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廣東“兩會”上,全省2023年經濟總量達到13.57萬億元,成為全國首個突破13萬億元的省份。這是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的生動寫照。

  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廣東地處“兩個前沿”,是地理交匯處、文化交融處和意識形態領域交鋒處。不到全國2%的土地上生活工作約10%的人口,超大型的人口規模、復雜多元的利益訴求,這是廣東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面臨的特殊情況。

  平安是極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發展環境。廣東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政法工作現代化,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支撐和服務廣東持續走在全國前列。

  捕捉社會風險“弱信號”

  青石鋪成的老街、縱橫交錯的古巷、富有南洋風情的騎樓群——江門市蓬江區長堤墟頂老街因電視劇《狂飆》在此取景而備受游客青睞。穿越光影,劇中反派人物高啟強兄弟活躍其中的街道,也是網格員鄭鴻鴻日行數萬步、排查風險隱患的轄區。

  “常安社區是老舊社區,自《狂飆》熱播以來,進駐的商鋪和游客增多。我每天早上8點半準時到崗,重點是排查消防安全隱患?!编嶘欨櫞髮W畢業即應聘成為專職網格員,打開手機里的“粵平安”系統,里面登記著上傳的一個個網格事件,“能解決的我們現場解決,不能解決的,將由街道綜治中心進行調度處理?!?/p>

  實際上,網格員背后是廣東一整套治理體系的變革。蓬江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關志釩介紹說,按照“7362”職責要求,鄭鴻鴻一周7天,每天巡邏3次,工作6小時需上報2個風險隱患,綜治中心主任由鎮街書記擔任,可根據事項權責調度區直相關部門,實現“基層吹哨,部門報到”。

  每當“紅馬甲”鄭鴻鴻走街串巷時,100公里外的“藍馬甲”李少花則開始巡邏出租屋。作為深圳寶安區福永街道鳳凰社區東區177號的樓棟長,她每天至少會在每層樓走一遍,和租客們嘮嘮家常,此后再組織小區20多名樓棟長,在小區附近開展義務治安巡邏和安全巡查。

  樓棟作為僅次于“戶”之上的治理單元,能夠在社區緊急事件發生時迅速發現、敏捷反應。半年前,福永街道一女子因夫妻矛盾做出輕生舉動,樓棟長巡防發現后立即求助網格員。網格員到場后著手處置,并陪同她來到社區婦聯進一步調解。

  寶安區工廠企業多、外來人口多、城中村多,社會治理承壓明顯。近三年來,以李少花為代表的群治隊伍,共巡查出租屋、小檔口、小作坊、小娛樂場所等36.8萬處次,采集上報重點隱患3.6萬宗。

  “我們樓棟長服務站還有糾紛調解點,吸納了網格員、樓棟長、社區駐點律師、心理咨詢師等力量,打造了一支貼近居民的微糾紛義務調解隊伍,做到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微糾紛調解員;哪里有矛盾,微糾紛調解員就在哪里開展工作?!睂毎矃^委政法委副書記潘曉東說。

  基層是社會治理的基石,基層安則天下安。廣東已投入19.6萬名專兼職網格員力量夯實社區基礎,排查安全隱患,了解社情民意?!熬W格員職責可以細化到上門隨訪精神障礙患者?!睆V東省委政法委綜治督導處副處長韓廣社說。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苯T市委書記陳岸明表示,有效識別社會風險“弱信號”充滿挑戰,只有加大對基層的投入,夯實基層底板,將問題妥善解決在萌芽狀態,才能讓黨委政府心無旁騖謀劃高質量發展。

  “曾經有困難打110,現在有糾紛到綜治中心”

  永寧街,此前似乎并不安寧。

  作為廣州城市發展“東進”戰略的要地,這里地少人多,征地糾紛、勞資矛盾高發,信訪量猛增。街道派出所所長余永鋒回憶,“所里就那么點人,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后果就是隨便一宗征地、勞資糾紛都能把一個派出所拖垮?!?/p>

  2023年以來,被選做試點的永寧街在街道綜治中心下成立了一支專門力量——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統籌配置各方資源幫群眾止紛解困,集中精力和優勢力量處置非警務矛盾糾紛,實現風險隱患“一站式”閉環處置。

  “曾經,全區78%的越級信訪群眾曾報過警,派出所的非警務警情已占到58.6%,53.5%的聚集性事件都是由未及時處置到位的非警務糾紛誘發?!痹龀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賴宏星介紹,“如今,中心成立至今已承接579宗非警務糾紛,涉及勞資、征地、物業、家庭矛盾等方面,辦結578件。街道的重復報警率從去年的11%下降到近期的1.63%?!?/p>

  當前,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快速崛起,直播電商、寄遞物流、網約服務等新業態領域成為新型矛盾糾紛高發地。廣東社會治理主動識變應變求變,直面問題尋找破解之法。

  作為深圳首個5G數字產業園,由5棟工業廠房改造而成的智美匯志5G產業園區因直播電商而快速發展。行走其間,仿佛進入了潮流中心,多種語言的招牌、路牌和涂鴉墻洋溢著“國際范兒”,街頭直播無處不在。

  硬幣的另一面是,超5萬名物流快遞員、網紅主播、網絡運營師等新就業群體在這里工作生活,人員構成類型復雜、權益訴求差異大,行業變化又很快,法律法規無法完全跟上,糾紛時有發生。

  經過長期探索實踐,福永街道依托街道綜治中心,建立多元化矛盾糾紛解決體系,探索出了新業態“四維解紛”工作法,成立園區黨委,快速將司法、行業黨代表、行業協會等多方力量匯聚到一線。截至目前,已累計為2107家新業態企業、超過6萬名從業人員提供便捷調解服務,追回工資報酬等超過5300萬元。

  福永街道黨工委書記、綜治委主任鐘艷妮表示,“經此努力,轄區新業態矛盾糾紛下降82%,直播電商交易額上升17倍,物流企業增至3856家,成為深圳最具活力的直播電商產業基地、物流重鎮?!?/p>

  從梅州“定紛止爭客家圍屋法”到潮州“茶文化六步調解法”,從“只進一扇門,爭議一站結”到“線下進一站、線上進一網、掌上進一端”,廣東因地制宜,把“一站式”吸納化解矛盾糾紛作為主要目標,緊盯社會治理末梢,截至目前,廣東共建成鎮街綜治中心1609個。

  “以前渠道很多,力量分散,難以解決群眾訴求?,F在全省推動‘1+6+N’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設,把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等基層政法力量前移至綜治中心,實現一個平臺管平安?!睆V東省委政法委副書記楊東來表示,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補充其他力量,實現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

  廣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孫太平表示,“曾經有困難找民警,現在一個窗口對群眾,化解矛盾糾紛‘一條龍’,我們就是要讓‘有糾紛就到綜治中心’成為群眾的自覺選擇?!?/p>

  應急處突 快響應“智”聯動

  50秒,能干多少事?在廣東,這是一起街面惡性傷害案中,應急處突力量介入的最短時長。

  2021年8月28日,一則短視頻在朋友圈流轉。視頻中,一男子在地鐵口持刀和特警對峙,隨即傳來槍聲。當晚,廣州警方通報,這一街頭砍人事件中有3人受傷,嫌疑人鄭某被警方開槍擊傷當場控制。

  視頻沒有拍到的是,在特警趕來之前,距離事發地最近的最小應急單元50秒即到場處置。事后有政法系統干部感嘆:“多虧這支力量關鍵時刻頂上去,才給公安贏得寶貴時間?!?/p>

  所謂最小應急單元,即根據單位場所特點發動安保負責人、保安員、治安聯防隊員組成最小人員編組。2021年5月,廣州為應對防范處置涉暴恐、個人極端等突發事件,首創了這一機制。

  平安不平安,關鍵看治安?!白钚眴卧睦砟?,就是匯集分散的保安力量,實現1分鐘自救、3分鐘互救、5分鐘增援到位?!睆V州市公安局副局長楊炳升說,最小應急單元已累計聯動處置各類突發事件2233起。第三方機構調查顯示,廣州市民的安全感常年保持在95%以上,廣州已成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超大城市之一。

  應急處突,快字當先,更重在“大腦”指揮高效。

  近年來,廣東搶抓數字機遇,結合“數字政府”建設,同步推進“粵平安”社會治理云平臺開發應用,打通公共服務、社會治理、行政執法“三個平臺”,深度融入“一網統管”,筑牢基層治理智能化數字底座。

  廣東省委政法委基層社會治理處處長劉劍介紹,通過充分匯聚區域平安數據,探索建設“粵平安”指數評價體系,為基層治理提供運行狀態的“體檢表”、精準治理的“路線圖”和洞察風險的“預警器”,實現平安建設和基層治理“一圖統攬”。

  當前,廣東正全力構建“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把鎮街作為“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主戰場,以綜治中心為樞紐,以綜合網格為單元,以“粵平安”社會治理云平臺為支撐,整合法院、檢察、公安、司法等基層政法力量和其他社會力量,不斷夯實平安廣東建設根基。

  “粵平安智能平臺,融合多種基礎數據,實現指揮高效。每天派什么工、完成的怎么樣,都一清二楚,有跡可查?!苯T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林小龍說,有了“最強大腦”,為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提供了技術支撐。

  平安上“云”、社會治理入“格”、綜合服務進“窗”的“大平安”工作格局正在廣東加速形成。一系列“實招”“硬招”,帶來一張張沉甸甸的政法工作成績單:2023年,全省群眾對平安建設滿意度達98.44%,群眾安全感98.68%,政法工作滿意度96.74%,均創歷史新高。

  “平安建設永遠在路上?!睆V東省委政法委主要負責人表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全省上下奮楫揚帆,將持續推動廣東政法工作現代化,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為支撐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作出“廣東貢獻”。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