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財政局發布通知,要求對全市開展政府采購領域“四類”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和代理機構專項檢查工作,其中,專項整治內容涉及代理機構。
本次重點整治內容涉及代理機構的包括:代理機構違規收費、逾期不退還保證金。本次對代理機構的檢查內容主要包括:委托代理、文件編制、進口核準、方式變更、信息公告、評審過程、中標成交、保證金、合同管理、質疑答復等方面的問題。
根據天津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委《關于開展政府采購領域“四類”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和代理機構專項檢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本次專項整治工作聚焦當前政府采購領域反映突出的問題,如采購人設置差別歧視條款、代理機構亂收費、供應商提供虛假材料、供應商圍標串標“四類”違法違規行為。
根據《通知》要求,本次專項整治和監督檢查工作共分為6個階段:篩選名單、開展自查、書面審查、現場檢查、處理處罰、匯總報告。其中,在篩選名單階段,市財政部門會同各區財政部門結合新收到或正在處理的投訴舉報案件涉及“四類”違法違規行為線索,結合2024年代理機構專項監督檢查工作,重點抽取代理本市和區級業務的采購代理機構(包括本地注冊及外地注冊本地執業的機構)40家作為檢查對象。尚未開展集中采購機構考核的地區,應將集中采購機構一并作為檢查對象,檢查內容可結合集中采購代理機構考核要求予以調整。本次檢查主要針對2022年1月1日以來啟動實施的政府采購項目,每家采購代理機構抽取的項目原則上不少于5個。
在開展自查階段,財政部門向篩選出的采購代理機構送達書面檢查通知,相關代理機構根據通知要求進行自查,重點包括:是否存在采購文件設置差別歧視條款、違規收費或逾期不退還保證金、供應商提供虛假材料、供應商圍標串標等問題,以及需要監督檢查的其他問題,并整理被抽檢采購項目相關的文件、數據和資料,形成自查報告一并報送財政部門。
在開展書面審查階段,財政部門按照對采購代理機構提交的政府采購項目資料和自查報告進行書面審查,初步梳理采購項目存在的“四類”違法違規問題,按照統一格式編制工作底稿。
在開展現場檢查階段,結合書面審查發現的問題,財政部門進一步對采購代理機構實施現場檢查,調閱評審錄音錄像、發票、收款憑證、匯款憑證、轉賬記錄等資料,詢問相關人員,與采購代理機構做好充分溝通,由采購代理機構簽字蓋章確認工作底稿。
在處理處罰階段,財政部門會同公安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對檢查發現的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和供應商的違法犯罪線索進行延伸檢查,核實相關情況,依職權對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處理處罰。處理處罰結果在天津市政府采購網上公開,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效震懾。市財政部門匯總全市處理處罰信息和典型案例。
在匯總報告階段,各區財政部門形成本級專項整治工作報告并報市財政部門,市財政部門匯總形成全市專項整治工作報告,總結典型案例和先進工作經驗,查找問題及不足,探索建立長效治理機制。相關報告抄送同級公安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上述工作擬于2024年6月30日前完成。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