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1日,“2017第二屆政務大數據發展與合作研討會暨數據母體產品發布會”在北京梅地亞中心召開,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北京國脈互聯信息顧問有限公司、成都清數科技有限公司主辦,國脈海洋信息發展有限公司、清華大數據產業聯合會協辦,浙江蟠桃會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承辦,匯聚了包括各省市信息化和大數據主管部門領導、國內大數據專家、業界知名企業代表及行業主流媒體代表等共計約300位來賓,得到了業內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會議現場」

「本次會議主持人:國脈互聯總經理鄭愛軍」
清華大數據產業聯合會秘書長王霞應邀出席并致辭,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汪玉凱,國家信息中心公共技術服務部發展規劃處處長王曉冬,國脈集團董事長、首席研究員楊冰之,清數科技創始人、董事長趙勇,中國智慧城市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劉志剛,國脈海洋副總經理王路燕,達夢數據有限公司董事長馮玉才分別發表主題演講,多種角度的深刻解讀帶給大家許多政務大數據發展層面的啟發。

「清華大數據產業聯合會秘書長王霞」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汪玉凱在《大數據戰略與政府治理》主題演講中提到,當前,數據整合的趨勢愈發明顯,大數據應用的領域在不斷的擴散,圍繞大數據應用的創新持續活躍,他認為,國脈集團研發的數據基因,其價值恰恰就是在整合數據方面提供了新的手段,通過這樣一個數據基因系統能夠快速有效地進行整合,使系統數據能夠產生更大價值。另外,他指出,大數據戰略與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布局,為智慧政府建設提供了新的契機,不過,在大數據戰略實施過程中也存在傳統治理思維、科層結構、部門利益、數據開放共享法律政策環境未形成等障礙,而要加以克服,就需要發揮政府和市場兩種力量:(1)政府層面:要以兩個“全國”引領,注重大數據戰略實施的頂層設計,重點在社會治理、公共服務、市場監管、宏觀調控等領域深度應用,加大政府自身變革力度,促使政務數據“雙開放”;(2)市場層面:借助市場力量整合各類數據資源,進一步激活社會創造力,深入開發利用各類數據資源,一市場為紐帶,佩瑜大數據產業生態鏈。

「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汪玉凱」
國家信息中心公共技術服務部發展規劃處處長王曉冬指出,我國是數據大國,但還不是數據強國,數據體系化程度低和核心技術程度低是兩大核心問題。數據資源分為互聯網數據、平臺型數據和政務數據,他認為,政務數據是真正的石油,因為互聯網數據難獲取,而平臺型數據難拿到,只有政務數據會因為它的公益屬性向社會有序開放。國家目前高度重視大數據的發展,并已上升之國家戰略層面,我們要共同建立管理的新格局,在“政府+市場”上,數據中心、政務云采用外包服務模式,發揮市場、技術、人才、資金的優勢開展建設,在“平臺+系統”上,大平臺+小系統,政府信息化需要向互聯網學習。

「國家信息中心公共技術服務部發展規劃處處長王曉冬」
國脈集團董事長、首席研究員楊冰之發表了名為《數據基因與政務大數據發展淺見》的主題演講,他認為,數據治理正在成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涵和組織競爭新優勢;當前數據中心建設存在系統龐雜、數據混雜、體量巨大、需求多樣、網絡復雜的情況,而數據治理存在量少、規范亂、質差、流動死、信息碎片化問題,亟待建立規范統一、運行高效、服務有利、保障到位的信息體系;重構信息體系,要關注數據流動性和數據價值利用,而數據基因,就是為重塑信息體系而生,由國脈集團研發的政務大數據基因系統,是實現數據跨系統共享交換、創新應用的底層邏輯和關鍵規則體系,是解決(大)數據混雜、提升數據質量、促進數據創新應用的前提,也是集成信息資源目錄體系、交換體系和開放體系三合一的管理平臺,為優化政務數據體系、探索數據關系、驅動數據服務奠定基礎。

「國脈集團董事長楊冰之」
清數科技創始人、董事長趙勇建議,在我國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中,盡快建立符合國情的數據理論體系,樹立以數據為核心的思想,讓軟硬件圍繞數據來服務,推動在內容、應用和安全等方面的產權自主和服務創新進程,順應中國信息化產業發展現狀與變革。另外,他指出,智慧城市設計要遵循頂層化、前置化、市場化和集約化,智慧城市建設要眾包(博采眾長)、融合(合作共贏)、開放(多方合作)。此外,他認為,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是新一帶信息技術四駕馬車,其中大數據是智慧城市的“大腦”。

「清數科技創始人、董事長趙勇」
中國智慧城市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劉志剛指出,我國目前的國情是城市建設告訴發展,但是城市管理卻跟不上;智慧城市大數據應用的規劃要素包括匹配、均衡和協同,建設智慧城市,要發展生態經濟與新型產業、加強電子政務與城市管理、服務社會民生與模式轉型。最后,他也指出,無論是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慧城市,他們都將服務于應用,且正在形成全球龐大的新型服務產業,這已是新一輪經濟發展不可阻擋的潮流。

「中國智慧城市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劉志剛」
國脈海洋副總經理王路燕在分享《政務大數據基因系統構建》時提到,數據資源建設在信息系統中占據著核心角色,當前,政府各類應用系統林立,形成了一個個“信息孤島”,在“數據整合”方面需求急切,但實施困難。關于數據基因,她介紹道,它是基于數據元的標準化編碼上可實現數據自由編輯、抽取、復制和關聯應用的信息技術體系,是實現數據跨系統共享交換、創新應用的底層邏輯和信息規則;國脈政務大數據基因系統可多種服務,包括模塊化、資產化、標準化、模型化和智能化服務,對于客戶來說,其價值體現在:輔助數據質量問題分析、實現系統和數據分離、輔助數據標準落地、建立數據資產地圖、快速建立信息資源體系。

「國脈海洋副總經理王路燕」
達夢數據有限公司董事長馮玉才指出,隨著各行各業進入大數據時代,數據呈幾何級增長、數據類型復雜化以及信息孤島,傳統IT架構已經無法適應,要實現大數據的整合與共享,需要建立共享交換平臺。2014年,習總書記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第一次明確地將社會安全納入到國家安全體系中,并賦予社會安全“保障”國家整體安全的重要職能,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社會安全問題呈現出復雜化趨勢,對社會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同時,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也為構建更加有效的社會安全體系帶來了新助力,構建大數據安全平臺,要確保五個安全:物理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信息安全和系統安全。

「達夢數據有限公司董事長馮玉才」
研討會期間,國脈集團總經理鄭愛軍現場發布了“數據母體·城市大數據一體化解決方案”,為本次會議一大亮點;國脈海洋副總經理王路燕進行了“大數據應用一體化解決方案實操演示”的案例分享,海量數據戰略客戶部副總經理施瑩分享了《敏感數據保護——電子政務建設中的漏網之魚》。

「海量數據戰略客戶部副總經理施瑩」
與會專家和代表認為,步入互聯網時代,大數據建設在國家管理和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數據中心建設已迎來全新發展局面,數據標準化、一體化、可視化、開放共享成為趨勢,除政府推動外,更需要借力市場、借力技術、借力各行各業的共同努力。數據時代亟待對數據進行一體化管理,由國脈集團聯合成都清數科技率先推出的“數據母體·城市大數據一體化解決方案”,從數據原始形成、標準存儲、交換共享、數據沉淀、應用分析到揭示規律、預測未來、孕育新的生命體,形成完整的城市大數據治理與管理體系,是支撐城市大數據中心建設、構建城市數據生態的有力工具,對深化大數據應用和推進國家大數據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國脈集團總經理鄭愛軍:現場發布“數據母體”」

與會各方除就“政務大數據發展”展開了深入探討和分享交流外,會議還舉行了現場互動交流、“戰略合作簽約”儀式等,多層面提升了大數據方面的對話和合作。其中,參與互動現場答疑的嘉賓有:國脈集團董事長楊冰之、清數科技董事長趙勇、中國智慧城市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劉志剛。

「圓桌互動/左:國脈集團董事長楊冰之;右:清數科技董事長趙勇」

「現場答疑:中國智慧城市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劉志剛」

「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據悉,會上共有8家單位與國脈海洋信息發展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包括軟通動力信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思創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天神舟智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海量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智慧星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北科維拓科技有限公司、美通云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武漢達夢數據庫有限公司。根據協議,簽約單位將強強聯手、共謀發展,在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大數據項目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助力“全國一體化的國家大數據中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