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站式服務是承接服務型政府建設的政府服務供給的主導模式。它包括兩種主要形式,即實體大廳一站式服務和虛擬網站一站式服務。自2000年前后建設以來,行政服務中心和政府網站數量增長迅速。據監察部網站統計,截至2011年底,綜合性行政服務中心數量達到了2912個,已經接近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總量(3223個),30377個鄉鎮(街道)建立了便民服務中心。政府網站發展更快。2015年全國政府網站普查報告顯示,我國開設政府網站達到84094個。據智研數據中心統計,2015年我國電子政務市場規模超過2000億元,復合增長率高于同期GDP增速。在高投入的背景下,一站式服務成效已有所顯現,無論在辦事效率、辦事流程整合以及服務態度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是考慮到公眾的需求和政府服務供給方面的均衡性,一站式服務仍問題重重。
政務服務供需不均衡
基層政府網站合格率和使用率不高。政府網站普查顯示,網站總體合格率為90.8%,其中政府門戶網站的合格率遠高于其他單一職能部門網站。除此之外,基層網站的問題較大。政府網站本應是政府網絡問政,政民溝通的絕佳渠道,但是政府迫于網絡輿論的開放環境壓力,往往謹言慎行,甚至無所表達。整體來看,無論是政府端還是公眾端,在線辦事和在線參與的活躍度都不強。
行政服務中心信息化未完成。因辦公場地有限,行政服務中心不能夠將所有的業務全部集中在內辦理,另涉及權力結構重新配置,它和政府網站之間未能有效整合,進而導致了公共服務供給兩張皮的狀態,而這一問題恰恰需要“互聯網+實體大廳服務”的新理念來解決。另外,網絡一站式并非完全優于實體一站式,網絡一站式發展也不是為了取代實體一站式,兩者相互支撐,互為補充。
當前行政服務中心和政府網站數量龐大、質量不精。以前,公眾并不熟悉在線服務這樣一個新的事物,所以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基礎設施來引領和刺激公眾認同在線服務方式,現在公眾普遍接受了網絡,但是政府在線公共服務供給種類和質量卻滿足不了公眾的需求了。所以須從提高服務供給質量出發,對一站式服務做好供給側改革。改變傳統政務服務所采用的粗放式、模式化和批量化的生產模式,迎來一站式服務倡導的集約式、個性化和多樣化生產模式。
一站式服務是一種“前臺—后臺”服務模式,其中,前臺服務形式應是多元化的,可以讓公眾選擇任何一種形式同政府交互來獲得服務;后臺管理模式應是一體化的,能夠讓公眾通過與政府一次性的接觸便能夠獲得所需的服務。完善一站式公共服務模式,需要從優化前臺服務和改進后臺管理兩個方面入手。
優化前臺服務功能
政府網站內容最大化集成,適當減少網站數量。政府網站不宜過多,過多的網站會加重公眾查詢和獲取信息的負擔;網站應該強調服務的集成性,這是一站式服務的精髓所在。美國就將在線項目集中在聯邦網站上,英國也早在2007年就已經對政府網站進行了瘦身,削減了90%以上的網站??山梃b兩國政府網站管理經驗,控制網站數量,優化網站功能,以方便公眾獲取一站式服務。
優化政府門戶網站的服務功能。目前,政府門戶網站依然是最重要的服務供給渠道。首先,網頁內容應體現對用戶群體的包容性。針對不同的用戶群體應該開發不同的網頁類型,如語言的分類網頁、特殊人群網頁等。其次,以生活事件為服務主題對服務項目進行科學分類。一站式政府門戶網站應最大化地集成針對特定客戶、特定時間的生活活動的公共服務。再次,重視個人網頁的開發利用。個人專屬網頁提供個性化服務,并盡可能將服務集成整合在個人網頁上。
開辟更為靈活的移動政務渠道。移動互聯網正改變著信息獲取途徑和服務供給的內容及方式。我國網民數量龐大且在移動端使用活躍,政府應注重選擇移動互聯入口作為服務終端。例如,當前政務微信公眾號增長迅速,未來移動的服務型政府將在微信平臺上構建。
加快公共信息亭的安置和投放。具有自助服務功能的公共信息亭可直接向客戶提供互動服務,其中包括貨幣支付、公共信息獲取、打印掃描、事項辦理等功能。因為自助服務機具有安置容易、便于尋找(主要設置在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使用方便(盡量采用簡單方便的操作控制界面)等特點,所以,此類服務模式也將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面對不同問題,選取不同服務前臺。目前,服務前臺呈現多元化狀態,既包括實體的政務大廳、有線電話、廣播、電視等傳統平臺,還包括有網絡的公共信息亭、政府網站、移動電話等新媒體,還有微博、微信等自媒體辦事平臺。前臺服務形式的多元化直接帶來了如何對前臺統一協調的困擾。面對既明確又簡單的事情,應優選網站、公共信息亭及自媒體等自助辦事方式;面對明確但復雜的事情,政府網站和行政服務中心是優選的交流途徑;面對模糊但簡單的事情,采用電話、視頻等舊媒體方式溝通更佳;面對既模糊又復雜的事情,面對面交流的行政服務中心是最優的選擇。
增進后臺管理協同性
在一站式服務打造過程中,制度創新先于技術創新或技術創新先于制度創新是比較常見的做法,但兩種做法均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果制度創新先于技術創新,即先推進行政組織重塑和政務流程再造,在此基礎上進行信息化建設。此做法易使政府在前期開展的組織重塑或流程再造因得不到技術創新的支持而進展緩慢甚至徹底失敗,往往成為一種將各職能部門窗口在一個物理場所集中辦理的集中式政府。我國很多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就存在信息化程度不足的問題,從而發展成為“一廳式”政府。只有逐步加快行政服務中心的信息化建設才能夠真正提供一站式服務。
而如果技術創新先于制度創新,即先進行單一部門的信息化建設,然后在制度創新的推動下,實現縱向層級之間和橫向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服務集成。信息化建設中,政府部門沒有顧及技術服務的標準化問題,無法與其他部門互聯互通,于是形成了一個個的信息孤島。這就需要制度創新進一步跟進,通過組織與流程的再造變革,建立層級之間和部門之間的互聯互動,從而實現一體化協同辦理,然而,因為技術標準不能統一,后續制度創新的嘗試在技術的阻礙下變得更加困難。
因此,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應同步進行,在兩者協力推動下實現一站式服務。如若要達到一站式服務的一次性辦理和一體化服務等特征,僅僅依靠前臺窗口的集中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實現服務事項在后臺的整合與集成。以一站式服務對時間的節省為例,信息技術能夠縮短業務流程節點之間的傳輸時間,唯有理順了內部的管理才能使節點間的快捷傳輸真正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