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聯網+不動產登記”為主、線下幫辦為輔的不動產登記一體化機制,將從長三角走向全國,逐步實現重點區域“跨省通辦”全覆蓋。
自然資源部有關負責人14日對記者表示,2023年以來,長三角區域共辦理轉移登記、抵押登記、信息查詢等網上業務近1100萬件,有效服務了異地辦事需求,降低了企業辦事成本,提升了人民群眾幸福感,促進了營商環境優化,助力了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最近3年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執行委員會聯合三省一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印發了不動產登記“跨省通辦”工作方案,開展了“互聯網+不動產登記”“跨省金融信貸+不動產抵押登記”并在登記服務大廳設置“跨省通辦”窗口。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領導小組辦公室把這一機制作為制度創新經驗復制推廣,在長三角逐步落地實施。從2021年“跨省通辦”首證在蘇州吳江區發出至今,三省一市已經構建了以“互聯網+不動產登記”為主、線下幫辦為輔的不動產登記一體化“跨省通辦”機制。
今年上海市為一家注冊在金山的外商獨資企業“全程網辦、四證齊發”,交地、發證、抵押聯辦,支撐了企業開工建設新廠房。實踐表明,在嚴守安全底線基礎上,不動產登記“跨省通辦”,更好滿足了市場交易和抵押融資需求,助推了長三角加快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
據上海等地的工作思路,首先要在域內選取試點城市,按全領域、全業務類別“全程網辦”總體目標,推動“網絡實人認證+證照免于提交+補充資料郵寄”工作模式運用,后續全區域落地,最后推廣至全國各地。
在日前召開的深化長三角區域不動產登記一體化“跨省通辦”改革工作座談會上,自然資源部表示,下一步將深化改革成果,推動不動產登記從“網上可辦”向“網上好辦”“全程網辦”轉變,加快實現長三角不動產登記全業務類型、全區域覆蓋一體化“跨省通辦”,并將經驗做法向京津冀、成渝等區域推廣,逐步實現全國重點區域全覆蓋。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