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工商聯系統助力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工作推進會在昆明召開。會上,全國工商聯發布2023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主要調查結論。
今年是全國工商聯連續第5年發布營商環境評價結果。共有超過14萬家民營企業參與調查,評價對象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調查結果顯示,2023年度全國營商環境評價得分較上年度小幅上升。超九成樣本企業認為,過去一年我國營商環境有所改善,其中,64.2%的企業認為營商環境有非常大或較大改善。要素、政務、市場、法治、創新五大環境評價得分均較上年度有所上升。其中,創新環境得分提升最快,法治環境得分連續4年位列五大環境首位。
調查結果顯示,在民營企業眼中,過去一年我國營商環境建設呈現以下特點:
“民營經濟31條”受到民營企業廣泛關注。九成以上樣本企業反映了解“民營經濟31條”有關精神,其中,50%的企業表示非常了解和比較了解。83.6%的企業認為,民營經濟發展的社會環境有所好轉,關心、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社會氛圍越來越好。
民營企業發展信心正在恢復。87.2%的企業表示對本企業發展前景非常樂觀和比較樂觀,86%的企業表示對所在行業發展前景非常樂觀和比較樂觀。41.6%的企業表示將在未來一年擴大投資,比過去一年中實際新增投資的企業占比高出8.8個百分點,表明企業投資意愿和投資信心呈現向好態勢。
“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式受到企業好評。59.1%的樣本企業在過去一年中接受過“雙隨機 一公開”檢查。其中,84.1%的企業表示接受過多部門聯合檢查,表明多部門聯合檢查正在成為上門檢查的主要方式。企業對監管部門上門檢查的頻次和效果滿意度較高,其中,近八成企業對檢查頻次表示認可,87.1%的企業對多部門聯合檢查效果表示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
拖欠企業賬款狀況較過去一年有所好轉。63%的樣本企業表示過去一年中不存在被拖欠應收賬款情況,這一比例較上年上升13個百分點,一定程度上表明各地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取得了初步成效。
涉企收費管理更加規范透明。99.4%的樣本企業表示過去一年中未遇到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情況,表明各地涉企違規亂收費專項整治行動取得了較好成效。
商會組織在服務企業發展中作用突顯。近八成樣本企業對本地商會組織發育發展和發揮作用情況表示滿意。當企業自身權益受損時,57.4%的企業表示會優先請工商聯、商協會協助解決。
不同行業營商環境評價得分存在較大差距。對樣本量較多的12個行業的營商環境評價分析顯示,92.3%的樣本企業認為營商環境較上年有所改善。按得分高低排序,紡織服裝、機械制造、新材料、生物制藥的評價得分位列前4,紡織服裝行業得分最高;酒店餐飲、公用事業、建筑業、房地產業的評價得分位列后4,房地產行業得分最低。
調查結果顯示,樣本企業對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也充滿期待。要素環境方面,希望著力加大融資支持、降低物流成本。政務環境方面,希望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度、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增強惠企政策穩定性、連續性及協同性。市場環境方面,希望提高政府監管的公平性、規范性、簡約性,避免政策執行“一刀切”,規范和降低中介機構收費標準。法治環境方面,希望建立健全民營經濟投訴維權平臺,推行告知提醒勸導等執法方式。創新環境方面,希望進一步加大創新人才引進力度,打通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渠道,加強財政稅收政策支持等。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