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三大戰略資源。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信息是國家治理的重要依據,要發揮其在這個進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統籌發展電子政務,構建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打通信息壁壘,構建全國信息資源共享體系,更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會態勢、暢通溝通渠道、輔助科學決策。然而社會公眾對信息的認識還非常單薄,與此同時,以大數據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沖擊和重塑當前時代資源觀,帶來一系列的資源管理問題。
 
  國脈數據基因系統針對我國當前大數據建設中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自主設計開發數據管理的體系架構,提供數據元標準化管理、信息資源模板生成、信息資源目錄管理、信息資源模型設計、信息資源關聯分析等重要功能,為信息資源管理帶來革命性變化。
 
  一、從歷史和全局戰略認識信息資源管理
 
  20世紀70年代,以諾伯特·維納(N.Weiner)為首的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小組提出了著名的資源三角形,“沒有物質,什么也不存在;沒有能量,什么也不會發生;沒有信息,任何事物都沒有意義”,物質、能量、信息是共同構成現實世界的三大要素。為什么信息能夠居于如此的并列高位,首先在數量上,信息的量和物質的量是完全可以等量齊觀的,一個原子很小,但是描述一個原子的信息要很多。舉一個直觀的例子,目前桌面終端和用戶終端是億次級,再過幾年就是千億級,存儲和計算能力從G級到T級、P級、Z級,每一個概念的提出都代表一個數量級的增長。再者從質量上看,手機地圖能夠實現導航,支付寶和互聯網金融可以快速發展,波音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飛機制造公司,都離不開背后擁有的信息資源。
 
  然而,這一理論在中國一直沒有得到良好的實踐支撐。從歷史和全局的發展角度看,信息資源管理已經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從文書記錄的傳統管理模式,到依托計算機的技術管理模式,再到目前的信息資源管理模式,下表圍繞核心概念、重要驅動、主要特征、管理內容、組織地位等對不同階段的管理模式做了簡單的對比分析??梢园l現,不同時期的管理模式都是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而出現的,信息作為一種資源,在當時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從其本身所蘊含的價值來看,其作為一種生產要素或經濟要素的價值還遠遠沒有被開發出來,這也就是為什么大多數人還沒有建立起對信息資源應有的認識。
 
表1 信息資源管理的發展歷程

 
  二、從問題和價值導向直面大數據時代信息資源管理難題
 
  數據正在重塑當今時代資源觀。不同于能源和物質具有不可復制性,并且在使用過程中是不斷消耗的過程,信息資源在傳遞和應用的過程中是被不斷賦予新的價值。大數據是數據積累到一定規模后引發的質變,更接近把握信息資源的本質,能夠大范圍地消除信息不對稱的現象,釋放巨大的生產力,促進產業間的跨界、融合和顛覆,提升國家治理水平。數據資源的價值凸顯,數據的多寡、好壞、開發利用能力的強弱已經直接影響到了組織運營和創新服務能力。因此,在看到大數據關鍵技術以及核心技術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的同時,更要正視的是中國大數據發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首先是大數據4V特性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按罅浚╒olume)、多樣(Variety)、快速(Velocity)、價值(Value)”的信息被大量地創造,對信息資源管理在統一標準規范、實時精準管控、深層價值挖掘上帶來巨大挑戰。具體表現在:
 
  ? 大數據引發信息超載問題,近年來數據量呈指數級增長,信息資源呈爆炸式激增,海量數據使得尋找所需的信息如大海撈針般困難,其中非結構化的數據信息達到85%左右,給信息資源統一標準和規范的建立帶來麻煩,使得體量龐大的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信息資源處于無序組織狀態。
 
  ? 大數據沖擊信息發布的權威性,由于數據來源多樣,不同系統間的描述不一,且進入系統后的數據大多沒有經過清洗比對或是清洗的粒度過粗過細導致價值密度較低,加上數據產生過程中的動態性和交互性,使得利用信息驅動決策的成本和復雜性與日俱增。
 
  其次是大數據的價值鏈斷檔。大數據的核心應用價值不在于數據本身,第一個價值鏈應該是解決問題,利用數據驅動管理模式的轉變、營銷模式的創新、IT系統架構的變革等,為政府和企業戰略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但是,大部分政府和企業積累的數據資源并沒有為社會很好地利用,造成極大的社會資源浪費。究其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 傳統粗放式信息資源管理的限制,大量數據信息僅僅是存儲下來,缺少信息的甄別、分類、整合和加工,無法及時有效的對信息資源進行提取、集成和分析,整合度非常低。
 
  ? 對大數據的認知還只留于表面,未對大數據特征以及大數據給信息資源管理帶來的難點沒有形成深度認知,無法有序組織和管理結構復雜、大量、實時、潛在價值高的數據信息,導致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偏低。
 
  ? 缺乏數據治理體系化建設,數據治理尚處于初級階段,大多只是做了簡單的數據質量檢查、數據歸檔、數據安全等分散性的數據處理工作,沒有形成數據治理方法論,數據作為核心資產來運作的理念還未真正形成。
 
  最后是現有體制機制的桎梏。大數據自身屬性特征決定了其和傳統數據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然而在現階段的信息資源管理中,從信息采集到信息運用都遠遠落后于現代化管理的需求,傳統的管理思維仍然禁錮著信息管理的方式。這主要是有內外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 對內是管理機制體質的限制,目前大多數政府或企業基層部門未配置專業的信息人員隊伍,未設立專門的信息資源組織機構,使得信息資源采集出現空白,資源標準不一造成數據和信息不能在部門間及時且完整地傳遞與交流,同時由于組織體制和隊伍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直接導致了信息工作中調研決策等主要職能的偏離。
 
  ? 對外是共享開放生態的呼喚,鮮活的數據才有價值,信息資源管理的創新無法靠政府單打獨斗或是一家公司大包大攬,而是要用“互聯網+”思維,連接起政府、企業、公眾,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和力量,構建基于大數據創新和應用的開放生態,才能在大數據生態下共生共贏。
 
  三、國脈數據基因帶來信息資源革命
 
  革命是指重新建立主體的核心性,首先改變的是基礎,其次是擴大影響范圍,同時影響原有的發展方向或者引起結構的巨大變動,最終顛覆原有的體質機制。就好比一個圓的中心,由于半徑的改變,其位置、大小、周長、作用都發生了改變。國脈數據基因系統通過揭示數據的內在規則,形成數據管理和應用的工具產品,以有效支撐數據開發利用規范管理、共享開放和價值提升的數據生態系統建設,對于信息資源管理來說是一種筑基的革命性改變。
 
 ?。ㄒ唬┲貥嫿ㄔO基礎:信息資源生產機制的顛覆性轉變
 
  優質的數據基因從構建數據標準化開始。大數據的本質、核心和基礎是數據本身,所有的變革、作用和革命性影響都要依賴于信息的數量和質量。要真正充分利用大數據,核心問題是解決非結構數據的結構化。通常有兩條路徑:根據數據本身內涵的結合意義來做,或是根據應用來做,這兩者都需要確定單元和標識,讓數據按照定義的單元和標識進行結構化。
 
  解決數據體系底層核心問題。國脈數據基因系統針對部門間信息源多頭采集,重復采集,數據命名、類型、格式差異,數據定義不一致,技術多樣化等問題,圍繞信息資源采集需求,篩選出各部門共性、關鍵的主數據,建立涉及核心數據的字段池,對字段的命名、格式、長度等屬性進行規范,依托數據元池進行信息資源信息項的編目,實現共性數據元的統一標準規范,使各部門在信息化建設中能夠做到有章可循、標準統一,避免出現信息混亂、數據孤島等現象,從底層上解決問題。其中,數據元標準以業務數據為出發點,經過詳細的數據調研、訪談、設計、評審等嚴格的標準定義流程。
 
  提供全生命周期數據標準服務。國脈數據基因系統為信息資源從采集、存儲、使用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標準化服務,可持續維護的策略避免數據標準停留在初始定義的狀態下。當業務發生變化時或各部門、各應用系統中出現相同的、近義的數據字段,通過分析其頻率、數據定義及數據相互之間關系(數據來源、數據流向等),同步修正或完善數據標準,輔助數據質量問題分析。
 
 ?。ǘU大影響范圍:信息資源管理能級的實力躍升
 
  數據信息逐漸成為重要戰略性資源,擁有的數據信息越多,能夠挖掘分析獲取的潛在價值就越豐富,信息化建設投資回報率就越大。在這過程中,需要把關好內外部數據的采集、管理、分析和應用過程,才能落到實處。
 
  全面規范數據來源。國脈數據基因系統提供資源庫模型設計功能,為基礎數據庫、主題庫建設提供支撐,實現自主設計城市資源庫結構、信息資源關聯、庫結構的展示及導出,重點是對核心數據提供數據模型實體、屬性及其關系,對城市或企業運營管理和管理過程中涉及到的業務概念和邏輯規則進行統一定義,構建單一、準確、權威的數據來源。
 
  提升信息資源管理能級。國脈數據基因系統提供目錄管理功能,按照分類規范、數據元標準、元數據標準,對元數據、數據元、信息資源、業務信息進行動態化管理,實現信息資源管理的動態化、精準化、全面化、賬目化,能清晰、動態、直觀的掌握城市數據資源全局情況。圍繞信息資源業務及相應的軟硬件,構建城市信息資產清單,定位業務—信息資源—應用系統—服務器—機房(云)。同時結合信息資源,提供梳理服務、標準規范制定、績效考核指標設計等系列咨詢服務,全面助力資源管理能級的提升。
 
 ?。ㄈ└淖儼l展方向:從信息集成者到資源價值挖掘者
 
  傳統信息體系以網絡和系統為主,關注點集中在流程和業務邏輯再造。新型信息體系更關注數據流動性和數據價值利用,遵從信息流動的內在邏輯,提升數據采集和加工能力,發揮數據最大價值。依托國脈數據系統,數據管理機構的職責將不再是單純的數據采集者,而是信息資源價值的挖掘者。
 
  顯著提高工作效率。國脈數據基因系統提供智能化配置服務,根據實際需求,可自定義設計數據元、信息資源的目錄元數據,自配置相關選擇字段的字典,同時提供相關基礎庫、主題的模型設計功能,實現不同應用場景下,通過信息資源的組合構建應用模型,圍繞構建的模型可以實現快速構建應用系統數據表結構設計,實現不同場景下新應用服務,進一步深化對信息資源的使用,提高部門的工作效率,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
 
  及時轉化和發現價值等級。國脈數據基因系統提供數據元的頻率分析、同義詞分析、關聯分析等功能,頻率分析統計某個數據元的各個部門、信息資源使用頻率,分析數據元之間同類項之間關系,同時對部門、信息資源數據元之間的關聯進行分析,有助于提高部門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從而及時將信息資源本身含有的價值轉化,或是通過提高部門的預測和決策能力,形成成熟的大數據解決方案,挖掘產生新的價值。
 
 ?。ㄋ模┢票隗w制機制:大數據時代信息資源管理機構的自我顛覆
 
  大數據帶來了信息資源管理的新工具,信息資源管理機構作為主導者更應該高度重視,打破長期以來內部的條塊分割,轉變和創新服務理念,加強信息資源管理的統籌規劃和協調推進,同時認識到僅依靠單方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要逐步建立新的信息資源管理體制,采取一種漸進模式,實現信息資源從內部封閉式管理到社會化運作的轉型,達到信息資源配置的最優化。
 
  促進信息資源開放共享。國脈數據基因系統通過全面梳理城市或企業信息資源,實現信息資源的清單化管理,搭建起用戶與系統、系統與業務、系統與系統之間信息溝通的橋梁,有助于解決數據權屬問題,避免各部門“扯皮”,實現各部門能快速清晰掌握整個城市或企業的信息資源情況,為實現信息資源的交換共享開放提供支撐。
 
  創新共生共贏合作生態?;趪}多年來對政府、大型企業的咨詢研究,國脈數據基因系統積累了大量(國家、地方、企業標準等)和自定義標準,匯聚了大量的通用的行業數據知識,以及信息資源模板,并對其進行標準化的管理。通過直接制作、導入、生成,以直接沿用或是自定義修改的方式對模板進行選擇性的編目,達到信息資源快速梳理、信息資源體系快速架構的目標,也為標準的權威性、代碼的收集、行業的經驗提供了有效參考。

      作者:國脈研究員 朱嬌娜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