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杭州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在該市開幕。杭州市市長姚高員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杭州將參照為民辦實事模式,為企業辦十方面需求迫切、實際有感的實事,大力提振企業家信心。
去年,杭州實現生產總值20059億元、增長5.6%,成為全國第8個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的城市。這背后與當地圍繞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持續發力密不可分。
例如,該市實施浙江省首部優化營商環境的地方性法規《杭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推出新一批營商環境國家試點改革舉措150項,率先實現279個事項憑營業執照“一照通辦”;探索推進浙江省首批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試點,創新打造“親清在線·政策超市”,線上兌付資金255億元、惠及企業11.9萬家。
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貴在持之以恒。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該市將突出改革破難,全力建設營商環境最優市和民營經濟最強市,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主動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
前述為企業辦十方面實事舉措的提出,正是杭州將采取的實際行動之一。在浙江,杭州此次參照的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已建立20年。該機制從民眾每年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扎實解決了人們生產生活中感受到的痛點難點。而杭州將這一模式“復制”于為企服務中,這對當地企業獲得感的提升效果如何,值得期待。
在具體“打法”上,除上述內容外,杭州一方面將深化“兩個健康”集成改革,健全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及時回應企業呼聲、解決企業訴求;鼓勵民間資本擴大產業投資、參與基礎設施投資,目標“3+N”杭州產業基金集群總規模增加到2400億元、投向民營項目比重75%以上,新出讓工業用地中民間投資項目比重不低于70%,新增能耗支持民間投資項目比重不低于70%。
另一方面,杭州將深化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和全方位需求,該市將整合政務服務、公共服務、社會服務、市場服務、科技服務,實現市區兩級一站式企業綜合服務中心和“兜底服務”全覆蓋,政務服務驛站延伸至企業園區;精準高效落實浙江省“8+4”經濟政策體系,推出新一輪穩經濟、促發展政策包,安排財政資金490億元;“親清在線·政策超市”新增政策主動推送率95%以上,50%惠企政策實現“免申即享”或“即申即享”。
制度型開放水平亦是城市營商環境的關鍵。圍繞縱深推進制度型開放,杭州今年將放大自貿區、跨境電商綜試區、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疊加優勢,加快創建杭州空港綜合保稅區,實施數字貿易強市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全國首個“中國數貿港”建設,率先完成數字貿易立法、率先探索建立符合國際慣例的數字貿易統計體系,高水平建設數字自貿區。其還將推進杭州國際仲裁院、杭州市數字經濟產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推動完成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條例立法。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