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主政期間高度重視信用建設工作,強調打造“信用浙江”。多年來,浙江省委省政府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深入推進“信用浙江”建設橫向縱深立體發展,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為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一號改革工程”的重要支撐。推進行業信用監管是全面優化提升政務環境、市場環境、人文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

  一、建設背景

  自2019年7月啟動行業信用監管構建工作以來,我省累計推進39個部門58個領域開展行業信用監管,以信用為基礎的精準監管機制基本建成。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醫保局、文化和旅游部等先后在我省召開信用監管、醫保、文化旅游領域的行業信用監管現場會。信用監管工作得到國務院主要領導、國家發展改革委的充分肯定。

  二、主要做法

 ?。ㄒ唬﹫猿种贫然刃?,筑牢行業監管工作根基

  以《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條例》為指引,出臺了涵蓋行業監管信用信息歸集、模型構建、評價、應用等全流程制度文件。2019年7月,印發《浙江省行業信用監管責任體系構建工作方案》;2020年3月,出臺《關于調整行業信用監管責任體系構建有關事宜的通知》;2023年8月,印發《關于全面建設信用“531X”工程 助力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實施意見》,提出“推進行業信用監管提質擴面,實現重點領域、行業部門全覆蓋?!苯刂聊壳?,推動部門出臺39個行業信用監管制度。統分結合、協調高效的監管制度體系基本形成。

 ?。ǘ﹫猿謹底只瘏f同,創新行業信用監管模式

  依托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推進部門通過接口調用或平臺建模等方式,建立“一套指標、一個模型、一項制度、兩個共享”?!耙惶字笜恕笔侵附⑿庞迷u價指標體系;“一個模型”是構建信用評價模型;“一項制度”是建立分級分類監管制度;“兩個共享”是指將行業信用評價結果和行業信用監管結果共享到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和“互聯網+監管”平臺,形成閉環管理。

 ?。ㄈ﹫猿中庞帽O管靶向性應用,推動市場經濟高效循環

  一是聚焦行業評價迭代提升。依托省平臺開發行業信用監管評價模塊,從評價結果共享、應用服務情況、機制建設等方面倒逼行業監管模型優化提升。二是聚焦多場景聯動應用。充分發揮信用服務“撬動器”和“倍增器”的作用,推動各行業依托本領域信用評價結果,對守信主體,從審批審核、貸款融資、資金扶持、評先評優等方面,實施聯合激勵性措施;對失信主體,依法采取懲戒性措施。三是聚焦發展海港陸港信用聯動。深化交通運輸、海事、口岸、海關、稅務等部門行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創新推出海港、陸港聯動“白名單”企業,構建鐵路運費貸場景。

  三、成效成果

 ?。ㄒ唬┨岣弑O管精準性

  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打通“互聯網+監管”平臺,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公共信用評價相結合,根據信用狀況對市場主體實施信用差異化監管。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平均問題發現率提升超15%。行業部門對信用較差主體檢查幾率呈不同程度上升。

  (二)提升政務服務效率

  一是通過事前查信用,實施信用承諾,減少辦事程序和材料,重塑審批辦事流程,提升服務效率。如嘉興市稅務局在堅持“一個標準、一把尺子”基礎上,綜合考慮信用與風險,為高信用、低風險納稅人推出“一路綠燈”辦稅體驗;對低信用、高風險納稅人采用最嚴格管理措施,必要情況下采取業務阻斷或移送稽查等措施,以“寸步難行”的限制倒逼提升納稅遵從。二是行業信用監管有助于優化監管資源配置。如省公安廳易制毒化學品行業對禁毒企業進行精準標簽標注,指引公安機關根據企業獲評的禁毒信用等級實施分類管理,省市縣三級禁毒部門多方組織“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行動。進一步增強了檢查活動的精準性,減少了不必要的檢查活動。

 ?。ㄈ┨嵘罕娛匦奴@得感

  一是構建“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的信用獎懲體系,提升市場主體的自律性。如溫州市醫保局定期將醫療機構、參保單位等信用評級共享至多部門,在打擊欺詐騙保子場景中,已暫停(解除)醫保協議單位123家、行政處罰39起、移交司法機關案件18起,累計追回醫保資金1.39億元。二是打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社會環境,激發市場主體自我治理活力。如省交通廳實施信用監測預警,對信用扣分較多的企業,有針對性的提前介入監管,將扣分數據推送企業,企業可根據扣分數據進行分析整改,從而及早發現問題。三是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助力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如優化海港陸港監管方式,推出海港、陸港聯動“白名單”企業10226家,推廣“鐵路運費貸”,為5家中歐班列一級貨代物流企業授信1500萬元,實際發放運費貸495萬元。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