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列為2024年九項重點任務之首,提出“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
這釋放了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產業升級構筑競爭優勢的鮮明信號,也對加快建設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圍繞2024年度工作部署,日前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明確了包括“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鞏固提升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加快培育新興產業”等在內的十二個方面重點任務。
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大力推進產業科技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規?;瘧?,發展新質生產力;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加強產業科技創新
去年以來,科技創新突破持續為重點領域的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C919大型客機投入商業運營,已向東航集團交付3架飛機;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正式命名交付,開啟首航;全球單機容量最大的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并網發電;以智能六行采棉機為代表的農機裝備取得新突破。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引發全球產業競爭格局調整,帶來產業重構和趕超的重大機遇,產業科技創新工作責任更加重大?!惫I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長謝少鋒表示,要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科技體制改革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切實把產業科技創新擺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司長黎烈軍介紹了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的相關部署:實施重大科技創新工程和項目,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標準研制和中試平臺一體化布局;構建制造業創新平臺網絡,增強共性技術供給能力;推動國家高新區優化布局、功能提升,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持續提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能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發展壯大新興產業
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耙钥萍紕撔峦苿赢a業創新,要推廣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以人工智能賦能全產業體系,培育壯大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元宇宙、車聯網、物聯網等新興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敝x少鋒表示。
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明確了一系列加快培育新興產業舉措:啟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推進北斗規模應用和衛星互聯網發展;壯大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裝備、安全應急裝備等新興產業,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的增長點;出臺未來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瞄準人形機器人、量子信息等產業,著力突破關鍵技術、培育重點產品、拓展場景應用。
為培厚新興產業發展土壤,相關政策措施持續完善。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去年印發了《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八大新興產業,以及元宇宙、腦機接口、量子信息等九大未來產業,統籌推進標準體系建設;相關產業創新任務揭榜掛帥工作也已啟動。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鼓勵國家高新區作為重要創新策源地和體制機制試驗田,實施一批引領型重大項目,強化新興產業發展的科技支撐。同時,面向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前瞻部署一批未來產業,深化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在基礎前沿領域的研發合作,強化未來產業技術源頭供給。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