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首個工作日上海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出臺了《上海市堅持對標改革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提出2024年全市優化營商環境五大行動,共28大項150小項任務舉措。為更好地推廣相關營商環境經驗做法,共同提升進步,我們將推送各部門的好做法、好舉措。

  近日,市委金融辦推動本市首批5個“融資服務中心”在靜安、閔行、浦東、徐匯等區行政服務中心和閔行“大零號灣”創新策源功能區掛牌成立。市委金融辦、相關區委、區政府負責同志分別為各融資服務中心揭牌。設立企業融資服務中心,是本市匯聚各方力量,持續優化金融營商環境,共同破解科技型和中小微企業融資瓶頸問題,滿足各類經營主體多樣化融資需求的一次積極探索。融資服務中心將在各區現有“普惠金融顧問線下樞紐”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實平臺、升級功能,持續拓展首貸續貸,切實提升中小微企業“首貸率”,為企業打造“身邊的融資服務中心”。

  “融資服務中心”怎么建?

  “一站式”融資服務。中心將安排銀行、證券、保險、要素市場、股權投資、融資租賃、融資擔保等各類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通過線上或線下的方式入駐,打造集顧問咨詢、首貸續貸、確權融資、知識產權質押、供應鏈金融、保險保障、股權投資、擔保增信、上市服務于一體的綜合型融資服務中心。

  “兩類模式”同步推進。一類是在區行政服務中心開設融資服務專窗,通過實體化的融資服務中心與線上普惠金融服務平臺有機結合,為企業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服務,最大程度地便企利民。一類是在重要產業園區開辟專屬物理空間,引導金融資源下沉至產業園區,圍繞各園區的自身特色,將產業優勢、科技優勢和政策優勢有機結合,讓“金融活水”更有效地觸達實體一線,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三實”協同發力。市委金融辦負責同志強調,融資服務中心一是要做實陣地,引導“銀、證、保、擔、投、租”各類金融機構加強聯動,產生化學反應、放大乘數效應,提供更全面、更高質量的金融服務。二是要聚焦實體,主動貼近企業,掌握企業所急所需、所思所盼,當好企業的“家庭醫生”和“成長伙伴”,提供更有溫度的金融服務。三是要務求實效,找準中小微企業融資的痛點難點,靶向發力,推動各級政府融資扶持政策通過融資服務中心落地落實,真正做到“企業有所呼,金融有所應,服務見實效”。

  在首批融資服務中心先行探索的基礎上,市委金融辦將會同本市相關部門和各區政府,認真總結經驗,打造優秀樣板,抓緊推動服務中心覆蓋全市16個區和重要產業園區,為構建本市廣渠道、多層次、全覆蓋、可持續的融資服務體系貢獻力量。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