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北京市司法局獲悉,《北京市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情況報告》近日對外發布(以下簡稱《報告》)。根據《報告》,北京市2023年通過強化法治政府建設統籌力度、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強化行政權力內外監督等措施,對346件次市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決策議題和以市政府名義簽訂的協議履行合法性審核程序,開展行政調解辦法立法后評估,建成市政府門戶網站“政策兌現專區”,對1980年以來公開發布的3.8萬余份政策性文件進行有效性確認。
《報告》顯示,北京市2023年實施“法治幫扶”等工程,開展“法治體檢”活動,并依托市委黨校、首都高校和市法院系統,構建領導干部依法行政教育培訓體系化平臺。在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方面,北京市健全基層管理體制,開展向街道(鄉鎮)下放行政執法權評估,大力提升全市司法所編制使用率;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健全政務守信踐諾機制,推進政府采購等重點領域政務誠信建設。
2023年,北京市政府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北京市外商投資條例(草案)》等6項法規草案,完成《北京市單位消防安全主體責任規定》等8項政府規章立改廢工作。在加強行政執法規范與效能建設方面,北京市落實輕微違法免罰和初次違法慎罰制度,加強非現場檢查等執法手段創新,并推進“6+4”一體化綜合監管改革,拓展市級試點場景至50個。
同時,北京市推進應急管理制度體系建設,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堅決防范壓減事故的若干措施》等配套制度20項,并建立突發事件先期響應實戰演練機制,建成市、區、街道(鄉鎮)應急志愿者隊伍三級體系。
此外,北京市健全矛盾糾紛行政預防化解體系,開展行政調解辦法立法后評估,并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市政府主動接受人大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主動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工作17項,配合開展法規實施情況執法檢查4項,與市政協圍繞17項議題開展專題協商。
2024年,北京市將優化調整下放街道(鄉鎮)的執法職權,做好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自動駕駛汽車、消防、民辦教育促進、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重點領域、新興領域地方立法,并構建各類調解力量協調聯動的“大調解”工作格局。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