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不理舊賬’,在工程建設、項目推進、招商引資中對合法承諾、合同協議不履行,對規劃、決定不落實,對歷史遺留事項不解決,對生效法律文書不執行等問題”“違規設定中介服務事項,將職責范圍內的工作轉移或委托給市場中介機構,變相指定中介機構搞壟斷服務,以及工作人員默許、縱容、勾結‘黃?!汀谥薪椤葐栴}”……近日,為加強對全省各級各部門及其公職人員優化營商環境履職情況的監督,山西省紀委監委公布舉報熱線,受理損害營商環境問題反映,并明確十方面受理問題范圍。
據了解,今年2月至3月,山西省紀委監委組成16個專項檢查組和1個專題調研組,對全省11個市、省轉型綜改示范區,以及納入全省優化營商環境考核對象的39個省直部門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檢查,發現問題1543個、問題線索76條,并針對檢查中發現的重點問題,督促有關單位形成21份專題報告。
“專項檢查結束后,我們到各市和省直單位進行現場反饋,并召開專項檢查發現問題推進整改部署會,向各監督檢查室與案件監督管理室移交有關問題和線索?!鄙轿魇〖o委監委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介紹。為有力推動問題整改,該省紀委監委緊盯整改強化監督,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明確了監督重點、監督措施、責任部門、監督成效評估等具體要求。
根據工作方案,山西省紀委監委建立問題整改監督臺賬,嚴格實施臺賬管理,跟蹤監督對賬銷號,形成建賬、對賬、督賬、報賬、核賬、銷賬監督閉環。同時,通過“月報告、季調度”工作機制,緊盯責任落實、措施落地、整改進度、整改成效等情況,全程監督跟蹤問效,從嚴審核整改方案,綜合研判整改情況,嚴格驗收整改結果,全面復盤整改成效,以真督實督推動整改責任單位交真賬、交實賬。
據悉,山西省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領辦督辦26項重點事項監督整改任務,推動解決部分審批事項未進政務大廳、行政許可事項清單更新不及時等一批堵點難點問題。截至目前,針對省級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檢查已監督推動完成整改問題1498個,推動建立完善相關制度868項,切實將制度優勢轉化為優化營商環境的治理效能。
山西省紀檢監察機關把查辦案件、共享成果、促進治理有效貫通,既緊盯問題精準監督,推動問題整改清倉見底,又舉一反三系統施治,推動整改成效鞏固拓展,持續放大整改效能,優化營商環境。為更好發揮典型案件警示教育、促治促建作用,山西省紀委監委陸續通報了兩批13起破壞營商環境典型案例。
山西省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一域經驗、全省共鑒”,在專項檢查中及時總結推廣運城以整治“吃拿卡要”小切口助力營商環境轉變、大同開展審批事項隱性壁壘專項清理等有效做法和典型經驗,推動局部治理向全域共治轉變。
今年以來,運城市紀委監委以整治“吃拿卡要”為切口,靶向發力、縱深推進。該市紀委監委通過“百行千企萬民大調查”問卷、案件分析“回頭看”,提煉30種“吃拿卡要”突出表現,并組建5個專項監督檢查組,同時舉辦專場電視問政,公開曝光隨意伸手、巧立名目等行業亂象,倒逼相關職能部門立行立改、全面整改。為檢驗工作成效,運城市紀委監委開展“優化營商環境辦實事”活動,督促52家單位限期辦結實事92件。大同市紀委監委進一步深化拓展清理隱性壁壘規范審批事項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成果,督促相關部門對專項行動工作中的具體措施、方法、機制、模式進行歸納、提煉,制定《大同市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辦法》。
山西省紀委監委堅持上下聯動,各市紀委監委、省紀委監委相關派駐紀檢監察組同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檢查,形成了營商環境建設全省“一盤棋”格局。山西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進一步聚焦經營主體普遍關注、反映強烈和反復出現的破壞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加大明察暗訪、督導問責、案件查辦、通報曝光力度,以強有力政治監督為全省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