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調研期間,多次對優化營商環境作出明確指示。省委、省政府牢記領袖囑托,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事關轉型發展大局的基礎性、戰略性、牽引性工作,舉全省之力推動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提升。省紀委監委堅決貫徹黨中央和省委要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貫通監督、辦案、整改、治理,以“硬監督”護航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
在省紀委十二屆三次全會即將召開之際,由山西省紀委監委宣傳部與山西廣播電視臺聯合攝制的三集電視專題片《護航》1月27日起播出,專題片第一集聚焦營商環境改善提升,選取治理“兩不一欠”問題專項工作、開發區問題專項整治等方面的典型案例,講述我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責定位,以強有力政治監督護航營商環境、以正風反腐治亂凈化營商環境、以專項治理整治優化營商環境,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強有力政治監督護航營商環境
近年來,山西各級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的企業和項目“引不來、留不住、發展慢”,群眾辦事“門好進、臉好看、事難辦”,政策落實“中梗阻、不穩定”,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甚至吃拿卡要、以權謀私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省紀委監委把監督推動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政治監督的“一號工程”,2023年春節剛過,就組織16個專項檢查組對全省11個市、省轉型綜改示范區及39個省直部門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政治監督專項檢查,盯責任、保落實,盯問題、糾偏差,盯隱患、防風險,盯短板、促整改。
通過上下聯動、全省覆蓋的政治監督專項檢查,共發現問題1543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專項檢查發現問題整改工作,統籌全局、系統部署,成立由省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設立工作專班,建立問題處置、定期調度、督促指導、約談提醒、驗收評估等工作機制,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協調推動問題整改。
省紀委監委立足職能職責,堅持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貫通協同、同題共答,實行臺賬管理、閉環監督,督促全面整改。同時,注重在解決問題中校準方向、強化責任、促進治理,推動建立健全《關于構建親清統一新型政商關系的意見》《關于促進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若干措施》等制度機制,將制度優勢轉化為優化營商環境的治理效能。
在推動問題整改中深化改革,圍繞讓企業、群眾快辦事、好辦事、辦成事,全面鋪開119項重點改革事項,全面推行政務大廳“綜合窗口”改革,大力推行“一業一證”、“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小餐飲、咖啡館、書店等28個行業實現一張“行業綜合許可證”“一證準營”,并推出全省統一的“一件事一次辦”聯辦套餐,在解民憂、辦實事上取得積極成效。
以正風反腐治亂凈化營商環境
吃拿卡要、冷硬橫推等問題嚴重影響企業經營發展,損害群眾利益;任性用權、以權謀私等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損公肥私、妨害公平,它們都是損害政商關系、破壞營商環境的毒瘤。
2023年4月20日,多名外地貨車司機通過某社交平臺賬號,實名反映大貨車途經臨汾市洪洞縣時,被當地交通運輸執法隊攔車檢查,層層盤剝、處處卡要……專題片第一集將鏡頭對準受到廣泛關注的洪洞運管系統腐敗案件。
隨著調查的深入,公路亂收費背后一個隱藏了十多年的灰色利益鏈浮出了水面。洪洞縣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隊原副隊長邱天軍利用執法權,伙同他人精心編織了“執法—檢測—維護”壟斷利益鏈,非法獲利。邱天軍還與時任洪洞縣道路運輸管理局副局長張文俊一起,以“規范市場”為名違規增設前置審批,收取每家貨運企業費用,極大增加了企業負擔。
公路貨物運輸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動脈,邱天軍等人的全鏈條腐敗就是動脈里的血栓?!扒裉燔姷壬姘溉藛T,不僅啃食了當地群眾和企業的幸福感、獲得感,也擠占了其他企業的生存空間,給當地營商環境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迸R汾市紀委常委張朝暉在接受采訪時說。
在專題片另一個案例中,原運城空港經濟開發區社會發展局局長王建利等人將土地當作生意、把權力當成工具,招商安商變成“騙商坑商”,在損公肥私的同時,極大地破壞了當地的營商環境,成為營商環境的“腐蝕劑”。
“查”不是目的,“改”才是關鍵,“治”才是根本。針對洪洞運管系統腐敗案件,洪洞縣組織專項整治和集中教育活動,要求全縣行政執法領域舉一反三、以案促改。臨汾市紀委監委提出“六聚焦、六嚴查”,有力清除了阻礙營商環境優化的頑瘴痼疾。面對開發區種種亂象,省委、省政府開展黨員領導干部利用開發區資源謀取私利問題專項整治。省紀委監委堅持把懲治腐敗問題與修復政治生態、促進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機制、創優營商環境、推動健康發展相結合,消減了歷史包袱,優化了營商環境,提升了作風形象,助推了開發區高質量發展。
以專項治理整治優化營商環境
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紀檢監察機關就集中整治什么。省紀委監委聚焦突出問題,深入開展“新官不理舊賬、政策不兌現、拖欠民營企業賬款”、“不擔當不作為”、“黃?!薄昂谥薪椤钡葐栴}專項治理,推動解決了一批頑瘴痼疾。
由省紀委監委牽頭推進的治理“兩不一欠”問題專項行動中,組建工作專班,統籌工信、行政審批等部門力量,綜合施策、系統施治,推動相關單位和部門認真理舊賬、積極兌政策、全力清賬款。廣大民營企業和人民群眾為何贊賞、如何擁護,專題片從推動新官理順舊賬、理好舊賬開始講起。
2013年,省國運公司所屬金陽器材有限公司與民營企業山西大中元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訂項目合作協議,隨后大中元公司向金陽公司支付誠意金、土地補償金。然而因種種原因致使協議無法履行,錢款始終未能退還。專項行動中,省紀委監委駐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紀檢監察組聚焦“陳年老賬”,搞清問題癥結,督促金陽公司積極籌措資金,讓歷時十年的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政策兌現事關法治政府、誠信政府建設。大同市政府于2017年出臺了針對旅行社地接服務的旅游獎勵措施,然而在執行過程中,由于一系列因素,截至2023年7月,還有23家旅行社的旅游接待獎勵資金沒有兌現。專項行動中,大同市積極推動兌現獎勵資金,目前所有未兌現旅游獎勵資金全部支付。
拖欠民營企業賬款,表面上看是經濟問題,背后考量的是政府、國有企業的政治擔當。五臺縣投資建設了瀛湖公園三期、四期、五期工程,由于縣財政資金緊缺,作為公園施工方的多家民營企業因政府結不清工程款而犯愁。專項行動開展后,五臺縣成立工作組,研究清欠辦法,加大清償力度,終于在去年11月底將款項全部清償。
政務服務領域“黃?!薄昂谥薪椤眴栴}嚴重損害群眾利益,擾亂政務服務正常秩序。專題片中,陽泉市盂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市場準入股原股長孫龍將與從事代辦業務的第三方企業沆瀣一氣,協助企業短期內大量登記注冊經營主體,從中謀取不正當利益,最終得到法律的嚴懲。
專題片中,一組組數據,彰顯了省紀委監委通過專項治理強化政治監督、優化營商環境的堅定決心和實際效果:截至2024年1月中旬,全省已推動解決“新官不理舊賬”問題404個,解決“政策不兌現”問題725個,化解“拖欠民營企業賬款”335.6億元?!包S?!薄昂谥薪椤钡绕茐臓I商環境問題專項整治中,全省各相關部門共排查發現問題614個,完成整改423個,針對性完善相關制度294個,提升了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
推動局部治理向全域共治轉變
優化營商環境需要“當下改”,更要“長久立”。省紀委監委把查辦案件、共享成果、促進治理貫通起來,充分運用專項檢查成果,堅持一域問題、全省共治,把發現的典型問題推送所有整改責任單位,對照檢視、舉一反三,推動局部治理向全域共治轉變。
運城市紀委監委以整治“吃拿卡要”為切口,靶向發力,縱深推進,通過“百行千企萬民大調查”問卷,案件分析“回頭看”,提煉出在行政審批、市場要素、政務服務等方面的30種“吃拿卡要”突出表現,督促52家單位限期辦結實事92件,推動問題全方位整改。
大同開展審批事項隱性壁壘專項清理,市紀委監委在全市部署護航營商環境“清風行動”,把重點糾治的4類影響、破壞營商環境問題,融入打造法治環境、政務環境,堅決破除隱性壁壘等15個專項監督之中。
作為清廉山西建設權力運行制約體系建設的第一個試點單位,省自然資源廳在全國率先建成省市縣“三級聯辦”平臺,并將104項省級審批事項納入平臺“全業務全流程網辦”,實現“線下無審批、體外無循環”。
專題片中呈現的一系列舉措,都是助力山西營商環境全方位優化的有力實踐。如今的山西,政務服務更加便捷,法治保障更加有力,信用體系更加完善,人文環境更加美好,要素保障更加健全,全省經營主體逆勢保持量質齊升的良好態勢,親商重商安商富商的氛圍日益濃厚。
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將繼續發揮職能作用,為經營主體的發展厚植沃土,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不斷增強,真正把山西發展的軟環境建設好,讓越來越多的人才和經營主體向往山西、投資山西、發展山西。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