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下午,日照市新聞辦召開日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登記財產”領域工作新聞發布會,介紹全市深化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登記財產”領域相關工作的推進情況。
今年以來,日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服務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堅持“為群眾辦好事、讓群眾好辦事”的原則,創新服務模式,優化服務方式,全力推進“登記財產”領域創新提升舉措的落地落實,聚力打造高效便捷的不動產登記服務和自然資源要素保障體系,不斷提升企業和群眾的體驗感和滿意度。
創新服務模式,提升自然資源要素精準保障水平
建立自然資源服務專員制度,推動項目落地。對96個省重點項目和有土地需求的71個市重點項目,配備了市縣兩級服務專員,全程跟蹤服務。
推進供地審批制度改革,促進“拿地即開工”。深化“標準地”出讓改革,推進“標準地+用地清單制”供應模式,通過完善區域評價體系、落實出讓承諾機制、壓縮用地審批時限,實現“拿地即開工”。
精細規劃繪制產業地圖,實現項目建設“按圖索地”。統籌全市產業布局,建成產業地圖信息平臺,進一步明確產業發展空間,全面梳理市轄區工業地塊信息,區分現狀建設區、允許建設區、有條件建設區三類用地,加強“產業地圖”升級版建設,為企業用地提供精準匹配、快速落地的便利條件,指導園區精細化招商,不斷推進產業用地提質增效。
優化涉企服務,推動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
健全“多測合一”機制,推進項目全流程測繪事項整合。將工程建設項目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涉及的15項測繪業務,分階段整合成1個測繪事項,推動統一工程建設項目測繪成果報件樣式,實現“一次委托、聯合測繪、成果共享”。
強化“一碼關聯”,精準推進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管理。突出數字賦能,以“不動產單元代碼”為抓手,建立起不動產單元代碼在新建項目用地、規劃、建設、綜合驗收、銷售、交易、登記、稅收、水電氣熱過戶等環節,前后貫通、橫向關聯的管理和應用機制。構建“一碼管地”機制,打通自然資源內部各業務系統,歸集全鏈條數據,串聯規劃選址、農轉用、供地、規劃許可、竣工核驗、不動產登記等全自然資源業務流程,推動業務深度融合、系統協同高效,實現“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腿”,被列為2023年度城市大腦惠民利企“為民辦實事”項目。
推行“驗登合一”,打通驗收到不動產登記“最后一公里”。構建多部門聯動服務模式,變“部門協同”為“集成服務”,通過“聯合驗收”“一窗申請”“數據共享”“多測合一”等創新舉措,整合工程建設“綜合竣工驗收”、土地核驗和不動產登記申請的一張表單、一套材料,實現企業一次申請、測繪成果共享共用,部門簽發竣工聯合驗收意見書后3個工作日內發放不動產首次登記證書,達到了精簡企業辦事材料、減少企業跑趟次數的目的,辦理時限縮短60%以上。
提升服務水平,持續優化“登記財產”領域營商環境
優化企業不動產登記高頻事項“全程網辦”。完成省級企業電子簽章和市級企業電子簽章系統的應用測試,依托“愛山東”政務服務平臺和省市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平臺,統一對外提供在線申報服務,已實現企業新建商品房首次登記、轉移登記、二手房轉移登記、預購商品房預告登記等高頻業務的“全程網辦”,年辦件量超過兩萬件,網辦率達到了80%以上。
開展不動產登記信息及地籍圖可視化查詢。依托省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平臺開展技術對接,設置了“地籍圖公開查詢”功能,實現不動產登記信息及地籍圖的可視化檢索和查詢,做到查詢的“不見面、可視化、全天候、全覆蓋”,為不動產轉移登記提供了便利。
深化“購房服務一件事”改革,推動不動產業務集成辦極簡辦即時辦。整合市自然資源部門、市住建部門和市行政審批部門的6個系統,共建不動產交易登記一體化平臺,推動部門、數據和業務深度融合,實現了涉房業務“零見面”集成辦、登記業務“零材料”極簡辦和購房高頻事項30分鐘即時辦。
下一步,日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在優化服務方面聚力改革,推動流程再造和政策創新,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升級。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