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構建多層次、多方式的公共服務供給模式,是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效率的有效途徑,是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重要措施。自《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發布以來,安徽各級財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積極穩妥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改革,不斷建立健全政府購買服務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2021年,全省政府購買服務支出總體規??缟?00億元臺階,2023年政府購買服務預算達到了130億元,是2014年的十倍,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建章立制 夯實政府購買服務管理制度基礎

  近年來,安徽逐步建立起以政府購買服務實施意見和規范事項通知為統領,指導性目錄、流程規范、預算管理、政府采購、績效管理等為基礎的“2+6+N”的政策體系,為全省開展政府購買服務提供了制度遵循和實施路徑。

  夯基壘臺,扎實制度“根系”。先后出臺的《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規范政府購買服務有關事項的通知》等文件,明確了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工作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提出了政府購買服務三步走的目標任務,即2014年在部分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先行開展試點,“十二五”末相關配套政策不斷建立和完善,2020年基本建立比較完備的政府購買服務制度體系,為安徽省各地開展政府購買服務提供了總體政策依據和目標方向。

  縱深布局,塑好制度“莖干”。出臺的《關于印發安徽省省本級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的通知》《安徽省政府購買服務績效管理辦法》等文件,明確了30大類121項具體購買內容,構建起項目編審、實施購買、簽訂合同、績效管理、監督檢查、信息公開等6個環節有機統一的規范化流程,初步實現了政府購買服務與政府采購、預算管理、績效評價的有效銜接。

  協同聯動,豐富制度“枝葉”。安徽省財政廳先后會同民政、衛生、人社、文化、住建等省直部門出臺了社會工作服務、醫療衛生、公共就業服務、法律服務、養老服務等多個行業領域專項購買服務實施辦法,對每項購買服務的范圍、購買主體、承接主體、購買程序、購買標準、監督評估、組織保障等作出具體要求。各項制度的出臺基本解決了政府購買服務“買什么”“誰來買”“向誰買”“怎么買”等一系列問題,保障了全省政府購買服務的行為主體和相關活動在一定規則下有序開展,為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制度和政策環境,以及穩步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試點先行 以點帶面推動政府購買服務全面開花

  近年來,安徽按照“先易后難、由點到面、突出重點、穩步推進”的原則,通過省級試點先行、市縣多領域探索、全省加大統籌,分層次分步驟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改革工作。

  省級先行,分步推進。省級層面從選用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社會中介機構,協助省級財政部門開展監督檢查及提供法律咨詢服務等政府履職所需輔助性服務開始試點,逐漸轉向重點維持單位正常運轉的技術服務型領域,對省直機關的物業管理、法律服務、課題研究、招商會展、信息系統運行維護等項目進行梳理歸并,選擇部分較成熟的項目出臺規范辦法,循序漸進地推進該服務領域政府購買服務工作。

  市縣試點,多領域探索。市縣結合本地區社會發展和社會服務實際需要,選擇適合政府購買服務的項目,確定重點推進項目,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試點,不斷積累經驗與做法,逐步擴大政府購買服務范圍。例如,合肥市出臺“1+4”社會服務政策體系,對校園安全保障等17項公益性服務、低保五保等13項福利性服務、社區流動人口等13項便民性服務實施政府購買服務;銅陵市實施19項購買社會服務項目,15個政府職能部門參與,建立了聯絡員、進度月報、督導核查等制度,研究制定了購買服務項目績效考評參考標準;馬鞍山市、安慶市、黃山市分別圍繞市立醫院經費供給、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平安城市監控點建設等開展政府購買服務探索實踐,均取得了一定成效。

  全省統籌,全面推開。省級財政部門對省直部門已列入預算的、適合實施政府購買服務的公共服務領域項目進行梳理,明確若干項重點項目,與部門充分溝通,把養老、教育、就業、醫療衛生、殘疾人服務、農業等民生領域項目,作為全省政府購買服務的重點項目進行推進。2021年,省級財政部門在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出臺后,依據中央本級指導性目錄更新了省本級政府購買服務目錄,并要求全省各級財政部門及省直各部門根據省本級目錄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進一步細化指導性目錄。

  2023年,安徽全省預算安排政府購買服務資金達130億元,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領域不斷拓展延伸,涵蓋了一般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教育、科學技術、文化體育與傳媒、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節能環保、城鄉社區等各個方面。

  機制跟進 形成政府購買服務改革工作合力

  近年來,安徽不斷開展政府購買服務改革,形成了以財政部門為主導,多部門共同發力的格局,建立了橫向縱向及財政內部聯通機制,實現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政府購買服務管理機制。

  橫向協作,多部門共同發力。安徽明確全省政府購買服務工作實行政府統一領導,財政部門牽頭,民政、市場監管以及行業主管部門協同,職能部門履責,監督部門保障。先后聯同民政、衛生、人社、文化、住建、團省委等行業主管部門出臺各行業領域的專項政府購買服務工作實施辦法,指導全省實施政府購買服務。

  縱向聯動,省市縣上下貫通。在試點階段,安徽明確政府購買服務試點工作分5個階段、17條具體任務,并要求各級財政部門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分解落實工作任務,制定試點方案,明確完成時間表,“成熟一個推廣一個”,確保把政府購買服務改革抓出特色、抓出成效。在全面推進階段,由省級財政部門編寫《政府購買服務政策案例匯編》,給各級財政部門提供政策指導及培訓。各級財政部門明確專人負責,定期上報政府購買服務改革進展推進情況。省級財政部門在門戶網站開設“政府購買服務”專欄,公開政府購買服務相關政策法規,推送各市縣典型案例及工作經驗交流。

  內部協同,處室之間深度合作。省級財政部門各處室協同開展政府購買服務預算編審、執行、績效管理、年度總結等工作,明確每個環節審核關注要點;按季度對政府購買服務管理情況進行內部通報;對省直各部門政府購買服務開展情況進行指導監督。此外,在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中增加政府購買服務管理模塊,預算管理執行等相關數據均可在系統中體現,實現政府購買服務過程監督。

  多年探索 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改革成效顯著

  在政府購買服務探索過程中,安徽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進“花錢養人”轉為“花錢辦事”,讓管理方式更加專業,行政成本不斷降低,公共服務水平和質量更加優化,市場主體社會組織得到有效培育。

  發揮市場作用,有效降低行政運行成本。以競爭性購買等方式,擇優選擇專業機構參與政府購買服務,與以往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服務相比,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財政資金投入效益,增強了政府對基本公共服務的保障能力。同時,積極探索建立財政經費與人員編制協調約束機制,增強事業單位改革意識,實現了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

  專業機構參與,全面提升公共服務供給水平。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提供公共服務、參與社會管理。同時,以市場化手段明確進出機制,以合同確定職責分工及績效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支付服務費用。例如,合肥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開展12345熱線整體運行,將現有的24條便民服務熱線并入12345熱線,構建全市統一熱線服務平臺,暢通群眾訴求受理渠道;淮北市創新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模式,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管理,滿足困難老年人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蚌埠市在公租房運營管理方面引入專業房屋租賃管理公司開展運營管理、小區維護維修、租金收繳等工作,通過智慧網絡建立“一戶一房一檔”動態電子檔案,開展精細化服務。

  引入競爭機制,積極培育社會組織發展。安徽通過將購買社會組織服務和培育扶持社會組織有機結合起來,鼓勵社會組織參與承接政府購買服務項目,極大地提升了社會組織規范化、專業化和職業化水平。各類社會組織通過承接基本公共服務,接受政府部門指導監督,既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又提升了自身管理和運營水平,社會認知度和認同度顯著提高,社會組織公信力和活動力進一步提升。據統計,2021年、2022年,采取競爭方式交由社會組織承接的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分別達到2097個、1876個;全省社會組織也從2013年的21703個增加到2023年的38701個,年均增長6.64%。

 ?。ㄗ髡邌挝唬喊不帐∝斦d綜合處)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