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現將"富民強省十大行動計劃"之《政府"兩強三提高"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2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18年4月28日
?。ù思_發布)
政府"兩強三提高"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2年)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推動新一屆省政府更好地履職盡責,結合我省政府自身建設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決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堅定不移沿著"八八戰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按照現代化經濟體系和現代政府建設要求,聚焦"強謀劃、強執行,提高行政質量、效率和政府公信力"(以下簡稱"兩強三提高"),加強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職能,全方位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高水平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保障。
?。ǘ┛傮w目標。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聚力高質量競爭力現代化,以"兩強三提高"為目標,深入推進政府自身建設,力爭到2022年,基本建立機構設置科學、職能定位準確、運行高效透明的現代政府,基本建立科學的指標體系、完備的工作體系、協同的政策體系、精準的評價體系,政府職能轉變和治理數字化轉型基本完成,行政質量和效率、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明顯提升,政務環境、營商環境和社會環境進一步優化,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ㄈ┗驹瓌t。
---堅持目標引領。以建設現代政府為方向,錨定"兩強三提高"目標,把強謀劃、強執行作為政府工作的生命線,把提高行政質量作為核心任務,把提高行政效率作為關鍵環節,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為根本遵循,持之以恒推進政府自身建設。
---堅持問題導向。把解決問題作為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的重要抓手,找準薄弱環節和關鍵短板,針對謀劃能力不足、執行力不強、行政效能不高、公信力有待提升、政府數字化轉型亟待提速等突出問題,制定針對性、操作性和實效性強的解決方案。
---堅持系統推進。圍繞"兩強三提高"目標任務,強化頂層設計和制度構架,優化組織結構和資源配置,加強縱向聯動和橫向協作,加快構建符合現代政府治理要求的指標體系、工作體系、政策體系和評價體系,持續深化政府自身建設。
---堅持持續改進。樹立創新理念和改革思維,破除思維定勢和路徑依賴,積極開展一批改革試點,總結提煉最佳實踐案例,將成熟模式和經驗在全省復制推廣,形成改革試點-總結提煉-復制推廣-新改革試點的閉環機制,不斷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二、主要任務
?。ㄒ唬┐罅嵤┱到y黨的建設工程。
1.加強政治建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五個過硬",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緊跟核心,堅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各項決策部署。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認真落實民主集中制。(各市、縣〔市、區〕政府黨組,省政府各部門黨委〔黨組〕)
2.加強思想建設。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高質量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大力弘揚紅船精神。認真實施《中國共產黨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規則》。(各市、縣〔市、區〕政府黨組,省政府各部門黨委〔黨組〕)
3.加強組織建設。認真落實《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試行)》,嚴格執行政府黨組工作規則。嚴格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政府各部門黨委(黨組)加強對機關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指導,推動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全覆蓋。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從嚴教育管理監督黨員。全面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各市、縣〔市、區〕政府黨組,省政府各部門黨委〔黨組〕)
4.加強作風建設。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和我省"36條辦法"。持續改進工作作風。深入整治"四風"難題,嚴把辦文辦會關,2018年起各級政府文件、會議數量和會議經費原則上不得增加。完善領導干部聯系群眾和基層制度。廣泛開展大調研活動,提高調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各市、縣〔市、區〕政府黨組,省政府各部門黨委〔黨組〕)
5.加強紀律建設。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支持派駐紀檢監察機構監督執紀問責。認真執行"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述職述廉制度、領導干部個人事項報告和抽查核實制度等規定。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單位、重點崗位的廉政風險管控,做到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各市、縣〔市、區〕政府黨組,省政府各部門黨委〔黨組〕)
?。ǘ┐罅嵤┬姓Q策能力提升工程。
1.建立科學謀劃體系。圍繞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等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決策部署進行系統謀劃,全面對標國際一流和國內先進,全方位構建省級各部門、各級政府、各高校院所等協同研究機制,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研究,加強重大戰略、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舉措的深度研究,提高科學謀劃的前瞻性和精準度。省級各部門、各級政府每年確定10個左右重點課題,切實將課題成果轉化為政策或工作舉措。(責任單位:省政府研究室,各市、縣〔市、區〕政府)
2.充分發揮高端智庫決策咨詢作用。按照前瞻性、戰略性、科學性、獨立性要求,開展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完善智庫服務行政決策機制。根據重大決策需求確定選題,加強與高端智庫協同研究,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責任單位:省政府研究室,各市、縣〔市、區〕政府)
3.健全行政決策機制。開展重大行政決策目錄化管理。完善行政決策程序,重大行政決策應依法履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程序。建立健全決策問責和糾錯制度。研究制訂重大行政決策出臺前向本級人大報告制度,重視研究政協專題協商意見。(責任單位:省法制辦,各市、縣〔市、區〕政府)
4.建立第三方評估制度。制訂重大行政決策執行情況第三方評估實施辦法。制訂年度重大行政決策第三方評估計劃,對重大行政決策執行情況進行客觀、公正、獨立的第三方評估。建立評估結果反饋整改、二次評估、結果運用監督等機制。(責任單位:省法制辦,各市、縣〔市、區〕政府)
?。ㄈ┐罅嵤┱畧绦辛μ嵘こ?。
1.健全政府績效考核評價制度。以省政府部門和設區市政府為對象,建立以"兩強三提高"為導向的政府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加強專項考核整合,突出公眾滿意度評價,強化考核評價結果運用,建立通暢、高效、系統的評價反饋機制,推動政府工作不斷創新。(責任單位:省政府辦公廳,各市、縣〔市、區〕政府)
2.實行重點工作清單管理。推行重點工作清單制度,明確每項重點工作的任務表、時間表、責任表。實行重點工作"執行臺賬"管理,健全"清單+臺賬+考評"制度體系,實現年初有清單、年中有督查、年末有考評、全年有臺賬的閉環管理。(責任單位:省政府各部門,各市、縣〔市、區〕政府)
3.改進政務督查工作。加強督查工作統籌,整合督查項目,提高督查效率,建立健全有清單、有督查、有考評、有激勵、有問責"五位一體"的大督查工作體系。(責任單位:省政府辦公廳,省級有關部門)
4.健全行政問責工作機制。結合我省監察體制改革實際,加強行政問責規范化制度化建設,重點懲治庸政懶政怠政行為。(責任單位:各市、縣〔市、區〕政府)
5.完善改革創新容錯免責機制。制訂改革創新容錯免責實施細則,建立容錯免責案例庫。(責任單位:各市、縣〔市、區〕政府)
?。ㄋ模┐罅嵤┬姓|量提升工程。
1.改革機構設置。落實黨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策部署,在省委統一領導下,以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方向,調整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理順政府部門間和部門內設機構間的職能分工,破解部門職責交叉和分散問題,研究改革部門內設機構設置。加快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強化機構編制管理剛性約束。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加強和完善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職能。(責任單位:省編辦,各市、縣〔市、區〕政府)
2.規范行政權力。動態調整權力清單,優化行政權力運行流程,推進政務服務無差別全科受理和"一網通辦"。全面推廣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加快推行企業對標競價"標準地"制度。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構建事前管標準、事中管達標、事后管信用的監管體系。(責任單位:省編辦、省發展改革委、省法制辦和其他省級部門,各市、縣〔市、區〕政府)
3.加強制度供給。聚焦高質量競爭力現代化,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牽引,以"一帶一路"為統領,以創新為第一動力,圍繞富民強省十大行動計劃實施、打贏三大攻堅戰、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鄉村振興戰略、數字經濟發展、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等重大任務,高質量制定戰略、規劃、規章、政策等。(責任單位:省級有關部門,各市、縣〔市、區〕政府)
4.健全政務標準。開展政務服務標準化試點,制訂重點領域政務標準清單。完善"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標準。加強政務服務領域的標準制(修)訂。每年開展一批政務服務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責任單位:省質監局、省編辦、省發展改革委,各市、縣〔市、區〕政府)
5.推廣移動政務。開展行政效能革命,加強政務流程優化再造,推進移動政務試點,全面推廣政務釘釘,2018年底實現政務釘釘全覆蓋。(責任單位:省級有關部門,各市、縣〔市、區〕政府)
?。ㄎ澹┐罅嵤┮婪ㄐ姓芰μ嵘こ?。
1.改進政府立法工作??茖W編制立法工作計劃,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工作。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實行政府規章和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定期對政府規章和行政規范性文件進行清理。拓寬社會各方有序參與政府立法工作的途徑,健全公眾意見采納情況反饋機制。(責任單位:省法制辦,各市、縣〔市、區〕政府)
2.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減少執法層級,推動執法力量下沉,充實基層一線執法力量。全面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健全聯合執法統籌協調機制,統籌配置行政處罰職能和執法資源,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建立全省統一的行政執法監管系統,完善網上執法辦案機制。(責任單位:省編辦、省建設廳、省法制辦,各市、縣〔市、區〕政府)
3.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制訂行政執法人員行為規范和基本準則。健全行政執法裁量權基準制度。完善行政執法程序,落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開展執法監督規范化建設試點。嚴格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追究制,加強對執法監管不作為、亂作為、失職瀆職等違紀違法行為的責任倒查追究。研究制定盡職免責的容錯機制。(責任單位:省法制辦,省級主要執法部門,各市、縣〔市、區〕政府)
4.依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加快推進行政復議體制改革。開展行政復議工作機制創新試點。依法落實行政應訴職責,強化敗訴案件分析研判和問題整改。健全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訴訟等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的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責任單位:省法制辦、省編辦、省司法廳,各市、縣〔市、區〕政府)
5.加強依法行政保障。深入貫徹憲法修正案,增強憲法法律意識,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制度。落實普法責任制。加強縣(市、區)、鄉鎮(街道)法治工作力量。健全政府與法院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依法執行法院生效裁判。加強法治政府建設考核評價結果運用。(責任單位:省法制辦、省司法廳,各市、縣〔市、區〕政府)
?。┐罅嵤┕卜漳芰μ嵘こ?。
1.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完善浙江政務服務網,推進"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文化"等,促使各領域公共服務全面上線,打造"掌上辦事之省"。統一線上和線下公共服務標準,推動網絡平臺與實體大廳無縫對接,建立線上線下緊密銜接的公共服務體系,促進民生網、服務網、平安網"三網"全覆蓋。(責任單位:省級有關部門)
2.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標準化。加快義務教育、社會保障、公共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規劃、政策、投入、項目等統籌銜接。開展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示范。啟動編制重點領域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0年底前建成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完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指導性目錄及標準。(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質監局,各市、縣〔市、區〕政府)
3.優化營商環境。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改革試點。主動對標全球營商環境最佳國家或地區,著力打造法治化、國際化、現代化營商環境。探索建立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編辦、省經信委、省工商局、省司法廳、省法制辦)
?。ㄆ撸┐罅嵤┱當底只D型工程。
1.加快建設"大系統、大數據、大平臺"。按照"全打通、全歸集、全共享、全對接、全統一、全覆蓋、全聯通、全在線"要求,推進跨部門、跨層級、跨領域信息互聯互通,打破信息孤島,加快建設省大數據中心。大力推動部門業務專網向省電子政務網整合,完善公共數據資源目錄,推動公共數據向省大數據中心歸集。構建省公共數據開放平臺,落實數據開放和維護責任,推動公共數據向社會開放。(責任單位:省數據管理中心、省編辦等省級單位,各市、縣〔市、區〕政府)
2.爭創政府數字化轉型試點省。編制政府數字化轉型信息系統工程規劃,啟動實施政府大數據應用示范工程,開展政府數字化轉型試點。建立大數據監測分析平臺和大數據決策輔助系統,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對經濟運行、信用建設、市場監管、安全生產等進行實時監測,為政府科學決策和精準治理提供依據。以政府數字化轉型為先導,撬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全面推進審批服務、執法監管、社會管理、城市管理、安全管控、智慧辦公等數字化協同工程建設。(責任單位:省政府辦公廳,省級有關部門,各市、縣〔市、區〕政府)
3.建立健全數據標準和安全制度。開展公共數據管理試點,出臺公共數據管理規范。制訂公共數據采集歸集、開放共享、安全保密、運維管理、權屬責任等標準。嚴格落實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加強政府網站安全防護。(責任單位:省數據管理中心、省公安廳、省質監局、省通信管理局,各市、縣〔市、區〕政府)
4.改革政務數據管理服務體制。結合政府機構改革,進一步整合現有組織機構、人員編制等資源,組建數據資源管理機構,統籌全省數據資源管理,促進公共數據整合共享和開放利用。(責任單位:省編辦、省數據管理中心)
?。ò耍┐罅嵤┗鶎诱C合治理能力提升工程。
1.深化"基層治理四平臺"建設。落實鄉鎮(街道)四個平臺建設工作導則。全面建立鄉鎮(街道)綜合信息指揮室。2022年底前,建立鄉鎮(街道)全面覆蓋、功能集成、互聯互通、運行協同的基層治理體系。(責任單位:省編辦、省綜治辦、省政府辦公廳和其他省級部門,各市、縣〔市、區〕政府)
2.深化鄉鎮(街道)綜合管理體制改革。制訂鄉級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目錄,明確不同類型鄉鎮(街道)的功能定位,加快職能從重招商向重服務轉變。開展鄉鎮(街道)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責任單位:省編辦、省綜治辦、省財政廳、省人力社保廳、省法制辦,各市、縣〔市、區〕政府)
?。ň牛┐罅嵤┱帕μ嵘こ?。
1.全面推進政務公開。開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2022年全面實現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立健全政務信息發布和政策解讀機制,大力推進政務新媒體集群建設。健全社情民意收集、研判和回應機制。(責任單位:省政府辦公廳、省質監局、省新聞辦,各市、縣〔市、區〕政府)
2.建立健全守信踐諾機制。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目標任務和民生實事為守信踐諾主要內容,健全承諾履行情況主動報告、客觀評價、社會監督制度,建立政府信用評價體系。完善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加強重點領域政務誠信建設,在債務融資、政府采購、招標投標等市場領域嚴格履行約定義務。(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各市、縣〔市、區〕政府)
3.建立健全失信懲戒機制。依托信用浙江網等渠道歸集政務失信記錄,依法依規向社會公開。加大對政府失信行為的懲處和曝光力度。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政務失信易發多發領域進行專項整治。推動信用信息產品化,拓展信用產品運用范圍。(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人力社保廳,各市、縣〔市、區〕政府)
4.健全政務誠信監督體系。實施政務誠信考核評價,加強考評結果運用。完善全省統一政務咨詢投訴舉報平臺。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政務誠信評價評級。(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信訪局、省數據管理中心,各市、縣〔市、區〕政府)
?。ㄊ┐罅嵤┕珓諉T素質能力提升工程。
1.加快建設學習型機關和學習型政府。認真落實政府學習
會制度,把深度學習作為終身本領,把團隊學習作為看家本領,全面建立團隊學習機制,加快建設學習型機關和學習型政府。大力開展政府系統分層分類培訓。注重工作方式方法培訓,推動政府工作規范化、定量化和體系化。加強公務員跨地區跨部門交流。加強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責任單位:省人力社保廳、省公務員局)
2.深化公務員分類改革。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積極推進綜合管理類、行政執法類、專業技術類公務員分類改革,實施職務和職級并行制度。研究制訂聘任制公務員管理實施辦法。加強對基層公務員的關心愛護。(責任單位:省人力社保廳、省公務員局)
3.改進公務員選錄工作。落實公務員考錄改革舉措,推進公務員分級分類考錄,進一步提高公務員錄用面試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水平。開展省市兩級機關面向基層公務員公開遴選、選調工作,形成面向基層、擇優選拔、頻次合理的常態化機制。繼續開展鄉鎮(街道)機關面向優秀村(社區)干部考錄公務員工作。(責任單位:省人力社保廳、省公務員局)
4.健全公務員考核獎懲機制。完善公務員考核評價機制,開展公務員分級分類考核試點,加強考核結果運用。加大公務員正向激勵力度。(責任單位:省人力社保廳、省公務員局)
三、保障措施
?。ㄒ唬└魇?、縣(市、區)政府和省級各部門要于2018年6月底前,制訂本行動計劃的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重點任務、責任主
體和配套措施,推進落實情況要按年度向省政府報告。
?。ǘ┲攸c任務牽頭部門要于2018年6月底前,組織制訂重點任務專項工作計劃,加強統籌協調,著重解決跨部門跨層級跨領域難題;省級有關部門要積極支持、主動配合。
?。ㄈ┏袚母镌圏c任務的市、縣(市、區)政府要制訂可操作的改革方案。
?。ㄋ模┙⒔∪讲楹妥坟煓C制,按年度進行督查和追責,對行動計劃推進落實工作突出、成效顯著的地區和部門按有關規定予以褒揚;對執行不力、責任不落實、工作不到位、反饋不及時的地區和部門予以通報批評并督促整改。
?。ㄎ澹┙?quot;群眾滿意度評價+第三方評價+政府系統評價"的全方位評價體系。健全以"兩強三提高"為導向的政府績效考核評價體系。適時開展行動計劃實施情況第三方評估和群眾滿意度測評。
附件:政府"兩強三提高"建設行動計劃重點任務清單
略(詳見下方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