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指示批示精神,構建統一開放公平競爭的招標投標市場環境,珠海市通過高位推動、流程再造、加強監管、降低成本四大舉措,持續優化招標投標營商環境。

  一、健全機制,完善制度體系

  出臺實施《關于進一步完善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制度的若干措施》,創新設置直接票決和價格競爭結合定標法等政策措施,完善定標內控機制。在全國首創立法《珠海經濟特區規范政府投資建設工程發包與承包行為若干規定》,更新調整《珠海市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文件標準文本》,印發《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核實項目負責人繳納社保證明材料指引》,全面完善制度體系。修訂《珠海市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異議和投訴處理辦法》,進一步提高投訴異議處理效率。8月,印發《珠海市建設工程公開招標項目中標后監督檢查工作方案》,規范中標后跟蹤檢查程序和內容,維護建筑市場秩序。

  二、分級分類,強化監管力度

  開展中標后評估和監督檢查工作,加大招投標領域亂象治理。按照“雙隨機、一公開”及違反統一市場建設專項治理有關工作要求,加強建筑市場執法聯動,開展標后項目跟蹤檢查。開發建設“數預警”平臺,針對政府投資工程項目的招投標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利用大數據對交易異常提前預警,為經偵、審計提供數據支撐,增強監管的高效性和精準性。建立珠海市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領域問題線索征集渠道,發揮社會力量,著力監督地方保護、所有制歧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違法招標投標、招標投標交易服務供給不足等現象,并建立同步線索轉辦、核查及處理機制。目前,暫未收到有關投訴舉報。

  三、流程再造,實現全流程電子化

  在全省率先實現建設工程招標項目全流程電子化開評標,實現建設工程招投標過程信息全公開。進一步拓展建設工程交易系統電子化應用范圍,實現標后管理電子化,增設“合同在線簽訂、投訴在線受理、履約信息線上公示、招投標情況在線登記”等應用,保證交易所有環節全部實現“線上辦,無紙辦”,為社會公眾監督和全鏈條智慧監管提供系統平臺支撐。

  四、降低成本,減輕企業負擔

  自2017年9月起,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全面取消各類交易服務費;自2020年5月起,參與珠海市工程建設項目投標的企業可直接在電子交易業務系統中免費下載招標文件。工程建設項目全面啟用電子保函/保險保單方式繳納投標保證金。截至目前,電子保函/保單替代現金381.98億元,有效緩解企業資金壓力,降低企業的投標成本。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