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已從1.0版本更迭至6.0版本——近年來,北京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和創造力,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以提升企業、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為目標,集中力量破解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和難點堵點問題,取得了顯著成效。其中,知識產權領域推出66項改革舉措,讓知識產權在優化營商環境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發揮,有力支撐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改革不斷向前。
1.0至5.0:改革成效凸顯
從優化營商環境1.0改革到5.0改革,北京市連續3次在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獲評“知識產權標桿城市”;連續兩年在全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檢查考核中獲得優秀。不僅如此,一系列舉措先行先試,一批在改革中涌現的典型案例獲得廣泛肯定。
2019年,北京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中關村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啟動運行,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四大“高精尖”產業,開展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在知識產權支撐優化營商環境改革中,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在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服務模式上先行先試,延伸和下沉北京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服務職能,在重點區域嘗試建設一批知識產權保護分中心,構建市區聯動的“1+N”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格局,將知識產權保護綜合服務送到創新主體“家門口”。繼經開區分中心、大興分中心、懷柔科學城分中心后,2023年4月,順義分中心揭牌運行,石景山、通州、昌平等分中心也在積極籌建中。
僅2023年上半年,圍繞各區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各分中心輔導800余家企事業單位開展專利預審備案,提供專利預審咨詢1000余次,為區域內創新主體高質量專利獲得“快保護”提供專業支撐。同時,各分中心受理商標注冊、質押、轉讓等業務2100余件,舉辦29期知識產權相關業務宣講培訓,有效提升區域創新主體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和運用水平。
在提升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獲得感方面,北京市也走在全國前列。北京市知識產權局組織市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中心建立“1+17+N”多層級立體式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公共服務規范化建設,在為創新主體提供普惠性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的同時,也為重點產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精準服務,有效支撐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和高質量發展。目前,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的觸角已借助100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工作站深入北京市各類創業園、孵化器,“十四五”以來,全市區中心、工作站共解答咨詢3萬余件,定點服務企業1.2萬余次,開展培訓1600余場,舉辦宣傳活動近1400次,向企業推送專業資訊3.7萬余條。
此外,北京市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移動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檢索,探索專利代理監管新模式,構建中關村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新模式……一件件改革創新舉措,勾畫出北京知識產權領域營商環境改革的有效路徑,知識產權確權更高效、保護更嚴格、服務更便捷,這些變化展現著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的積極氛圍,提振了企業來京、在京發展的信心。
6.0任務:全環節改革深化
今年4月,北京優化營商環境6.0改革啟動,首次把京津冀營商環境協同發展作為重點任務,從區域協同發展的角度進行了系統謀劃,圍繞商事制度、監管執法、知識產權等5個方面,提出27項任務,共同營造京津冀一流營商環境,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優勢。
“半年以來,北京市知識產權局高度重視京津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結合2023年工作要點,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作用,打造知識產權首善之區?!痹?0月24日舉行的“京津冀營商環境改革成效”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知識產權局政策法規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7月,《京津冀深入推進知識產權協同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正式簽署,提出共建知識產權協同發展首善示范區、先行區的總體目標,展望新時代以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有效支撐京津冀協同創新的嶄新圖景。
環北京周邊知識產權合作首先開始——北京市推動城市副中心知識產權政策向北三縣延伸,出臺《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2023年工作要點》;共建雄安知識產權保護分中心,簽訂《京津冀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服務雄安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延慶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與張家口市橋東區等四地市場監督管理局簽訂《跨區域知識產權工作合作協議》,實現“一地認定,五方共認,異地聯?!?。
在行政執法方面,北京推動三地行政執法結果互認和信息共享,強化源頭治理和跨區域治理。三地海關協同防范侵權商品“口岸漂移”,提升綜合成效;三地高質量建設專利行政裁決示范區,開展確權侵權聯合口審,首批35名專家入選京津冀專利侵權糾紛技術調查官庫;持續建設侵權糾紛檢驗鑒定聯盟,為三地創新主體、司法機關提供專業服務;聯合開展電商知識產權侵權判定咨詢200余次,為新領域新業態健康發展提供支撐。
在知識產權運用方面,北京市持續拓寬專利供給渠道,實施三地專利轉化專項行動,累計發布轉化項目近3000項;共建“知識產權交易信息聯合發布機制”,搭建“互聯網+”知識產權交易平臺,發布三地科技成果1000余項。
在知識產權服務方面,三地充分發揮資源集聚優勢,探索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新模式。北京建設中關村國際知識產權服務大廳,集服務咨詢、資源展示等功能于一體,助力三地創新主體“走出去”。天津在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打造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科創中國”知識產權生態產業園試點,推動三地知識產權服務資源合理流動。
營商環境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夯實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一個地區市場環境、政務環境、法治環境、社會環境等的綜合體現。知識產權保護是塑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在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的大潮中,期待知識產權不斷作為,加快建設知識產權首善之區,為建設營商環境首善之區貢獻力量。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