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有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肖渭明在會上介紹,過去一年,國務院各部門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推動出臺了一批切實可行、務實管用的政策舉措,優化營商環境取得明顯成效,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和政務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為推動經濟總體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撐。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是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是提振市場信心、增強內生動力的有力舉措,是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和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題中之義。
營造“興商”發展環境。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生存發展的土壤,環境優則企業強。統計顯示,2023年前11個月,全國新設經營主體3020.4萬戶,同比增長10.5%。從全面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出臺反壟斷配套規章和重點領域執法指南;到開展工程建設招標投標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建立投貸聯動試點合作等機制;再到大力推廣“信易貸”,有效降低企業融資、稅負等經營成本……圍繞市場主體需求,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推出更多務實管用的改革舉措,著力保障各類經營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為激活市場主體“一池春水”奠定堅實基礎。
營造“安商”法治環境。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需要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去年我國著力突出了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比如司法部、市場監管等部門對現有行政法規開展集中清理,切實減少法規“打架”的現象,持續健全法律法規體系。通過開展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中罰款事項專項清理,取消和調整了33個罰款事項,大力整治涉企違規收費,有力推動了各地建立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規范公平文明執法。此外,強化全鏈條監管,開展“屢禁不止、屢罰不改”嚴重違法失信行為專項治理,推進重大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依法保護經營主體合法權益。
營造“惠商”濃厚氛圍。優化營商環境,是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深入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推動出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放寬市場準入、進一步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等一系列政策舉措,推出海關優化營商環境16條。不難發現,高水平的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政策舉措,能為高水平擴大開放提供有力支撐。營商環境越好,經營主體獲得感就會越強,信心就會越足。比如,住建、稅務等部門連續10年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推出5批次109條具體舉措。同時,已實現全國用電報裝“三零”“三省”服務全覆蓋,累計為電力用戶節省辦電投資超過2000億元。
好的營商環境有多重要?優質的營商環境如同肥沃的土壤,培育著市場主體的根苗茁壯成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只要切實增強政策和服務的針對性有效性,必將匯聚成我國營商環境不斷改善的強大動能,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持續注入強大動力。(安子州)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