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推動信息技術在旅游各領域的創新應用,《“十三五”全國旅游信息化規劃》提出到2020年旅游信息化發展目標,即信息服務集成化、市場營銷精準化、產業運行數據化、行業管理職能化,并明確了旅游信息化的4大具體量化目標,同時提出10個主攻方向、9大重點工程。
信息化建設開創旅游業發展的新局面
大數據時代,旅游業對信息化建設有著迫切的需求。從當前消費者的需求來看,旅游者希望通過一個窗口獲取旅游過程中所涉及的食、宿、行、游、購、娛等各種服務,這種一站式的消費訴求要求旅游企業(旅行社、賓館、旅游景點等)提供綜合性服務,這也是現代旅游業發展的趨勢,而這種綜合性服務必須依靠強大的信息網絡來支撐。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營銷和管理水平,為旅游者提供一條龍式的綜合化服務,是當前旅游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出路;從內部來看,旅游企業需要建立起暢通的內部網絡,應用各種數據處理軟件把不同的旅游需求信息進行分類處理,這樣才能提高運營的效率;對于外部來說,旅游企業需要將產業鏈各方(旅行社、賓館飯店、大商場、旅游景點等)的信息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銜接、共享,才能更及時、便捷地為旅行者提供滿足他們需求的服務,才能形成規?;瘍瀯?。因此,旅游企業的內外部都需要有強大的信息網絡支撐,才能使信息及時、快速地傳輸,才能為旅游者提供滿意的綜合化服務。
旅游業通過與信息化的融合,旅游信息傳遞和流通成為溝通旅游者、旅游資源供給者和旅游代理商的重要方式。旅游網站由向游客提供簡單的旅游景點介紹、信息查詢、在線訂票訂房服務提升到能提供個性化旅游產品、輔助自助旅游服務等諸多智能服務上。例如,旅行社的咨詢服務功能將被互聯網的自動查詢功能所替代。移動電子商務將成為主流,從而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全方位的網絡營銷。
旅游信息化建設的現狀與不足
我國旅游業信息化建設起步于二十世紀80年代,到現在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旅游在線服務市場初具規模,全覆蓋式旅游宣傳營銷格局基本形成,旅游電子政務穩步推進,旅游信息化對旅游業支撐作用明顯增強。但是我國旅游信息化總體水平與發達國家的水平相差近20年,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
1.我國旅游業信息化發展滯后于旅游業的整體發展需要,旅游信息沒有形成完整的數據庫和網絡體系,存在旅游信息資源零散、共享差、流通不暢,重硬件、輕軟件等問題。
2.旅游企業和管理部門離自動化、智能化還有很大的距離。主要是整體水平不高,東西部發展不均衡。目前,我國仍然有2/3的省市旅游局信息系統相當薄弱,雖然東南部發達城市的旅游信息系統建設已初見成效,但擁有豐富旅游資源的西部地區的旅游信息化建設還處于未啟動狀態,達不到旅游信息傳遞及時、快速、準確、全面的要求。這種狀況嚴重阻礙了西部旅游國際化發展戰略的實施。
3.基礎設施應用差,網上信息更新較慢,很多旅游景點沒有自己獨立的域名,只是在各類網站上鏈接了幾個網頁,旅游者無法及時獲悉景點的新動向,無法與景區在網上交流。
4.個性化定制服務能力弱。根據旅游者的特點和需求組合定制旅游產品,提供個性化旅游線路等方面做得好的旅游網站較少。
加快旅游業信息化建設的對策性建議
我國旅游業亟須運用信息技術提升其競爭能力,才能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否則,我國旅游業將在全面開放、外國資本全面涌入后面臨更為沉重的壓力。
——建立地理信息系統 。通過建立地理信息系統給旅游管理信息系統的進一步開發建立了發展基礎,并能夠提供及時準確的統計圖表和數據分析的結果,還可以制作一系列精美的專題地圖,方便進行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
——重視數據庫建設。全面、豐富、及時更新的數據庫是實現信息共享、實現旅游管理信息化的關鍵。旅游管理信息的主要內容包括地圖數據庫和圖形數據庫,旅游交通圖,地圖,旅游企業,旅游景點(區)地圖,旅游服務設施的地圖,旅游景點(區)的數據庫,旅游企業數據庫,接收設施數據庫,旅游資源數據庫,旅游產品數據庫,旅游市場數據庫,旅游研究和咨詢公司數據庫,旅游人才數據庫,數據庫等旅游教育。
——加強信息資源管理與主導地位。旅游管理信息的及時性與具體變化很快,需要國家或地方旅游主管部門及時溝通,定期收集,并通過通信和網絡手段及時更新。信息質量控制是特別重要的,商務或旅游信息管理部門應檢查信息控制的準確性,使信息達到準確、規范和共享。國家旅游局要制定統一的標準,推薦標準的硬件和軟件,以利于各地、各級系統之間的交流和相互聯網。
——重視旅游業管理信息的軟硬件建設。國家和省級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應建立信息網絡中心和旅游信息網絡,并逐漸完善旅游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制定和實施旅游信息系統管理者的知識和技能培訓計劃,提高各級管理人員旅游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時要不斷加強信息網絡的安全性,建立一個安全、嚴密、可靠的個人信用卡和電子貨幣支付系統,使旅游消費者真正感受到電子支付高效、便捷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