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正快速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管理等各環節,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力。新年伊始,31個省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相繼出爐,地方已傳遞出奮力推進數據要素建設的信號。國脈原道匯總了31個省份2024年推進數據要素建設的重點任務,以饗讀者。
11次提及數據
全國首個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啟動建設。
統籌推進數字產業化。大力建設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開展數據資產入表、數據跨境便利化服務等綜合改革試點,推動算力中心、數據訓練基地、國家區塊鏈樞紐節點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探索完善數據交易規范,提升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運營能力。
扎實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完善規劃管控、平臺支撐、數據治理三大工作體系。強化“一數一源一標準”數據治理,在重點領域形成融合應用。全方位保障數據和網絡安全。
12次提及數據
制定實施數據要素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數據上鏈和政務區塊鏈、“圖網碼”、一體化辦公等攻堅行動取得積極成果。健全公共數據便捷共享機制,實現重點場景有需必應。
加大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大儀器設備、科技數據資源等向社會開放共享力度。
深入推進數據知識產權試點。
加快引進一批標志性重大產業項目,推進智能算力集群、浦江數鏈城市區塊鏈、數據交易鏈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新一輪高水平企業技術改造,打造100個技術改造示范項目。
加快推進實施數據跨境流動的管理措施,加快建設國際數據經濟產業園。
強化數據精準高效賦能,持續推動“兩張網”迭代升級,豐富一體化辦公平臺應用,基本形成數字政府體系框架,加快消除“數字鴻溝”。統籌數據開發利用和安全保護,探索建立數據流通交易等制度和標準規范,推進公共數據授權運營。
14次提及數據
依托華為云構建“云服務”生態圈,貴陽大數據科創城集聚企業800家以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增長20.7%。深入推進“東數西算”,搶抓機遇布局人工智能新賽道,數據中心由存儲中心加快向“存算一體、智算優先”轉變。
穩步推進開發區管理制度、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電力市場化、供水價格、農村、金融、國防動員等領域改革。
爭取國家在我省布局人工智能訓練基地,優化數據中心效能,做大智算中心集群,智算芯片達到20萬張,努力打造成為全國智算資源最多、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
加快打造數據中心、智能終端、數據應用三個千億級主導產業集群。打造一批差異化、特色化數字產業園區,貴陽大數據科創城集聚企業1200戶。
發揮智算規模和數據要素優勢,加快發展數據標注、模型訓練等人工智能基礎產業。
推廣應用貴州省大數據綜合金融服務平臺,著力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推動出臺數據流通交易促進條例,開展數據基礎設施建設試點、公共數據授權運營試點。
13次提及數據
加快韶關數據中心集群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推動出臺全國首部政務服務數字化條例,數據資源“一網共享”、政府運行“一網協同”能力有效提升,省級政府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連續5年居全國首位。
要搶抓風口機遇,發揮我省算力設施、產業規模、數據要素、應用場景等優勢,統籌做好技術研發、產業培育、安全性評價、行業治理等工作,集中力量突破底層技術,鼓勵大模型行業創新應用,打造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引領地,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樞紐節點韶關數據中心集群建設。
深化數據資源“一網共享”,加強公共數據開發利用,完善數據流通交易管理機制,推動制定數據條例。做強廣州、深圳數據交易所,布局數據要素集聚發展區,建設灣區數據要素市場。
11次提及數據
全球首個商用海底數據中心項目一期竣工。
全面推行“審管法信”一體聯動制度,建立全省統一的公共信用信息數據池,新增50個以上信用應用場景,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深化土地、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聚焦生物育種、海洋觀測、衛星大數據應用、健康老齡化等重點領域開展技術攻關,在解決卡脖子問題上貢獻海南力量。
落地火箭鏈、衛星鏈、數據鏈項目5-6個。
加快推進5G、算力、國際通信海纜等數字新基建。豐富游戲出海、衛星數據、區塊鏈等應用場景,探索跨境數據分級分類管理模式,在特定區域開展“兩頭在外”數據加工業務。
推進國土空間智慧治理,統一全省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實景三維·透明海南”基礎數據底座,在全國率先構建全域、全要素、全周期的治理型詳細規劃體系。
全面深化數據共享創新應用,形成5個以上具有自貿港辨識度和一定影響力的應用場景,做到實戰中管用、基層干部愛用、群眾感到受用。
10次提及數據(不含名次解釋內容)
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實施“數據要素×”行動。
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和數據安全防護,健全網絡安全保障體系。
針對“數據孤島”“數據煙囪”,勇于刀刃向內破壁壘,使各種數據互聯暢通。
9次提及數據
完善數據資源管理服務體系。加快千兆城市建設,實施算力基礎強基工程、算力產業強鏈工程,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打造算力高地。推動智慧城市數字底座、產業鏈工業互聯網、醫療影像、氣象數據服務等行業云平臺建設。發展壯大山西數據流量谷。建設“數據要素×”試點。探索推進公共數據確權授權。開展國家數據知識產權試點。
深入推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推動土地、勞動力、技術、資本、數據等要素資源高效配置,推進礦產資源市場化配置。
促進數字政府賦能增效,深入實施政務數據治理“12321”工程。
7次提及數據
部署高性能智能計算中心,統籌布局通用和垂直大模型算力,累計建成5A級省級新型數據中心25個以上,智能算力比例達到30%,建成“山東算網”。開展數據資產化試點、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試點。
建強用好國家深?;驇?、深海標本樣品館、深海大數據中心三大平臺。嚴格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上線公眾版“三線一單”數據應用平臺。建好金融風險防控大數據平臺。
7次提及數據
算力與大數據產業營業收入突破千億、達到1200億元,武漢超算等13個算力中心、三峽東岳廟等144個數據中心高效運營,45個項目入選國家大數據產業發展示范。建成供應鏈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在全國率先實現“鐵水公空倉”五網數據融合。
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加快數據要素市場發展。
7次提及數據
圍繞智慧農機、現代種業、衛星數據應用服務、新型工業化等領域部署實施9個重大科技專項。
全產業鏈發展衛星制造及數據處理、無人機制造及低空服務產業。
推動數據開發應用及產業化,支持長春市數據要素市場試點建設,開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試點。
7次提及數據
實施數字產業化量級提升行動,全力打造“四大基地”,加快建設七大數據中心。
實施數據平臺能力提升行動,啟動寧夏全域智慧管理平臺建設,開展5G信號升格專項行動,實現人口密集區5G信號全覆蓋。推動公共數據資源有序開發、高效共享,提升數據安全治理效能,全面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堅持采取非常規舉措、支持非常規產業、實現非常規發展,全力打造“中國算力之都”。
7次提及數據
圍繞“東數西算”“東數西儲”“數據援青”,落實“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實施綠色算力基地建設工程,組建綠色算力研究中心,拓展西寧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應用支撐能力,建好雨色大數據災備中心、億眾“絲綢云谷”低碳算力產業園,引進更多大數據產業骨干龍頭企業,建設清潔能源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基地,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數字產業集群。
6次提及數據
建成全省一體化數據基礎平臺,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蕪湖數據中心集群,系統優化算力基礎設施布局,高質量行業數據集規模達200TB,智能算力達12000P。
實施“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開展數據資源登記試點,推進公共數據開放和授權運營。
5次提及數據
完善數據基礎設施體系和制度體系,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促進數據安全高效流通利用。
構建數據共享協同機制。
支持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等開放平臺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聚焦投資、貿易、金融、科技、數據等重點領域,穩步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形成貿易投資合作的新機制新模式。
5次提及數據
發揮福建大數據交易所作用,全力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發展壯大數據產業。
推進機構改革,落實好金融監管、科技管理、數據管理、行政執法等重點領域政府機構改革任務。
5次提及數據
加大力度推進阿特斯光伏、賽盛電子級碳化硅、寶豐煤制烯烴、華為云數據中心等一批千億級標志性項目。
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內蒙古樞紐節點、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建設。
加快全區一體化數據平臺建設,推出“高效辦成一件事”13個服務套餐。
4次提及數據
數字重慶建設重點能力總體形成,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建成投用。
優化“1361”整體構架,探索建立數字重慶標準規范體系,加強數字安全和網絡安全治理,推動數字重慶建設整體成勢。完善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建強數字資源系統,加強數據歸集共享,推動云網遷移和業務專網整合,集成優化“渝快辦”“渝快政”服務功能。
加快建設西部數據交易中心。
3次提及數據
完善公共數據資源體系。推進5G融合應用“揚帆”行動,申建國家級大數據產業試點示范項目。
推動融信服平臺數據全歸集、服務全覆蓋、政策全上線,力爭新增解決企業融資需求1000億元。
3次提及數據
加快公共數據共享應用,提升“一網通辦”效能。
加強數據匯聚融合、共享開放和開發利用,以數字政府建設引領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生態高質量發展。
3次提及數據
加快推進中國—東盟數字經濟產業園、南寧全業務國際通信出入口局、廣西新能源超大型數據中心等建設。強化數據資源安全管理。
完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3次提及數據
慶陽數據中心集群引進落地數字經濟企業101家。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持續提升“一網通辦”水平,全面開展數據直達基層試點,全省“甘快辦”可辦事項32.2萬項,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100%。
持續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深化拓展平臺應用,強化數據共享支撐,深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
2次提及數據
大力提升行政服務效能,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擦亮江蘇富民親商的“金字招牌”。
2次提及數據
武清區要高水平建設京津產業新城,全力推動軌道交通、智能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和云數據應用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發展。
出臺自貿試驗區提升行動方案,在監管框架等“邊境后”領域開展更大程度壓力測試,探索數據跨境流動制度創新。
2次提及數據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快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積極推進長株潭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著力探索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加快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深化數字政務改革,協同推動全省政務數據“應融盡融”、系統“應聯盡聯”,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一網通辦”。
2次提及數據
抓好張家口數據中心集群、雄安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打造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京津冀樞紐節點,讓數字經濟新動能加速釋放。
政務服務方面,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行“高效辦成一件事”,加快全省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建設,推動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讓企業和群眾方便快捷少跑腿。
2次提及數據
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發展壯大電子信息等產業,支持哈爾濱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項目建設,打造數字產業集群。
1次提及數據(不含名詞解釋內容)
建立政務服務效能提升常態化工作機制,升級改造一體化政務大數據平臺,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落地落實。
1次提及數據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爭5G基站達到21.6萬個、數據中心標準機架數達到20萬架,新建10個左右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
1次提及數據
建立完善與中亞國家科技合作機制,加強與周邊國家數據信息交流合作,支持企業在特色農牧業、能源資源、裝備制造、交通運輸等領域“走出去”。
0次提及數據
搶灘數字經濟新藍海。聚力培育軟件和信息服務、物聯網等10個重點數字產業集群。充分發揮國家超算中心作用,深度拓展數實融合空間,加快推動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深入實施中小企業“賦能、賦智、賦值”專項行動,培育工業互聯網平臺10個,打造制造業數字化改造樣板100個。開展“信號升格”專項行動,加快“雙千兆”網絡部署和IPv6改造,力爭5G基站總量達到12萬個。
0次提及數據
制定推進新型工業化實施意見,規上工業和數字經濟增加值均增長10%以上。
凡本網注明“來源:國脈電子政務網” 、“來源:國脈原道”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國脈電子政務網(本網另有聲明的除外);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與本網簽署相關授權使用協議的單位及個人,在授權范圍內使用時應注明來源。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最新匯編丨國家及各省市“數字政府”專項政策匯編(2019-2023年) 最新匯編丨國家及各省市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企業成本政策匯編 最新匯編丨國家級各省市“社會信用體系”專項政策匯編(2020-2023年) 最新匯編丨國家及各省市“數據資源”專項政策匯編(2020-2023 年) 匯編丨“政務服務”專項指標政策匯編(2020-2022年) 最新丨國家及各省份“信創”政策匯編(2020-2022) 國家及各省市數字化轉型重要政策匯編(2019-2022) 最新匯編丨數據資產化相關政策及標準匯編
關注我們 獲取更多資訊
客服號:echinagov-GM
凡本網注明“來源:國脈電子政務網” 、“來源:國脈原道”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國脈電子政務網(本網另有聲明的除外);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與本網簽署相關授權使用協議的單位及個人,在授權范圍內使用時應注明來源。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