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北本┓ㄔ簣猿謫栴}導向、首善標準,貫徹“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乎營商環境”理念,壓茬推出一系列改革舉措,以法治硬舉措,提升首都法治化營商環境軟實力,推動北京法院始終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上走在前列。

  多元解紛提速降費

  優化企業解紛體驗

  如何為企業解決商業糾紛,提供優質高效的北京服務?北京法院在訴訟前端整合各類調解資源,建立了涵蓋金融、中小民企、知識產權等十余個重點領域矛盾糾紛的行專訴調對接機制,將350余家行業專業調解組織、1500余名調解員納入北京法院特邀調解名冊,入駐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建立了全流程在線分流、在線調解、在線確認一站式糾紛化解系統。目的就是讓企業糾紛能夠在行業專業指導下更快速地化解。

  “最讓我感動的是,法官當天就做了司法認證,這不是講一講而已,也不是說調解完了就完了,而是我們很快拿到了調解的協議書,讓我覺得是被保護的,整個流程也是極度高效的?!币患医逃嘤柟局饕撠熑肆峙空f道。

  在行業調解員促成雙方就違約賠償調解協議后,法院速裁快審團隊利用“夜間便民法庭”組織雙方當事人談話,確認調解協議符合相關規定,即時做出裁定書確認該調解協議的效力,并在線送達至各方當事人。在法院督促下,各方當事人均在調解協議約定的期限內履行了各自的法律義務,商業糾紛得到快速圓滿地解決。

  2023年,在立案階段調解成功案件16萬余件, 同比增長超過70%,訴前調解成功率達近30%,有力發揮了司法服務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目前,全市多家法院與工商聯共建“民營企業產權保護調解室”“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室”,全面構建涉民營企業產權糾紛治理長效機制,實現糾紛解決模式系統性重塑。

  高質量推進涉外司法服務

  平等保護中外主體

  “中國要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北京法院圍繞首都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定位,深化涉外商事審判機制改革,推進涉外商事審判工作與智慧法院建設深度融合,積極為中外當事人提供平等保護和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務。

  “只有跑通程序銜接,壓減時間成本,主動破解中外當事人訴諸司法的障礙,才能切實提高中外商事主體的糾紛解決效率?!北本﹪H商事法庭庭長馬軍提到。中外當事人可以通過北京國際商事法庭中英文網站、微信服務號,便捷查詢中英文訴訟指引,通過智能化引導完成委托送達、法律文件翻譯、域外法查明的訴訟服務。

  如何平等保護中外企業合法權益?如泰國某航空公司因包機合同稅費給付爭議,將某服務公司訴至法院。北京國際商事法庭充分尊重當事人選擇法律的合意,在某服務公司缺席訴訟的情況下,準確查明并適用泰國法律,充分運用證據規則依法認定某服務公司欠付泰國某航空公司人民幣96萬余元,駁回泰國某航空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充分彰顯了我國司法平等保護境內外當事人的立場。

  隨著“一帶一路”基礎設施聯通、貿易暢通和資金融通的深化,北京法院受理的跨境商事糾紛不斷增加。近三年來,北京國際商事法庭受理承認(認可)和執行境外法院判決257件,承認(認可)和執行境外仲裁裁決案件38件,涉及ICC國際仲裁院、美國仲裁協會、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等諸多國際知名仲裁機構,以高水平涉外司法審判服務保障涉外法治建設。

  訴訟程序多,雙方爭議不大就是想更快解決糾紛還有更優選擇么?據了解,在北京法院國際商事糾紛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當事人可以自愿選擇第三方調解、仲裁等替代性解決糾紛方式,實現訴調、訴仲對接通暢。

  “中心引入北京市多元調解發展促進會、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中心等多元調解組織,探索適用外籍調解員+域內調解員聯合調解,為促進涉外商事糾紛快速解決搭建更多平臺,提供更多可能?!北本┓ㄔ簢H商事糾紛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主任張勤緣介紹到。

  數據顯示,中心成立兩年多來,委托調解組織調解涉外商事糾紛308件,案件涉及美國、德國、英國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在各方當事人一致同意調解情況下調解成功率達到85%,調解平均用時僅為28.4天。

  破產制度改革提速

  司法護企脫困解負

  在預重整階段就能提前開展工作?“北京法院充分利用預重整機制優勢,在預重整階段指導管理人迅速全面開展招募投資、清產核資、溝通談判等各項工作,能夠最大程度提升重整效率和成功率?!北本┢飘a法庭常潔庭長介紹。

  2023年初,民營上市公司新華聯文化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被證券交易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措施,面臨退市風險。北京破產法庭于2023年5月對該民營企業啟動預重整。經過重整,共化解企業債務約370億余元,引入投資近20億元,新華聯文旅的上市地位得以維持,400余家債權人通過現金、股票等相結合的方式獲得較高清償,千余名職工的崗位得以保留,近5萬余名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得以維護。

  重整企業的失信記錄怎么修復?北京高院營商環境工作專班劉燕法官介紹,對于重整成功的企業,北京法院通過在企業征信報告中添加重整相關的“信息主體聲明”方式完成金融信用修復,堅定企業家發展信心,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

  在助力中小微企業紓困挽救上有哪些實招?據了解,北京法院通過加大快速審理機制適用力度,依法適用最短期限,并聯流程環節,有效縮短程序周期,實現企業第一時間回歸市場。在中小微企業中揚京凱公司破產和解案中,北京破產法庭通過依法縮短債權申報期限、全程線上審理等方式,加速化解企業債務。該案自裁定和解至和解協議執行完畢僅用時11天,普通債權人清償率達73.77%,有效化解債務危機,企業實現脫困解負。

  據統計,自2019年1月北京破產法庭成立以來,共計受理的民營企業破產案件占全部案件數量四分之三以上,其中通過重整、和解等司法挽救程序救治的民營企業達49家,為企業引入投資約751億元,穩定職工隊伍6萬余人。

  能動司法,為破產管理人履職提供哪些新便利?北京法院主動加強府院聯動,在市政務服務局破產信息查詢窗口的基礎上,擴展市、區政務服務大廳破產窗口辦理功能,破產管理人在查詢破產信息的同時可同步辦理政府債權人債權申報工作,實現破產企業政府債權申報與破產信息查詢“一表申請、并聯審批”,債權人債權申報更加便捷。積極推動京牌小客車帶牌處置,自2020年11月京牌小客車首次實施破產網拍至2023年底,北京法院破產企業京牌小客車司法網拍達185輛,破產財產處置更加有力。

  北京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始終堅持首善標準,以“如我在訴”意識推動改革機制再創新,實現首都法治化營商環境再升級,為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為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貢獻力量。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