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國發〔2024〕3號)文件要求,新建區政數局加快推進“政務服務大廳智能化建設”,進一步提升服務群眾效能和水平,深入推進各類政務服務事項“一次辦好”。
優化提升在線服務功能,提高訴求解決智慧化,實現“一網解憂”。一是優化了智能客服功能。建立健全政務服務知識庫管理機制,加快推進政務服務知識問答內容的梳理、入庫、更新、監督等動態管理。完成了熱詞推薦、內容關聯推薦、智能匹配、智能聯想等功能,做好了政務服務知識問答內容梳理歸集,優先覆蓋了企業和群眾高頻服務場景問答需求;二是提升了訴求解決功能。持續拓寬企業群眾訴求反映渠道,進一步提升“新事心辦”大廳智能軟件的服務企業群眾功能,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問題的收集能力。大廳應急服務反應處理速度提升80%以上,辦事效率提升了60%。
優化提升在線申報功能,支撐群眾辦事便利化,實現“一網受理”。一是統籌服務渠道一體化管理。以“新事心辦”為統一品牌,統籌企業和群眾服務渠道,整合區鎮兩級、各部門政務服務事項辦事入口,推進政務服務供給規范化;二是推動了政務服務申報“智能辦”。通過“贛通碼”、電子證照等數據共享應用,推動政務服務事項申報材料“自動填寫”和“免提交”。群眾在叫號機用身份證掛號登記后,身份信息自動展示在“一窗受理”端,群眾平均排隊等待時間由原來的20分鐘縮短至5分鐘以內,人均大廳逗留時間縮短40%以上。
優化提升在線收件功能,采取事項梳理顆?;?,實現“標準收件”。一是精細化顆?;崂硎马?。統一政務服務事項收件標準、受理標準、審批標準、監管標準的基礎上,運用“結構精簡化”方法對政務服務事項進行精細化梳理,整合事項要素,以最小顆粒度的方式剖析辦事情形;二是情形化問答式提供指引。形成情形化的事項清單和問答式情景,以結構圖展示業務辦理邏輯,為群眾提供清晰的全流程指引,以審查樣例圖提供標準審查,減少退件率。已梳理6個大類的事項1308項、申請材料3697份、法律法規3217條、事項結果材料1495條,梳理情形16000余項,制作材料審查要點27000余條。
優化提升在線審批功能,推動大廳審批智能化,實現“一站審批”。一是推動政務服務“智能批”。建立健全“新事心辦”智能大廳軟件的審批功能,實現條件預檢和材料預審,提高基層審批效率。提供智能輔助審批、在線批注、遠程視頻連線等智慧化輔助功能。二是推動審批服務“移動辦”。以服務事項為入手,加快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審批環節接入“新事心辦”智能大廳軟件。推動了全區39個部門1792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面進駐“新事心辦”智能大廳軟件。其中: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1143項,公共服務事項649項。
新建區通過“政務服務大廳智能化建設”,深化了“大綜窗”改革,提升了政務服務水平,強化了數據分析支撐,加快了線上線下融合,推進了數據管理走深走實,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了更省心、更舒心的辦事體驗,持續擦亮了“新事心辦”政務服務品牌,窗口收件更加標準化規范化高效化。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