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延安市圍繞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項目、服務產業目標,聚焦“三個突破”持續發力,著力構建“五全”服務體系,全面深化拓展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
一、著力構建企業生產經營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
持續提升企業開辦和注銷便利度,全面清理市場準入壁壘,營造更加便利的市場準入和退出環境。深化水電氣綜合辦理改革,建立水電氣聯合報裝機制,實現“一表申請、一網通辦”。優化辦稅繳費服務,企業年均納稅時間壓減到59個小時以內。加大融資政策支持,充分發揮延安智慧金融服務平臺作用,用活用好“四貸促進”金融服務站,加快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深化不見面開標、遠程異地評標改革,全年不見面開標率不低于60%,遠程異地評標數量同比提高10%。不斷提升政府采購效率,中小企業政府采購合同金額達到政府采購規模的85%以上。深入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完善聯合檢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非現場執法等工作機制,強化勞動力市場服務,加快涉企案件辦理,扎實開展拖欠企業賬款專項治理行動和涉企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專項整治行動,努力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二、著力構建項目建設全過程服務體系
推行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多測合一”改革,提高土地供應效率。持續深化工程建設項目開工許可“一次辦”審批改革,將重大項目環評審批時間壓縮至法定時間一半以上。創新不動產登記服務,全面推行“交地即交證”模式,擴大“標準地”供應,推進項目快速落地、盡早開工、如期建成。
三、著力構建群眾辦事全流程服務體系
制定印發《政務服務質量控制規范》《線上政務服務規范》《線上政務服務大廳建設規范》等市級地方標準,進一步簡化證明事項,在更多領域更大范圍實現“高效辦成一件事”,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推動政務數據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跨系統、跨業務共享利用,持續提高部門信息孤島打通率。優化12345政務服務熱線工單辦理流程,強化對重點難點訴求辦理情況的跟蹤督辦,用好服務群眾周“解憂”工作機制,確保企業群眾訴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四、著力構建產業發展全鏈條服務體系
優化涉企政策服務機制,依托“陜企通”“延企通”平臺,完善涉企政策知識庫,建立健全政策發布、解讀、宣傳機制,促進各類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創新招才引智政策,深化“圣地英才計劃”,全方位引進、培養、用好人才,加快完善教育、醫療、社會保險等公共服務配套,推動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持續查處商標侵權行為和假冒偽劣產品,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犯罪行為,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
五、著力構建優化營商環境全方位服務保障體系
健全完善營商環境“月調度、季點評、年考核”工作機制,推動各項任務落實落細。樹牢“有解思維”,健全“發現問題、整改落實、反饋問效”工作閉環。加大營商環境政策宣傳力度,充分發揮“營商環境體驗官”作用,廣泛聽取各類市場主體意見建議,加快形成全社會參與營商環境建設的良好格局。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