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政府建設是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的必然要求,它不僅引領驅動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社會建設,還有助于營造良好的數字生態。在這一背景下,加快推進政法智能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近日,由貴州省人民政府印發的《貴州省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實施方案》便著重提出,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的社會治理應用,加快推進政法智能化建設,完善“大應用、大數據、大平臺”智慧政法體系,拓展“天網工程”“雪亮工程”覆蓋范圍。推進智慧消防物聯網數據平臺建設。完善應急指揮“一張圖”,提升應急監測、預警、指揮調度能力。

  “數字政府建設”工作拉開序幕

  事實上,關于數字化改革與數字政府建設早在2022年已引起了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

  2022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這是國家層面第一個關于數字政府建設的綱領性文件。該《指導意見》提出了政府數字化履職能力、安全保障、制度規則、數據資源、平臺支撐等數字政府體系框架,就主動順應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趨勢,充分釋放數字化發展紅利,全面開創數字化政府建設新局面作出了部署。

  《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與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數字政府頂層設計更加完善、統籌協調機制更加健全,政府履職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取得重要進展,數字政府建設在服務黨和國家重大戰略、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到2035年,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數字政府體系框架更加成熟完備,整體協同、敏捷高效、智能精準、開放透明、公平普惠的數字政府基本建成,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各地也紛紛出臺“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實施方案”,自此,數字政府建設工作正式拉開序幕。

  各地出臺相關方案 政法智能化建設成焦點

  杭州印發《深化數字政府建設實施方案》

  2022年11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印發《杭州市深化數字政府建設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在全省率先實現政府履職核心業務數字化全覆蓋,數字政府體系架構更加完善,“系統+跑道”推進機制更加成熟,“平臺+大腦”數據底座支撐更加有力,“重大改革+重大應用”的創新實踐更具推廣性,創新一批具有杭州辨識度和全國、全省影響力的標志性成果,在全省率先建成高水平的“掌上辦事之城”“掌上辦公之城”“掌上治理之城”。到2035年,在全省率先形成與數字變革時代相適應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高水平建成“整體智治、唯實惟先”的現代政府,為打造世界一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有效支撐。

  在政法智能化建設方面,該《方案》提出——

  建立健全線上線下矛調中心協同運行工作機制,以省矛調協同應用系統和“浙江解紛碼”應用為基礎,實現線上線下矛調中心業務無縫銜接。

  加快開發“可信云調解”“浙里復議”等數智應用,提升矛盾糾紛調解能力。

  以爭創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為牽引,推進“天網工程”建設,推廣“智安小區”“智安單位”應用,深化“小腦+手腳”警網協同機制,提升社會治安立體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圍繞部級“智慧矯正中心”創建,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社區矯正工作深度融合,打造“智慧矯正”杭州模式。

  提升基層智慧治理能力。加快推進基層智治系統建設,助力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智能化水平。

  優化提升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平臺,依托“浙里辦”全面推廣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公證、司法鑒定、人民調解、行政復議等公共法律服務。

  推廣使用執法監管數字化應用,建設“行刑銜接”執法監督等場景,提升協調指揮、監管檢查、處罰辦案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建設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應用,提升行政機關依法決策能力。

  山東印發《數字政府建設實施方案》

  2023年1月底,山東省印發《山東省數字政府建設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面建成高效協同的施政履職數字化工作體系,實現機關辦公“一網協同”、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社會治理“一網統管”、政府決策“一網支撐”。到2035年,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數字政府體系更加成熟完備,數字政府建設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全面引領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生態發展,為基本建成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提供強勁動力和有力支撐。

  在政法智能化建設方面,該《方案》提出——

  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監管效能,推進全流程數字化、信息化監管;強化監管數據和行政執法信息歸集共享和有效利用,推動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協同監管。

  加強監管執法智慧化建設,打造全省“一體化在線監管平臺”;加快推動社會治理模式從單向管理轉向雙向互動、從線下轉向線上線下融合,著力提升社會治理各領域數字化治理能力,加快建設精準高效、智慧和諧的數字化治理體系。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快推進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數字化應用,提高網上行政復議、網上信訪、網上調解、智慧法律援助等水平,拓展多元化服務渠道,構建線上線下矛盾糾紛化解工作體系,促進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和排查化解。

  深化數字化手段在國家安全、社會穩定、打擊犯罪、治安聯動等方面的應用,全面助力“平安山東”建設。加強“雪亮工程”“天網工程”建設,強化智能感知設施共享應用,加快社會治安全息感知體系建設。

  加強公安大數據平臺建設,持續強化數據資源智能分析研判,不斷提高社會治安防控立體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深入開展智慧安防小區建設,提升基層網格感知能力。

  河南印發《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23—2025年)》

  2023年4月,河南省印發《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數字政府建設統籌協調和整體協同機制更加健全,安全高效的基礎架構和公共平臺支撐體系基本形成,數據資源有效賦能政府治理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行政審批制度實現數字化、系統性重塑,政府履職能力和政務服務環境整體提升,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主要指標和營商環境相關指標進入全國前列,高水平數字政府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引領數字化轉型戰略取得實質性成效。

  在政法智能化建設方面,該《方案》提出——

  提升社會矛盾網上化解能力。完善網上信訪投訴平臺、行政復議工作平臺、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優化提升河南法律服務網功能,推進矛盾調解、司法救助等領域信息化建設,實現矛盾糾紛在線咨詢、評估、分流、調解,促進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和排查化解。

  完善智能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雪亮工程”建設,推進政府部門間視頻監控資源聯網共建、共享、共治。完善公安大數據平臺,推進全警全域數字化應用,全面打造智慧警務新模式。深入開展平安河南建設大數據專題應用,提升社會風險預警、研判分析、決策指揮等能力。

  提高基層社會治理精準化水平。實施“互聯網+基層治理”行動,構建新型基層管理服務平臺,推行智慧化網格服務管理模式。充分發揮省治安管控綜合信息平臺和“一村(格)一警”智能工作臺作用,第一時間處置各類案件線索、事件苗頭、事故隱患。

  河北印發《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實施意見》

  2023年4月,河北省印發《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實施意見》,該《意見》提出,到2025年,數字政府頂層設計基本完善,協調推進機制不斷健全,應用成效基本顯現。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政務運行、政務公開等政府履職領域業務基本實現數字化、智能化。

  到2035年,以數據要素驅動的現代化數字政府體系更加成熟完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整體協同、敏捷高效、智能精準、開放透明、公平普惠的數字政府基本建成。

  在政法智能化建設方面,該《方案》提出——

  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智能化。完善“公共安全視頻圖像智能化建設應用”、智慧安防社區等工程前端設備覆蓋和平臺應用功能,通過大數據提高打擊犯罪、治安聯動和預防風險能力。建設網上行政復議、網上信訪、網上調解平臺,暢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渠道,提升法律援助智能化水平。

  廣州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數字政府建設的實施方案》

  2023年12月,廣州市印發《廣州市關于進一步深化數字政府建設的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與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數字政府頂層設計更加完善,“穗好辦”政務服務總門戶、“穗智管”城市智治中樞、數字安全運營中心安全保障核心作用充分發揮,數字政府集約化建設水平大幅提高,基礎支撐和公共支撐能力不斷鞏固,制度保障水平全面強化,數據資源核心要素作用不斷彰顯,政府履職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賦能實體經濟作用凸顯,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生態加快實現協同發展,數字政府建設走在前列,成為超大城市數字化治理新范例。

  到2035年,與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數字政府體系框架更加成熟完備,數字政府建設相關產業集群規模全國領先,以數字經濟為引領的國際一流智慧城市基本建成,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數字化轉型,為廣州市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撐。

  在政法智能化建設方面,該《方案》提出——

  推進政府信息系統與黨委、人大、政協、法院、檢察院等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和數據按需共享,統籌推進區塊鏈、人工智能、可視化、隱私計算、低代碼等技術賦能平臺建設,提高各部門系統平臺技術能力共建共享水平,推動與省“粵基座”平臺互聯互通。整合公安、水務、交通運輸、住房城鄉建設、政務服務大廳等政府部門視頻資源和社會重點單位視頻資源,實現本地處理和云化管控視頻信息,推進全市視頻和感知資源共享共用。

  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智能化。深化“穗平安智能體”建設,構建公共安全“能力中樞”,加快形成全市統一的視頻信息資源庫,深化城市應急、治安、交通、城管、環保等領域應用,探索網格熱點問題、基層治理大數據智能分析預警。深化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加強基層綜治中心和線上線下社區治理平臺建設,完善“綜治中心+網格化+信息化”工作體系。探索建設全市社會治理指數發布系統,推動大數據在分析研判、風險管控、精準打擊、規范執法和糾紛化解領域的應用。

  貴州印發《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實施方案》

  近日,貴州省印發《貴州省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一體化數字政府基礎底座更加堅實,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制度規則更加協調,重點領域數字化履職能力顯著提升,在服務重大戰略、促進高質量發展、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到2035年,基本建成“一體協同、數智賦治、以人為貴”的現代化數字政府,總體建設水平持續保持在全國第一梯隊,有效驅動我省數字化轉型發展。

  在政法智能化建設方面,該《方案》提出——

  加快推進政法智能化建設,完善“大應用、大數據、大平臺”智慧政法體系,拓展“天網工程”“雪亮工程”覆蓋范圍。

  ……

  可見,各地的實施方案在具體內容上可能會有所不同,但總體上都體現了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通過這些方案的實施,有望進一步推動政府部門的數字化轉型,提高政務服務水平,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智慧政法建設方面,各地也紛紛聚焦數字賦能,利用信息技術與政法工作的深度融合,創新執法辦案模式,提升執法司法監督效能,一系列人工智能技術在政法系統中得到應用,如電子卷宗自動編目、裁判文書自動生成、裁判文書智能糾錯、庭審智能語言識別和庭審活動視頻智能巡查等,這些技術不僅減少了法官的案頭事務性工作,還提高了庭審效率,助力建設公正、權威、高效的社會主義執法司法制度。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