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廣東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關于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工作要求,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組織對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營商環境建設作出評價。

  一、評價體系

 ?。ㄒ唬┲笜梭w系

  2023年廣東省營商環境評價(以下簡稱“2023年省評價”)借鑒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B-Ready”體系(以下簡稱“世行評價”),共設置12個一級指標,37個二級指標。12個一級指標中,10個與世行評價相同,分別是:市場準入、獲取經營場所、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勞動力市場監管、獲得金融服務、國際貿易、納稅、解決商業糾紛、促進市場競爭、企業破產,增設廣東特色指標“政務服務”和“經營主體滿意度”。

表 1  2023年省評價指標情況

序號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1

市場準入

市場準入制度規范化建設

企業開辦公共服務質量

企業開辦便利度

2

獲取經營場所

獲取經營場所制度規范化建設

獲取經營場所公共服務質量

獲取經營場所便利度

3

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

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制度規范化建設

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公共服務質量

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便利度

4

勞動力市場監管

勞動力市場監管制度規范化建設

勞動力市場公共服務質量

企業用工便利度

5

獲得金融服務

獲得金融服務制度規范化建設

獲得金融公共服務質量

企業融資便利度

6

國際貿易

國際貿易制度規范化建設

國際貿易公共服務質量

國際貿易便利度

7

納稅

稅收法規透明度

納稅公共服務質量

納稅便利度

8

解決商業糾紛

解決商業糾紛制度規范化建設

解決商業糾紛公共服務質量

解決商業糾紛便利度

9

促進市場競爭

促進市場競爭制度規范化建設

促進市場競爭公共服務質量

促進市場競爭便利度

10

企業破產

企業破產制度規范化建設

企業破產公共服務質量

企業破產便利度

11

政務服務

數字化支撐能力

數字化服務能力

數字化服務成效

政策服務便利度

市場主體訴求響應便利度

12

經營主體滿意度

民營企業總體滿意度

營商環境領域滿意度

  (二)評價周期

  本次評價周期為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三)評價理念與方法

  堅持問題導向,重點關注在政府的監管環境下,公共部門為經營主體提供的公共服務以及經營主體的辦事效率,“按照更加注重政策落地效果、更加注重經營主體實際感受、更加注重數據的代表性與可比性”的評價理念,不僅關注政策是否落地,更關注政策實施實際成效和經營主體的實際感受。以官方網站公開數據為采信原則,通過各項數據橫縱向比較分析,并與對應指標政策落地效果、經營主體感受度互相印證,保證結果客觀公正。

  評價組采取企業調查、大數據分析、實地暗訪和部門磋商4種方法開展評價,累計查詢超過3萬條數據,召開44場企業座談會,電話調查6萬個樣本企業;用近3個月時間到21市開展現場磋商,并在各市抽取2個縣(市、區)開展暗訪調查,走訪了88個政務服務大廳、水氣網營業廳。各城市只需提供必要的少量數據,基本實現“無感”參評。

  二、營商環境建設成效及總體評價結果

 ?。ㄒ唬┙ㄔO成效

  廣東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推動實施更多創造型、引領型改革,加快打造更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經營主體辦事便利度、滿意率和獲得感不斷提升。

  一是工作機制不斷完善。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省主要領導同志多次在省委全會、省政府常務會議上研究部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成立全省營商環境工作專班,推進各領域具體改革工作。印發實施《廣東省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關于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指導意見》《珠三角地區對口幫扶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開展8個營商環境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地市層面,全省19個城市成立了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并將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納入績效考核,高位推進營商環境改革。大部分城市持續迭代推出“升級版”的營商環境改革舉措,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更大程度激發經營主體活力,著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二是法治建設不斷加強。省級層面,《廣東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于2022年7月1日正式實施,在全國率先出臺《廣東省外商投資權益保護條例》《廣東省版權條例》《廣東省地理標志條例》《廣東省政務服務數字化條例》等地方性專項法規。大力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推動涉外法律服務業創新發展的行動方案》。地市層面,佛山、云浮、肇慶出臺本市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東莞、中山、陽江正在研究制定優化營商環境相關條例。深圳、珠海、汕頭用足用好特區立法權,在知識產權、市場監管、科技創新等多個領域出臺專項法規。

  三是重點領域改革不斷深化。市場準入方面,深入推進“一照通行”改革,實施跨區域“一照多址”,推動照后減證和簡化審批,便利企業準入準營。獲取經營場所方面,全面推行聯合驗收,大部分城市將聯合驗收審批時間控制在10個工作日以內,對工程項目實行分類監管?;緦崿F不動產轉移登記“全市通辦”、不動產過戶與民生服務事項(水電氣網等)一同辦理,全面推行“二手房帶抵押過戶”業務。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方面,全面推行“信用辦電”,探索“信用辦水(氣)”改革。推廣市政公用服務“一次辦”和“線上辦”,基本實現水電氣網聯合報裝。持續落實用戶建筑區劃紅線外電、水、氣接入“零投資”政策。勞動力市場監管方面,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推進用工合同“無紙化”。獲得金融服務方面,開展信用村“整村授信”,依托“粵信融”平臺,推動稅務、不動產、市場監管、社保、海關、司法、科技以及水電氣等數據集中共享。國際貿易方面,支持以“海鐵聯運”替代傳統公路運輸,為貨物在內陸鐵路場站一站式辦理海關通關、查驗手續提供便利。持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一港通”改革。納稅方面,積極探索涉稅數據共享共治新模式,聯合多部門建立地方稅種協同辦稅機制。研究制定跨區域涉稅業務遷移操作規程,推動企業稅務資質類、權益類的數據跨區域共享。解決商業糾紛方面,持續深化全口徑繁簡分流改革,完成全省法院綜合業務系統與省公安廳人口信息查庫口的數據對接。促進市場競爭方面,實現全省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CA證書”互認。實現地級以上市知識產權審判全覆蓋,形成貫通三級法院的知識產權“三合一”審判機制。政務服務方面,推出“廣東省市場主體訴求響應平臺”,在粵商通和廣東政務服務網開設經營主體訴求響應綠色通道。

 ?。ǘ┰u價結果

  評價結果分三檔。

  第一檔:深圳、廣州;

  第二檔:佛山、東莞、珠海、惠州、中山、肇慶、江門、汕頭、湛江、汕尾;

  第三檔:云浮、茂名、韶關、清遠、潮州、梅州、河源、陽江、揭陽。

  廣州、深圳作為首批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積極開展探索和實踐,營商環境改革率先邁入6.0階段,營商環境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佛山將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迭代更新“益曬你”企業服務體系,助力佛山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繼續保持全省前列。

  與上一年相比,惠州、中山、湛江、汕尾、云浮等城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進步明顯?;葜蒇`行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理念,迭代升級年度改革清單,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中山將營商環境改革作為改革“頭號工程”,開展鎮街營商環境建設提升行動,加快打造近悅遠來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湛江成立市、縣(市、區)的全面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開展市“四個全面”營商環境專項考核,每月對進展滯后的工作任務進行督辦。汕尾將營商環境優化行動列入全市“三大行動”戰略部署之一,按季度開展營商環境亮牌考核,倒逼各地各單位落實主體責任。云浮紀委監委對違規審批、違規執法、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漠視企業合理訴求等內容開展專項整治。

  三、評價發現的典型經驗和創新舉措

  評價發現,各地各部門聚焦經營主體辦事創業的堵點痛點主動作為,形成一批務實管用新經驗、新做法。如廣州推行食品經營許可“一證多址”,深圳推行產業“混合上樓”,廣州、中山實行工業園區電費在線透明計算,佛山、中山、湛江、潮州實現辦理物權證明“少跑腿”,汕頭成立銀行賬戶凍結援助中心等。評價組總結提煉提煉24條創新舉措(見附件1),供各地學習借鑒、復制推廣。

  四、評價發現的問題和對策建議

  評價發現,部分城市和部門在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如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營商環境改革仍需加大力度、縣域營商環境改革推進緩慢、數據共享仍然存在堵點等。對此,評價報告提出15個方面75條對策建議(見附件2),主要有:總體層面,全面落實營商環境對口幫扶工作,建立長效機制,推進營商環境區域均衡一體化發展;推動各縣(市、區)建立健全營商環境常態化協調工作推進機制和督查考核機制,落實營商環境建設主體責任;推進公安、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市場監管、稅務及公共服務、金融等部門和服務企業系統對接,解決數據不流通、系統整合不足等問題。市場準入方面,在連鎖餐飲、藥品零售等領域,實施經營許可告知承諾制,將現場核查環節后置,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在1個工作日內完成許可審批。獲取經營場所方面,將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事項涉及的特別程序實施清單化管理,明確設定依據、法定時限、承諾時限并向社會公布,并將其納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進行限時管理。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方面,推進市政公用基礎設施服務“一次辦”全面落地,探索聯合報裝、聯合踏勘、聯合驗收、聯合查詢、聯合繳費等更多聯辦事項。解決商業糾紛方面,壓縮訴前調解和網上立案時間,對立案到結案歸檔各節點實行精細化管理和超時預警。政務服務方面,推進縣(市、區)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相關附件:

附件:1.評價發現的典型經驗和創新舉措.xlsx附件:2.評價組優化廣東省營商環境對策建議.xlsx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