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廣東省營商環境評價結果,汕尾獲得粵東西北前三的成績。據該評價報告顯示,汕尾營商環境各項一級指標全面提升。其中,政府采購、政務服務、市場準入等指標躋身珠三角城市水平;納稅、國際貿易、市政公共基礎設施報裝、市場監管、獲得金融等多項指標顯著進步。這背后,是汕尾連續數年開展營商環境優化行動的工作成果。

  過去一年來,汕尾全面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扎實推進黨建引領“三六九”工程部署,高層次實施“四數聯動”示范工程,推動全方位降成本、實現全周期優服務,全力以赴抓營商、拼經濟、促發展,推出汕尾營商環境“陽光春雨清風行”,從企業開辦、獲得經營場所、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金融信貸、勞動力市場監管、跨境貿易、納稅、解決商業糾紛、企業破產等19個營商環境重點領域入手,對標廣州、深圳出臺《汕尾市創建一流營商環境2023年實施方案》《汕尾市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方案》等系列文件,有力促進全市市場、政務、法治、社會等環境的共同提升。

  其中,汕尾緊緊把握數字化發展方向,堅持“業務數據化、數據業務化”改革理念,以數字政府“省市聯建”為切入點和發力點,以業務改革為引領,推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業務辦理模式變革,全力破解營商環境“六大難題”,推進汕尾營商環境總體水平躍升至粵東西北前三。

  抓營商環境痛點

  以業務流程再造破解“長”的難題

  10年前,在汕尾開辦一家一般經營性企業,設立登記大概需要10份材料,7個工作日左右的時間;企業開辦平均要跑5個環節。自近年啟動企業開辦“一網通辦”改革后,如今在汕尾開辦一般經營性企業僅需5份材料、1個環節、最快0.5個工作日就可以全部辦結。

  這個轉變的背后,是汕尾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領域項目細分為11類,優化精簡項目審批環節,全面落實“區域評估”“標準地”帶方案出讓及“先租后讓”供地模式,最高把17個環節降至7個環節,把社會投資帶方案出讓項目、社會簡易低風險項目分別壓縮至13、8個工作日,實現了歷史新突破的業務優化歷程。

  同時,汕尾推廣應用“提前申報”“兩步申報”通關模式,在完善口岸服務方面,自開展汽車滾裝出口業務以來,已累計保障汕尾港口岸小漠國際物流港成功出口汽車18766輛,口岸汽車滾裝通關出口業務整體呈持續上揚良好態勢,去年新增開通至波斯灣、泰國、地中海、紅海4條外貿滾裝航線,開通小漠港-香港港外貿集裝箱航線首航實現“船邊直提”,外貿集裝箱業務實現“零突破”。

  疏營商環境堵點

  以精準便利服務破解“繁”的難題

  與業務辦理時長問題同樣突出的是令企業群眾煩心的一系列繁瑣的辦理流程。

  過去,企業辦理供電、供水、供氣、有線電視、網絡等接入業務時,需向各公用事業部門單獨申請,每跑一家窗口均需說明一次情況、提交一套材料,造成“多頭跑”“折返跑”。

  為解決該難題,汕尾創新推行“信用+電水氣有線電視網一次辦”,實現“1份承諾書辦5件事”,推出申請辦理供電、供水、供氣、有線電視、網絡等5個事項聯合報裝服務,讓企業辦事更便捷、更省心。

  而汕尾推出企業投資“全代辦”實現企業辦事“一趟不用跑”,在全省率先打造企業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圍繞企業開辦、項目立項、工程建設、不動產登記4個審批流程涉及86個審批事項的全流程服務鏈條,精心為企業提供咨詢輔導、材料報送、協調催辦、跟蹤反饋、結果交付等6大類服務,精準“量身定制”,已為131家企業投資項目提供數字化全代辦服務。

  同時,汕尾深入打造“善美店小二”企業服務小程序,讓企業享受專屬代辦、找商機、找場地、找中介、提訴求等一站式服務,為企業提供專屬代辦、找中介、提訴求等90種查詢服務、37類政務服務,累計發布涉企政策信息9777條,為企業提供更加主動精準貼心的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務。

  如此,業務辦理流程繁瑣的堵點難題便隨之迎刃而解。

  攻營商環境難點

  以推行網上辦理破解“遠”的難題

  破解了業務辦理時長久、程序繁瑣的難題后,遠程辦理的空間問題如何有效解決?汕尾深化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以統一業務規則倒逼業務流程優化、材料精簡和辦理時限壓減,推動服務全流程網上高效辦理。

  如,通過企業開辦推行“全鏈式通辦”“分鏈式選擇辦”服務模式,汕尾支持申請人在“一網通辦”平臺完成設立登記后分段辦理企業開辦相關服務事項。

  再如,創新采用“不見面開標+遠程異地評標”,實現專家在線交流、項目在線開標、在線評審,促進技術資源、專家資源和場所資源的跨地區共享,已成功開展“跨市”“跨三地”“跨市縣”政府采購遠程異地評標6宗,采購金額達1498.11萬元。

  與此同時,隨著深圳、汕尾兩地的合作愈發緊密,汕尾市政務服務中心以深汕兩地企業、群眾辦事需求為導向,依托廣東政務服務網,上線“深汕零距離”跨城通辦專區,打造集“惠企政策”“跨域通辦”“企業開辦”“企業訴求”“人才服務”等多專題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全鏈條、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務,讓深汕兩地企業、群眾快速精準地獲取政策與服務,推動兩地政務服務通辦走深走實。

  數據顯示,目前全市9791項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100%實現網上辦理,1551項高頻事項實現“視頻辦”,500項高頻服務事項實現全市通辦,為企業群眾辦事提速增效,讓距離不再是困擾企業群眾業務辦理的老難題。

  通營商環境卡點

  以加強降本減負破解“重”的難題

  “企業刻章,政府買單”是汕尾為新開辦企業發放的“創業大禮包”,其中包含營業執照、免費刻制4枚印章,如今已為1.86萬家新開辦企業節省刻章成本705.10萬元。

  不僅限于送上“創業大禮包”,汕尾還以最大誠意“親商”,用實實在在的“降價福利”為企業經營的各關卡節約成本——

  降用電成本。汕尾擴大簡易低風險項目電力外線工程“零審批”實施范圍,全面實行全市報裝容量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業用電報裝“零投資”,節約企業資金達483.88萬元。

  降稅費成本。汕尾推進稅費優惠政策“免申即享”,推行留抵退稅“一鍵體驗”服務,推出數字人民幣繳稅(費)及車船稅繳納信息全國“聯網查詢”等10余項便民應用場景。截至目前,2023年汕尾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超過7.5億元;累計為比亞迪等107戶科技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把關,涉及加計扣除金額7.07億元。

  降用工成本?!盎涁敺鲋鄙俏财脚_實現財政補貼政策“一張網”辦理,匯集惠企利民政策111項,上線27個財政補貼申報事項,為105家企業和235位群眾申報社保補貼資金超1926萬元。

  降制度性交易成本。汕尾率先推行政府采購供應商資格信用承諾制,極大簡化供應商資格條件審查形式,進一步降低供應商制度性交易成本。自信用承諾制實施以來,累計在249個項目中實行,涉及采購金額超7.8億元,省去近1000份資格證明資料。

  接斷點、掃盲點

  以傾談紓困、專項整治破解“煩”“亂”難題

  企業滿意才是創優營商環境的真實效,聽得見企業心聲、看得見企業感受是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關鍵點。對此,汕尾聚集要素環境、法治環境、政務環境、市場環境、創新環境等,強化市場主體滿意度調研,制定并完成了《2023年汕尾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調查問卷》調查。

  為進一步摸清找準企業發展痛點、難點和堵點,全面了解創優營商環境工作中的斷點和盲點,汕尾在2023年舉辦了全市重點工業企業座談會及“數字賦能·汕尾智造”品清湖企業沙龍等6場政企溝通活動,聽取企業困難訴求及意見建議,為全市47家參會企業協調解決訴求問題77個。

  在此基礎上,汕尾強化企業經營生產幫扶,舉辦10場次融資對接活動,幫助轄內企業獲得意向授信金額超40億元;開展4場次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培訓,服務451人次;以12345熱線“雙核實”服務模式處理有關訴求,協助解決涉及企業訴求3052次,直接解答2478宗訴求。

  “馮某添被紀委查了以后,我們去衛健部門辦事,效率都提高了!”如今談起營商環境的變化,曾被城區衛健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馮某添故意刁難、索取好處費的某診所負責人十分感慨。

  去年以來,汕尾緊盯違規審批、違法執法、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漠視企業合理訴求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并先后組織開展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干部“訪企紓困”“清風伴企行”專項行動、營商環境“啄木鳥”行動等專項整治,以零容忍態度查辦損害營商環境重大典型案件,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立案137件,黨紀政務處分63人,移送檢察機關25人;在持續開展“藍劍”“鐵拳”等多類專項行動,全市共偵破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領域犯罪案件12宗,抓獲犯罪嫌疑人18人,立案查處知識產權違法案件84宗,涉案金額2985萬元,罰沒款106.57萬元。

  汕尾以刀刃向內的勇氣和扎實的舉措營造優質的法治環境,切實解決企業群眾心煩、環境混亂的問題,為持續創優營商環境筑牢堅實保障。

  在取得了新的階段性成果之際,伴著“陽光春雨清風行”,期待汕尾在創優營商環境之路上,以善美之舉持續擴大“贏商”“親商”“朋友圈”,用腳踏實地的付出收獲更多碩果!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