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范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強化相關會計信息披露,財政部于今年8月份發布《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下稱“《暫行規定》”),并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這也被業內視為數據資產“入表”落地實施時間。
《暫行規定》明確了適用范圍和數據資源會計處理適用的準則,以及列示和披露要求。要求企業應當根據重要性原則并結合實際情況增設報表子項目,通過表格方式細化披露,并規定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自愿披露數據資源(含未作為無形資產或存貨確認的數據資源)的應用場景,引導企業主動加強數據資源相關信息披露。
對此,多位專家表示,當數據資源被視為一種資產納入財務報表后,企業將會更加積極地探索和創新數據應用場景,通過數據分析和挖掘,深度開發數據資產的潛力,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和競爭優勢。
數據資產化研究院執行院長王鵬對記者表示,出于信息披露和反映企業真實價值需要,上市公司會積極落實數據資產“入表”,尤其是新經濟領域企業和科技類企業。
王鵬說,隨著數據資產“入表”,將有利于提升企業的資產規模,并且加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由于目前對于數據資產的評估和分類分級并不統一,企業需要通過相關數據交易所或者數商平臺等,落實數據資產資本化標準確認,明確哪類是數據資源,哪類是數據資產,并且提升企業數據資產運營及變現能力。
數據資產“入表”可以更加客觀地反映出企業的真實價值,但這需要企業建立有效的數據資產管理體系,實現數據價值。
畢馬威中國管理咨詢主管合伙人鄭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應制定數據戰略,明確數據資產管理的目標、原則和流程。這有助于企業更好地規劃和管理數據資產,為企業的戰略目標服務。企業還應建立數據資產管理機制,明確數據所有權、管理權、使用權和監督權,制定數據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政策和流程,確保數據的合規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為加快數據流通交易、推進數據資產化進程,各地數據交易所積極推出舉措,活躍度也在逐步提升。
如今年8月份,《貴陽貴安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支持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優化提升實施方案》印發,明確將圍繞支持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優化提升,全力推進貴陽貴安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到2025年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年度交易額將突破100億元,數據交易生態企業突破1000家。
在11月26日舉行的上海數據交易所2024年度發布會上,發布了《上海數據交易所交易規則體系(2024)》,搭建了“辦法—規范—指引”三個層級的交易制度結構。發布《數據資產入表及估值實踐與操作指南》,針對企業入表十大操作難點、三種收益測算、八項創新應用給出操作指引。
根據大數據流通與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上海數交所、沙利文和頭豹聯合發布的《2023年中國數據交易市場研究分析報告》測算,2022年中國數據交易行業市場規模為876.8億元,到2025年中國數據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046.0億元,到2030年中國數據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155.9億元。
上海數據交易所研究院研究員趙麗芳對記者說,數據資產“入表”和評估將對數據產業產生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以企業為核心的市場參與主體會通過數據資產化應用場景的不斷豐富來加速整個數據要素產業鏈的實踐發展;另一方面數據資產化應用的實踐也會進一步提升數據要素市場交易與流通的效率。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