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推出75件“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務,辦件總量超過80萬件,這是2023年我市在數字重慶建設考題下交出的一張漂亮答卷。
“數字重慶”是打開重慶未來發展的鑰匙。作為數字重慶建設的一項極具辨識度的重要內容,已逐漸成為重慶政務服務“標配”的“一件事”,近來被高頻提及,其取得的成效日益“吸睛”,令人贊嘆。
2023年以來,在推進數字重慶建設的大背景下,重慶順勢而為,借勢發力,加速推進數字化集成改革,將多個部門相關聯的“單項事”整合為企業和群眾視角下的“一件事”,以數智化全面提升黨政機關整體智治能力、高質量發展能力、服務美好生活能力和現代化治理能力。
人們欣喜地發現,當過去的“一攬子事”濃縮簡化為我們心中、眼中的“一件事”,政務服務體驗正發生悄然而巨大的改變。
錨定目標——
重慶蓄力推出75件集成套餐服務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一提到“辦事”,不少人都會下意識地感到“麻煩”“頭疼”。明明是辦“一件事”,怎么就那么難?
“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來回跑,曾是各個地方的‘通病’,也是很多企業群眾辦事的真實困擾?!笔姓娮诱罩行南嚓P負責人介紹,在過去,有些辦理事項雖然聽起來像“一件事”,但由于涉及的各個部門的數據并未聯通,審批的事項和權限也各有不同,導致企業群眾在辦事過程中往往需要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地跑,一級一級地等,對“辦事”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耗時費力的印象。
該負責人舉例說,“出生一件事”包括辦理出生醫學證明、預防接種證、戶口登記、生育服務登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繳費、社會保障卡申領等“一攬子事”,而“一件事一次辦”的本意,是將這“一攬子事”一次辦完、辦好。
政務服務,不僅關系著地方營商環境,也直接關系著人民群眾辦事的體驗感和獲得感。改變,迫在眉睫。
2021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把“一件事一次辦”上升為國家制度性舉措。這根“指揮棒”,精準“打”到了人們的心坎上。
2022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打造政務服務升級版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堅持系統觀念,優化業務流程、打通業務系統、強化數據共享,推動更多關聯性強、辦事需求量大的跨部門、跨層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件事一次辦”。
2023年4月,數字重慶建設大會召開,正式拉開重慶數字化變革重塑的大幕。在之后每一個季度的推進會上,都強烈釋放出推動“一件事”落實落地的明確指示——
進一步認識把握“一件事”場景的核心抓手,用好“V模型”,聚焦發展、服務、治理典型任務,形成“一件事”集成改革和重大應用;
緊盯工作目標,打造一批“一件事”實用實戰成果,更好服務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
深化細化“一件事”謀劃,推動跨部門、跨領域、跨層級分散事項聯合集成,上線運行一批重點領域“一件事”典型應用;
……
一次次具體的目標導向要求,讓重慶各級各部門對“一件事一次辦”的實現路徑有了更明晰的認識、更主動的作為。
一年多來,重慶聚焦個人、企業全生命周期,已推出75件“一件事一次辦”集成套餐服務,包含個人服務35件,企業服務40件,辦件總量超過80萬件,平均減環節78.2%、減時間76.4%、減材料60%、減跑動92.8%。
打造范例——
為辦好“一件事”定下標準化工作流程
如何發展高效協同的數字政務,加快推進政務服務“多審合一、一事全辦”?這是過去一年來,重慶十分關注的問題。
“其根本在于跨層級、跨地區、跨部門、跨系統的數據共享,使群眾和企業的關鍵底層數據能夠互聯互通,能在任一窗口或端口實現通用,為一次辦成事提供基礎支撐?!笔姓娮诱罩行南嚓P負責人說。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出臺后,2023年,數字重慶建設大會及各場推進會又多次強調,加快建設“1361”數字重慶建設整體架構,提升數字化思維、理念和方法,使各級各部門對“數字政務”的認識、理解、重視、推動力都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按照最快系統部署、最小投入代價、最佳實戰效果、最大數據共享的要求,以及邊學邊干、邊建邊用的原則,市政府電子政務中心選擇了“三步走”的模式。
第一步,聚焦改革發展急需、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梳理總結出一本“臺賬”,準確找出企業群眾辦理頻率高且量大的195個“單項事”;
第二步,制定出一套辦好“一件事”的標準化工作流程,包括出臺“一件事套餐數據分發標準”“一件事套餐數據回流標準”等,指導自建“一件事一次辦”業務申辦和業務辦理系統的部門完成與“渝快辦”平臺的數據對接;
第三步,對“一件事”關聯事項進行深度拆解梳理,分解確定數據需求,協同推進“并聯審批”“聯合審批”“跨層級跨區域聯辦”,打造“一件事一次辦”典型范例,以其示范效應謀劃推動更多“一件事”順利上線。
與 此同時,通過細化工作“顆粒度”,重新梳理制定更加簡明易懂實用的辦事指南和操作指引等舉措,讓各部門一線工作人員更有章可循,也讓接件、辦件準確率得到大幅提升。
從數據上看,我市已整合195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聯通101個業務系統,匯聚數據7900項、應用電子證照53類,數據共享調用超過1300萬次,“一件事一次辦”日活躍用戶數突破10萬。
從具體內容上看,現已上線的“一件事”套餐涵蓋了新生兒出生、入學、就業、婚育、住房置業、社會救助、就醫、退休、“身后”等個人全生命周期的9個應用場景35個事項,以及企業開辦、企業準營、生產經營、企業注銷等企業全生命周期的8個應用場景40個事項。
從“任務圖”上看,我市已超額完成了在2023年底實現50項“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務的目標。
定期回頭——
梳理解決實操中的難點、堵點問題
有了“一件事”套餐的加持,重慶政務服務仿佛擁有了“雙翼”,產生了質的飛躍。
今年1月初,在巴南區婦幼保健院,產婦張敏剛生完孩子,醫院護士便指導她的愛人在“渝快辦”APP上提交了新生兒“出生一件事”聯辦申請,當天就順利辦好了新生兒戶口登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社會保障卡申領等事項,兩天后就收到了新生兒的戶口頁和社會保障卡。
與之前的來回奔波不同,現在申請專利也變得十分高效便捷?!拔覀儸F在申請專利、繳納專利相關費用以及辦理流程相關事務,都可以在一個網站頁面提交完成?!笔兄R產權局公共服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一件事”正在推動重慶的營商環境越變越好。
在沙坪壩區,中地裝重慶探礦機械有限公司的社保經辦人員莫芙蓉在辦理退休手續時,只在“渝快辦”平臺上提交了一份材料,沒過幾天就收到了手續全辦完的通知。 “我們單位離大廳比較遠,原來聽說辦退休很麻煩,要花很多時間,沒想到現在已經這么方便了。莫芙蓉說。
無論對于企業還是個人,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如“國際貿易一件事”整合了智能單證申報、報關單回執查詢、轉關單核銷查詢、在線預約查驗、船舶流量查詢、鐵路節點跟蹤6個“單項事”,貨物通關時間將縮短30%以上,企業綜合成本將下降20%以上。
“公租房申請一件事”實現了人社、民政、不動產登記等多個部門“不見面審批”,可提供在線“資格評估”“網上辦理”“結果查詢”服務,審核時限也從過去的27個工作日壓縮為8個工作日,效率明顯提升。據統計,我市已有3000余名群眾申請并享受了這項“一件事”服務。
“人們到政府部門辦事過程中的感受、遭遇和經歷被我們稱為‘行政負擔’,其中包括在查詢流程、準備材料、通勤、請假等環節付出的成本等?!敝貞c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譚志雄說,大力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可以很好地降低企業群眾的“行政負擔”,提高大家到政府部門辦事的體驗感和滿意度。
不僅如此,“一件事一次辦”也為政府職能部門減少了實質性的工作量,進一步提升了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效率。
在譚志雄看來,通過“一件事”倒逼重慶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可以很好地破除過去辦事存在的辦理環節多、材料重復交、辦理時間長等頑疾,基層工作人員重復錄入填報材料等情況也會得到相應緩解,能夠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關注服務本身。
“我市將持續開展已上線‘一件事一次辦’集成套餐服務‘回頭看’工作,圍繞突出實戰實效,梳理總結企業群眾在使用過程中的難點、堵點問題,‘一對一’交辦到牽頭部門,明確時間節點,定期督辦,推動‘一件事一次辦’提速增效?!笔姓娮诱罩行南嚓P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市還將加快數據歸集進度,實現數據的高效共享和有序開發利用,加大“一件事一次辦”宣傳推廣力度,提升“一件事一次辦”知曉度和使用率。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