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子區不斷加強制度建設,強化職能定位,聚焦企業需求,精準供給服務,筑牢優化營商環境“防火墻”,打造護航企業“法律服務綜合體”,真正當好企業“法治服務員”,助推營商環境新發展。
聚焦制度建設,強化法治保障,
筑牢優化營商環境“防火墻”
一是實行領導班子、政法專員包靠聯系企業制度。領導班子成員、首席政法專員認領包靠企業,按照“主動靠前、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的原則,開展常態化走訪調研,聽取企業意見建議。截至目前,已為企業提供法律服務28場次,收集企業意見建議70余條,幫助企業化解法律風險2起。二是從嚴落實行政執法監督機制。每年對行政執法人員進行不少于60學時的業務培訓,不斷提升行政執法隊伍依法執法能力素質。實行涉企行政檢查報備制度,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行為,減少行政檢查對企業正常經營過度干預。三是大力推行柔性執法。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制定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基準,將“不罰”“輕罰”擴展到更多執法領域,從根本上杜絕“亂執法”現象。2024年以來,全區共不予處罰案件154件,涉及金額18.74萬元,受益主體154個。減輕處罰案件18件,涉及金額86萬元,受益主體18個。四是實行“全流程調解”工作模式。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以“案結事了”為目標, 前置行政調解程序,將行政爭議化解在源頭。前期,成功調處1起某企業與市場監管部門行政處罰爭議案件。
聚焦職能定位,強化主責主業,
打造護航企業“法律服務綜合體”。
一是打造“六位一體”法律服務工作站。深化“一站式”法律服務“再延伸”,在7個街道(發展區)設立便民法律服務工作站,為企業提供調解、公證、復議、仲裁、法律援助、普法教育等非訴法律服務,打造服務企業“半小時法律服務圈”。二是打造企業“法治體檢”升級版。圍繞保障護航企業運營,常態化開展企業“法治體檢”,開展企業“法律明白人”培訓,幫助企業培養法治骨干。今年以來,培訓企業代表140余人,出具企業法治體檢報告103份。三是深化線上平臺推廣應用。依托“濰企通-律師來了”APP手機小程序,推動服務企業從“線下坐堂”到“線上接單”轉變,滿足企業對快速便捷法律服務的需求。一季度,提供“即時接單即時處理”涉企法律服務347人次。
聚焦企業需求,強化精準供給,
當好企業“法治服務員”
一是開展送法入企上門服務。根據企業“點單”需求,組織普法成員單位、法律服務機構開展《民法典》《合同法》等“送法進企業”活動,助力企業法治建設,促進企業合法合規經營。二是開展“以案釋法”活動。在坊子融媒《“坊法”時間》欄目推出企業“以案釋法”法治節目,剖析典型案例,宣傳法律知識,強化企業法治意識,引導企業健康良性發展。三是推動“公證便企”縱深發展。聚焦企業“急難愁盼”,開辟涉企公證“綠色通道”,全面推行涉企公證“一次辦好”,以“保姆式”服務融入企業發展之中,以“公證”之力護航企業發展。四是強化涉企監管對象“軟服務”。簡化涉企社區矯正對象經營性外出請假審批手續,對外出參加商業活動、簽訂合同等特殊情況的社區矯正對象,準予采用電話、微信等方式履行請假程序,社區矯正機構、司法所當日審批,體現執法“溫度”,保障社區矯正對象正常的企業經營行為,保護其合法權益。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