入踐行優化營商環境6.0版行動方案,積極參與建設工程審批制度改革等制度創新工作,不斷提升工作效能、落實相關政策,更好地服務企業。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