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深圳著力打造法治化市場監管,改革創新步伐明顯加快,監管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保駕護航,為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貢獻力量。目前,深圳綜合監管能力顯著提升,監管效能持續改善,市場活力得到釋放。
2024年伊始,我們一起來盤點深圳市場監管在這一年為全國改革提供的“深圳樣本”。
一、商事主體突破420萬戶,總量和創業密度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為打好商事主體幫扶“組合拳”,我市印發扶持個體戶高質量發展“33條”、促進民營經濟發展“22條”、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百千萬”工程等系列措施。商事登記制度改革進一步推進,外資港資澳資企業納入“開辦企業一窗通”,實現全程一表一窗一天免費辦結;開展商事主體住所托管登記改革;21個許可事項實現“證照聯辦”。加強黨的領導,全面推進“小個?!秉h建,市、區、街道實現“小個?!秉h建工作站全覆蓋。優越的營商環境讓“創新之城”活力迸發,2023年全年新設商事主體56.5萬戶,同比增長26.4%,全市商事主體增至422.6萬戶,新增“個轉企”3582戶。
二、深圳信用(征信)服務平臺助力企業融資2307億元
《深圳經濟特區社會信用條例》正式實施。堅持“政府+市場”建設模式,以企業和金融機構需求為導向,我市打造一站式信用信息綜合服務平臺,持續推動涉企信用信息變身中小微企業融資“通行證”。平臺上線運行以來累計推出33款征信產品,助力企業融資2307億元,小微企業占比達85%。在全國首創“個體深信貸”,服務個體戶超2.66萬戶,獲得初評授信額度超3.88億元,上線當天獲得央視、人民日報等120余家媒體報道。
三、深圳成功獲批首批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城市,多項核心指標持續領跑全國
深圳在知識產權工作方面取得累累碩果。深圳成功獲批首批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城市,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授牌。行政保護績效考核連續四年獲評優秀,快速協同保護、海外糾紛應對指導兩項考核蟬聯全國第一。廣東省黃金內灣涉外商業秘密保護基地揭牌運行。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等4項綜合改革創新舉措被國家發改委在全國復制推廣。在第二十四屆中國專利獎獲金獎5項,為近年最高水平。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多年全國第一。新發行規模近54億元的24單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
四、深化標準化國際交流合作,穩步推進標準制度型開放
市市場監管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標準化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標準決定質量,以高標準引領高質量,主動搭建國際溝通橋梁,不斷提升標準化對外開放水平,成功舉辦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首屆標準大會、第39屆亞太計量規劃組織(APMP)全體大會、第五屆國際工商知識產權論壇、全球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國際交流研討會等一系列國際重要會議。全國首個省市共建經營者集中業務服務窗口、廣東省內首個全國計量技術委員會機構、IEEE標準協會粵港澳大灣區分會、全國機構治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600)等一批重要組織機構落戶深圳。
五、一批國家級質量基礎公共服務平臺落戶,助推新型工業化
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深圳分院正式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碳足跡標識認證公共服務平臺建成運行,廣東省首個地市級醫療器械產業服務站投入運營,市特種設備安全檢驗測試基地建設完成,市藥檢院全市首家優良試驗規范(GLP)實驗室正式揭牌,中國計量院深圳創新研究院、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深圳)、國家醫療器械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深圳國際農業食品創新中心等一批質量基礎設施啟動建設,有力支撐深圳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
六、出臺《深圳經濟特區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深圳消費者滿意度大幅提升
大力推動《深圳經濟特區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通過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開展“放心消費承諾”“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活動,全市放心消費及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企業門店數量超過10000家。大力推進“315消費通”建設,打造“線上+線下”多元化糾紛調處模式。全國首個“數字消費教育基地”落戶深圳,深圳消費者滿意度大幅提升。
七、在全國首創“商業保險+數字人民幣+平臺監控”新模式,以數字賦能預付式經營綜合治理
為有效解決預付式經營監管難題,市市場監管局以數字賦能開展綜合治理,在教育培訓、餐飲、美容美發、健身等重點領域試點推廣數字人民幣應用,創新打造數幣預付無憂商圈,著力保障消費者預付式資金安全。同時,在全國首創“商業保險+數字人民幣+平臺監控”新模式,推動全國首批數字人民幣預付式經營領域保險在深圳落地。2023年,市消委會受理的預付式經營領域消費投訴同比下降47.55%。
八、大力開展城中村水電燃氣加價整治,以“小切口”推動治理城市頑疾
市市場監管局推動出臺《深圳經濟特區居民生活用水電燃氣價格管理若干規定》,聯合多部門印發《深圳市加強居民生活用水電燃氣價格管理實施方案》。開展摸底調查,全面抓好整改規范。牽頭對各區各街道開展執法業務培訓,指導督促屬地依法落實監管責任。組織各街道辦事處開展水電燃氣違規加價統一執法行動,累計檢查代收費人14505家,共作出行政處罰1843宗。
九、高標準舉辦全球高端食品和優質農產品(深圳)博覽會,打造食品農產品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2023年12月1日—3日,市市場監管局主辦的全球高端食品及優質農產品(深圳)博覽會在會展中心(福田)舉行。本屆博覽會以“美味優品,圳食未來”為主題,堅持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方向,立足深圳、引領灣區、輻射全國、面向世界,搭建起引領食品農產品領域國際合作的一站式交流貿易平臺,為深圳食品、農產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了嶄新引擎。共有33個國家和地區的1129家企業參展,現場簽約及意向合作金額超過290億元。
十、出臺校外配餐單位食品安全管理“8條”措施,全力守護校園食品安全
我市持續推進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設,2023年全市食品和食用農產品評價性抽檢合格率達99.48%,全市食品安全整體保障水平和能力穩步提升。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聯合市教育局印發《進一步加強校外配餐單位食品安全管理的八條措施》,創設“食安副校長”、集中用餐陪餐、食材信息公示等制度,全市學校食堂實現“6個百分百”(即100%配備食安總監、100%建成“互聯網+明廚亮灶”、100%通過HACCP認證、100%購買食安險、100%達到食安量化A級水平、100%熱鏈配送)。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