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著力建設統一制度規則、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數據規范、統一服務模式、統一監管方式“五個統一”基礎體系和數據一網共享、交易一網通辦、服務一網集成、監管一網協同“四個一網”運行體系,于2023年12月18日正式建成并上線運行公共資源交易“全省一張網”,實現公共資源“一門進入、一網交易”。
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成全省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大數據底座和網上服務大廳、移動端服務大廳,集成信息、場所、交易、見證、合同、檔案等各類服務功能,提供76個不同場景服務應用,實現了全省交易業務“移動辦”“掌上辦”和一網交易;完成原有12個電子服務、交易、監管系統的整合升級,新建電子交易系統4個,建成專家網絡自主抽取、電子合同簽約管理等6個配套輔助系統,全流程電子化交易率達到98.9%。依托全省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區塊鏈服務平臺,向各級平臺部署應用區塊鏈技術服務,實現了全省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確權、數據區塊鏈存證查證,全省上鏈交易數據已達90余萬條。
為打造高效便捷的營商環境,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對重大項目、民生項目、應急項目設立“綠色通道”、實行容缺受理,推行“7×24小時”輪班服務,將掛網藥品申報材料由7項壓減至2項,全力助推項目快速交易落地;著力縮減交易周期,工程建設和政府采購項目平均交易周期分別較2022年縮短3.08天和1.98天;著力降低交易成本,全面推廣使用CA數字證書,鼓勵減免非政府投資項目投標保證金,省級部分項目和14個市州停收政府投資項目投標保證金。推廣使用電子保函1.93萬筆,電子保函替代率從年初的36.5%提高至99.2%,費率從6‰降至4.5‰,保證金退付由5天縮減至1天以內,減少企業資金占用62.41億元。
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還升級建設電子協同監管功能,完成與各行業監管部門的系統互聯、數據共享,實現了交易項目全過程在線協同監管。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交易活動關聯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實時判斷,加強對弄虛作假、圍標串標等違法違規行為的監測預警。制定評標專家、代理機構“現場工作守則”,各級交易中心網站“曝光臺”累計對全省55家投標人、304家代理機構、406名專家的違規違紀行為進行了反饋和公開通報,有效促進交易活動規范有序。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