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北京市通州區政務服務局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打造“新政務 心服務”黨建品牌建設,以黨建引領副中心“新政務”為抓手,不斷提升惠企利民“心服務”,深化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天津、河北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線上互動和聯動辦理機制,持續提升京津冀跨省服務協同能力。

  堅持政治統領,把穩京津冀協同發展“方向盤”

  以區域化黨建聯合的形式,通過走訪協作交流,打破地域空間限制,促進紅色教育資源、政務服務資源流動共享,北京城市副中心先后與河北自貿試驗區(含雄安新區、廊坊臨空經濟區、正定、曹妃甸各片區)、天津市武清區及武清區市場監管局簽訂“區域通辦”協議;與河北省廊坊市政府簽署政務服務“區域通辦”2.0框架協議。在廊坊大廠縣和天津武清區設立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一體化辦事大廳(試點),全國率先實現政務大廳跨域融合,切實解決企業群眾現實難題。

  強化創新驅動,找準數據要素流通“發力點”

  充分發揮京津冀協同“橋頭堡”作用,以支部結對共建為平臺,共同開展黨日活動,促進雙方黨員深入交流,了解異地辦事人共同需求,推進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建立溝通機制,各方定期開展交流,并指定專人負責“跨省通辦”日常聯系、協調和推動工作,同時通過業務互學提升通辦熟練度。打通物流渠道,申請人提交的紙質申報材料、業務屬地部門發放的許可證照,由各地政務大廳統一負責郵寄接收。組建“攜手幫”工作服務群,采取“一對一”或“多對一”的攜手幫模式,讓企業享受異地“本地化”服務。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在河北、天津共16個屬地大廳“跨省通辦”窗口部署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實現北京市和通州區3600余項政務事項、266項便民服務事項,河北2428項、天津545項政務服務事項異地網上辦、馬上辦、就近辦。

  凝聚三地共識,架起為民服務“連心橋”

  通過強化黨建工作和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引導黨員干部切實增強政治擔當、歷史擔當和責任擔當,經過三地政務服務部門的不斷努力和積極探索,積極推行政務互通互辦、深化對接共建共享,進一步提高了政務服務跨省協同水平,塑造了黨員干部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的新形象。自2021年至今,依托北京城市副中心一體化平臺、政務服務便民自助終端等渠道,共查詢辦理“跨省通辦”業務1.4萬余件,2023年,北京城市副中心辦理一系列來自天津武清區的北京市交通委“小客車指標賬號信息變更”業務,一年內共為辦事人節省辦事時間190余小時,有效降低了企業群眾跨地域辦事成本。

  下一步,通州區政務服務管理局將充分發揮機關黨建的政治引領和組織保障作用,厚植政務服務業務領域廣泛、服務資源豐富的職能優勢,持續完善京津冀在要素、產業、平臺等方面的協同創新機制,構建更加便民、利企、高效的政務服務新格局,真正實現三地政務服務合作,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