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是生產力,更是競爭力,直接影響到每一個經營主體的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已成為推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2月以來,國務院多次強調營商環境,一起來看——
2月1日,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面向社會征集5個方面的問題線索及意見建議,一是阻礙市場準入和退出方面的問題線索;二是妨礙市場公平競爭方面的問題線索;三是影響政務服務和行政效能方面的問題線索;四是侵害經營主體合法權益方面的問題線索;五是影響擴大開放方面的問題線索。同時征集對政府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方面的意見建議。
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將對收到的問題線索和意見建議進行匯總整理,督促有關地方和部門及時研究處理。對經營主體和群眾反映強烈、帶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重要問題線索,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將直接派員進行督查。經查證屬實的,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2月2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有關工作。會議指出,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提振經營主體信心的重要舉措。要對標國際一流水平,圍繞整體優化目標,一體推進強市場促公平、強服務增便利、強法治穩預期、強開放提質量、強改革抓創新等工作。要更加注重回應經營主體突出關切,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政策環境。
這次國常會提出“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明確其目的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提振經營主體信心”。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是國務院根據新形勢新發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提振市場信心、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重要之舉。
2月5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有關情況。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肖渭明在會上介紹,過去一年,國務院各部門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推動出臺了一批切實可行、務實管用的政策舉措,優化營商環境取得明顯成效,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和政務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為推動經濟總體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撐。
會上,多部門介紹了優化營商環境的下一步工作安排,切實解決企業痛點難點卡點。
2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第三次全體會議,李強強調,要提升效能、強化合力,進一步增強全局意識、大局觀念,主動跨前一步抓工作,用好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機制,完善政務服務“高效辦成一件事”機制,建立健全推進落實閉環管理機制,不斷提高整體行政效能。
李強總理多次就“高效辦成一件事”提出明確要求,在國務院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強調,要大力提升行政效能,加強協同配合,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合力攻堅,不斷增強群眾和企業的獲得感;在國務院第五次專題學習時指出,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既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也是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切實轉變職能提升效能的應有之義。要順應群眾和企業對政務服務不斷升級的需求,推出更多“高效辦成一件事”的好做法,讓群眾和企業年年都能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
新華社2月19日報道,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和監督罰款設定與實施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首次對行政法規、規章中罰款設定與實施作出全面系統規范。
罰款設定與實施,不僅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而且關乎營商環境優化。如何規范罰款的設定?在具體實施中如何把握過罰相當的原則?針對以罰增收、以罰代管、逐利罰款等不當罰款行為,如何進行有效的監督治理?一起關注:罰款不能隨意!國務院進一步規范和監督罰款設定與實施
2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外商投資是推動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力量。要把穩外資作為做好今年經濟工作的重要發力點,在擴大市場準入、優化公平競爭環境、暢通創新要素流動等方面加強服務保障,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鞏固外資在華發展信心,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
自2023年7月起,商務部就建立了外資企業圓桌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聽取外資企業反映困難問題和意見建議,并會同相關部門和地方共同推動解決。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楊帆在中國貿促會舉行新聞發布會指出,綜合全年調查數據看,八成以上受訪外資企業對2023年中國營商環境評價為“滿意”以上,九成以上認為中國市場富有吸引力,近七成看好未來五年中國市場前景。這說明,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市場對外資的“磁吸力”將越來越強。
2月26日下午,國務院以“建立健全公平競爭制度,加快完善全國統一大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為主題,進行第六次專題學習。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主持學習時指出,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具有很強的戰略性、全局性,既關系到暢通國內大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又關系到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也關系到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無論對當前還是長遠都至關重要。要堅持問題導向,全面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規定,大力破除各種市場準入的顯性和隱性壁壘,持續治理地方保護、市場分割、招商引資亂象等突出問題,同時鼓勵地方積極探索實踐,確保統一大市場建設一步一個腳印向前推進。要加強制度供給,進一步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基礎制度規則,細化操作性強的配套政策,深化財稅、統計等方面改革,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制度保障。
日前,多地召開“新春第一會”,優化營商環境是重要議題之一。國務院多次提及營商環境,也為各地各部門進一步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指明了方向。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投資興業的“廣袤沃土”,也是拼經濟的關鍵一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營商環境不斷改善。但是,當前營商環境仍然存在一些堵點難點問題,比如政策法規體系尚不完善、金融服務支持力度較弱、數字營商環境建設還存在短板弱項等。建立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加強協同,統籌部署,根據新情況不斷迭代升級營商環境政策措施,才能以“營商”換“贏商”,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