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現將《新型智慧城市“數字遼陽”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遼陽市人民政府
2021年3月24日
?。ù思_發布)
新型智慧城市“數字遼陽”實施方案
加快數字化發展已成為我國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由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邁進的必然戰略選擇。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數字遼陽”,打造充滿活力、美麗宜居、和諧幸福的特色城市,是建設更高水平智慧遼陽的主線和切實可行的抓手。為加快推進遼陽數字化進程,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數字遼陽”,推動更高水平“四個遼陽”建設取得新突破,根據《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數字遼寧發展規劃(1.0版)的通知》(遼政辦發〔2020〕27號),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ㄒ唬┛傮w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加快數字化發展”和國家、省有關文件精神,堅持數字化推動,以應用為牽引,抓好頂層設計,全面整合共享現有信息資源,聚焦數字政府、社會治理、民生服務、產業發展等建設需求,不斷拓展信息技術應用場景,促進數字化賦能與管理創新,使遼陽成為“數字遼寧”的先行者、東北“營商環境”建設的排頭兵,形成一系列遼陽的“新名片”,從而走出一條有質量、有特色的發展之路。
(二)基本原則。
——集約建設,整合共享。充分利用現有信息基礎設施、數據資源、應用系統,加強頂層設計,注重統一架構、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堅持統籌集約建設網絡基礎設施、“城市大腦”等支撐體系,推進數據資源深度整合與開發利用。
——應用導向,服務群眾。將人民群眾的體驗感和獲得感作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解決企業和群眾實際困難。
——政府引導,多元參與。強化政府在規劃引領、統籌協調、政策扶持、應用示范、數據管理等方面的主導作用,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引導各類社會資源參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兩化協同,產業創新。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為主線,創新應用,培育壯大數字相關產業,加快一二三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以產業數字化融合,促進數字產業化發展。
——制度先行,安全可控。堅持安全與發展并重,完善制度規范體系,強化網絡安全措施落實,保障智慧城市建設運營安全可控。
(三)主要目標。
按照新型智慧城市總體架構“1+N模式”(即1個城市大腦,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政府運行六大重點應用領域),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通過構建“城市大腦”,全面賦能數字經濟,推動技術融合、數據融合、業務融合、產業融合,促進城市精細化治理能力顯著增強、市民體驗感和獲得感顯著提升,最終實現城市轉型,打造互聯、在線、智能和開放的“數字遼陽”。
二、建設運營與投融資模式
?。ㄒ唬┙枇Α巴饽X”高標準設計方案,落實規劃主體。充分借鑒先進城市做法,招標國內具有“城市大腦”咨詢設計經驗的“外腦”第三方公司,編制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可行性報告,完成頂層設計,2021年3月底前完成。
?。ǘ﹦撔峦度谫Y模式,落實投資主體。市政府授權市國建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作為遼陽市智慧城市數字遼陽項目主體,每年向其增資不低于5000萬元。公司要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通過融合社會資金、銀行資金、債券資金,匯集形成智慧城市建設資本金,以政務數據為資產,統籌實施智慧城市項目建設,形成國有資產健康運營模式。
?。ㄈ┮皂椖繐Q產業,落實運營主體。利用智慧城市項目吸引國內龍頭企業,與國有投資公司成立本地化合資公司參與各項目建設和運營,創造具有特色的“拳頭”產品,帶動壯大本地小微企業形成產業生態,從而帶動產業發展,形成我市的數字產業園區。
?。ㄋ模┱c第三方合作聯合考評,落實監管主體。由市政府辦公室、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與項目部門聯合第三方機構對各項目進行監管和考核,通過建立智慧城市建設成效評估機制,定期對智慧城市各領域發展水平、建設任務落實情況、數據資源共享情況和項目應用效果進行專項評估,評估結果作為運營公司績效考核及后續項目開展的重要依據。
三、主要任務
?。ㄒ唬┤Υ蛟斐鞘写竽X。
建設城市大腦基礎平臺,推動政企數據雙向對接與開放,不斷接入、疊加、升級行業應用,支撐跨領域、跨行業協同應用,打造感知、聯通、計算、運用“四位一體”的城市大腦。通過城市大腦開展數據交換共享,推進基礎數據向城市大腦匯聚,確保數據交換共享及時有效可控,完善數據資源匯聚和共享機制,鼓勵各類社會主體開展數據開發和增值應用創新,激發數據價值。城市大腦底座建設要先進并具有彈性,要能支撐現有業務與將來業務發展,可以通聯各業務層級,要能用好用,在“數字遼陽”發展中起到關鍵作用。2021年10月底前完成。
推動“城市大腦”在項目設計、數據資源、安全保障、基礎設施、重點應用、項目管理中的標準規范建設。加強公共數據管理標準、統計標準、信息系統標準、服務規范和監管流程標準等研究、編制和應用。建立健全“城市大腦”建設、管理、評估、運維等標準規范體系。(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智慧應用場景建設。
圍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政府運行六大重點應用領域,開展20項智慧應用場景建設。
1.市域治理?;凇俺鞘写竽X”通用平臺,整合吸收、遷移升級原有市域治理建設成果,深化網格化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優化迭代社會治理管理服務平臺。加快整合人、事、物等社會治理相關數據,以黨建引領為理念驅動,充分發揮互聯網、人工智能作用,及時發現社會綜合治理問題,通過多種舉措智能研判、基層落實,形成縱橫協調貫通的常態化、協同化社會綜合治理體系。(責任單位:市委政法委)
2.智慧信用?;凇俺鞘写竽X”通用平臺,整合吸收、遷移升級原有智慧信用建設成果,推進信用惠民便企應用,建立企業和自然人基本的信用評價指標及數據模型,為銀行、企業、自然人搭建信用通道,全面提升遼陽營商環境與人文環境。(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發展創新服務中心、人民銀行遼陽市中心支行)
3.智慧營商?;凇俺鞘写竽X”通用平臺,整合吸收、遷移升級原有智慧營商建設成果,改造提升現有政務服務平臺,加強對公權力監管,透明辦事流程,以“一網通辦”為主體,深化“一網、一門、一次”改革,推動政務數據的匯聚、共享和智能應用,提升政務辦公效率,推動政務服務便捷化。(責任單位:市營商局、市行政審批局、市經濟發展創新服務中心)
4.智慧健康?;凇俺鞘写竽X”通用平臺,整合吸收、遷移升級原有智慧健康建設成果,以“舒心就醫”為驅動,加快健康系統特色應用建設,逐步推進公共衛生、醫療服務、衛生管理、應急處置、急救保障、藥品監管等相關數據的融合應用,實現業務協同,為群眾提供便捷、優質的醫療衛生和醫療保障服務,推動醫療、康復、養老等“大健康”廣泛應用。(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市民政局)
5.智慧停車?;凇俺鞘写竽X”通用平臺,充分利用數據中臺,加快實現停車信息互聯互通,為公眾出行、停車提供實時引導、車位搜尋、錯時共享、智能支付結算等停車全流程服務,盤活停車資源,助力打造停車產業生態。(責任單位:市國資委、市公安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局、市行政審批局)
6.智慧建管?;凇俺鞘写竽X”通用平臺,整合吸收、遷移升級原有智慧建管建設成果,加快推進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應用建設,綜合運用城市信息模型(CIM)、建筑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統(GIS)等技術,結合人工智能AI、機器學習等新興技術,實現智能分析、智能學習、智能預警,建立城市管理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和用數據創新的工作機制,提升城市管理工作精細化、規范化、智能化水平,實現城市管理要素、過程、決策等全方位的感知化、智慧化。(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7.智慧公安應用?;凇俺鞘写竽X”通用平臺,以遼陽公安業務信息化現狀為起點,遵循公安行業標準規范體系及安全保障要求,以“多維感知、資源匯聚、數據融合、平臺開放、服務集成、智慧應用”為理念,以數據警務、機器代人應用為核心,結合現代警務建設需要,通過智慧警務建設,打造具有遼陽特色的現代警務系統。(責任單位:市公安局)
8.智慧交通應用?;凇俺鞘写竽X”通用平臺,整合吸收、遷移升級原有智慧交通建設成果,加強涉及交通的多部門信息歸集共享,充分發揮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作用,推動實現數據驅動的城市交通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構建有序的城市交通環境。(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
9.智慧文旅應用?;凇俺鞘写竽X”通用平臺,利用大數據及其他相關設施,為游客提供貼身多樣的一站式服務,營造優良的全市“全域旅游”發展氛圍,提供一網式產業監測,促進遼陽旅游向高端化、精品化發展,將遼陽打造成全國知名全域旅游目的地。(責任單位:市文化旅游廣電局)
10.智慧教育應用?;凇俺鞘写竽X”通用平臺,根據新型教育理念,以“區域發展一體化、智慧管理數據化、智慧教學個性化、智慧環境現代化、校園服務便捷化”為目標,進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智能化支撐能力建設,創新基礎教育的新型模式,實現精準教學、精準學習、精準管理。(責任單位:市教育局)
11.智慧政商政企應用?;凇俺鞘写竽X”通用平臺,打造政商政企應用數字平臺,宣傳利企惠企政策,采用大數據技術,提供政商政企之間“直通車式”在線服務,使政府服務直達所有企業和員工,實現“企業訴求在線直達”,營造起政商政企之間“清上加親、在線互動”的良好局面。(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發展創新服務中心、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市商務局)
12.智慧應急應用?;凇俺鞘写竽X”通用平臺,對標《應急管理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框架(2018-2022年)》要求,根據本地區安全生產、自然災害風險防范和應急救援指揮迫切需要,全面分析災害事故預防、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等業務,完整梳理業務架構,明確信息化發展目標任務,促進信息化與業務深度融合,建設新型智慧應急應用。打造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升級版”,綜合利用RFID(射頻識別)、無線傳感、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依托有線、無線、移動互聯網等現代通信手段,整合已有的各數據中心,擴大監控系統的聯網用戶數量,完善系統報警聯動、設施巡檢、單位管理、消防監督等功能。依據國家有關智慧礦山技術規范,對遼陽市域內礦山信息化、工業自動化進行深度融合,能夠完成礦山企業所有信息的精準適時采集、高可靠網絡化傳輸、規范化信息集成、實時可視化展現、生產環節自動化運行,能為各類決策提供智能化服務的數字化智慧體,并對人—機—環的隱患、故障和危險源提前預知和防治,使整個礦山具有自我學習、分析和決策能力。(責任單位:市應急局)
13.工業互聯網應用。構建基于海量數據采集、匯聚、分析的服務體系,支撐制造資源泛在連接、彈性供給、高效配置的工業云平臺。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突破數據集成、平臺管理、開發工具、微服務框架、建模分析等關鍵技術瓶頸,加快推進遼陽數字產業化發展,促進工業互聯網在遼化、慶化、忠旺等工業現場的落地應用,強化復雜生產過程中設備聯網與數據采集能力,提升大型企業工業互聯網創新和應用水平。(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14.供熱智慧信息化管理平臺。通過建立統一的基礎檔案標準、檢測數據標準、供熱行業運行動態標準,融合指揮調度、巡檢巡查、預警統計等業務,形成智慧化、精準化的覆蓋供熱行業運行和監管全流程的智慧供熱平臺。(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15.城鎮燃氣智能化監管平臺。加強城鎮燃氣智能化監督管理,實現購氣聯網、充裝聯網、配送聯網、檢驗聯網、宣傳聯網、監管聯網、預警聯網等“互聯網、物聯網+瓶裝液化石油氣”智能監管模式。(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16.智慧法院。落實遼寧省“分調裁審”平臺我市工作任務,建設互聯網法庭、集中送達中心、審判結案智能巡查系統、被執行人履約能力分析系統、網絡安全入侵分析、安全域流量監控系統、律師線下服務通道,實現12368一號通辦。(責任單位:市法院)
17.智慧社區建設。分別在白塔區、文圣區、宏偉區、弓長嶺區、太子河區建設5個社區智慧廳,打造便民、惠民工程,建設政務高效、服務便捷、生活智能的社區。(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18.“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供餐單位“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達到80%,并與全市70%公立學校食堂聯通,實現實時視頻圖像采集。(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教育局)
19.互聯網醫院。構建互聯網醫院平臺,實現各項網上醫療服務,包括互聯網診療、互聯網下醫囑、預約功能檢查,報告查詢等,實現就診網上模式,達到門診慢病患者無需到醫院,就可線上問診。(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20.智慧醫保?;凇俺鞘写竽X”通用平臺,依據國家及省醫保局要求,建設遼陽醫療保障信息平臺,重點推進大服務、大經辦、大治理、大協作、大數據五類應用系統建設,打造醫療保障現代化治理應用平臺;加強醫保部門與其他政府部門間信息交換和業務協作,提高部門間一體化政務服務協同能力,推進醫療保障行業“最多跑一次”改革;基于遼陽市智慧城市統一的云計算平臺,完成遼陽市醫療保障云平臺和網絡安全信任體系建設。(責任單位:市醫保局)
四、保障措施
?。ㄒ唬┏闪⑿滦椭腔鄢鞘小皵底诌|陽”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長由市長擔任,常務副市長擔任執行組長,相關市領導為副組長,各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是加強統籌協調和頂層設計,建立推進機制,研究制定全市數字化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協調解決建設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建立考核、督導、評估機制,推動全市數字化發展。
組建領導小組辦公室,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抽調市政府辦公室電子政務、市經濟發展創新服務中心大數據、各部門信息化專業人員組成專班集中辦公,統籌實施全市大數據建設工作,推進數據資源聚集、融通、使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項目庫,組織督導、考核項目建設。
?。ǘ┙M建市智慧城市建設投資與運營公司。負責統籌實施全市智慧城市相關項目建設,以政務數據為資產,通過市場化方式孵化培育市內數字經濟企業。建立評估、審計機制,加強對投資與運營公司考核。各部門、各單位要配合將原建設的系統向城市大腦集中整合,消滅各數據“孤島”。
?。ㄈ娀瘷C制保障。改變原來由各部門分散謀劃項目的方式為“領導小組+部門”統籌謀劃項目的方式,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組織對責任部門與運營公司進行考核;部門承擔項目主體責任,負責提出業務需求,推廣應用;運營公司具體負責開發實施、交付應用。
?。ㄋ模﹥灮l展環境。研究制訂各項優惠政策,優化營商環境,招商引資,積極推進政府與企業深度合作,探索“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建設運營模式,鼓勵吸引可控的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支持企業利用開放的公共數據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提供新服務。
?。ㄎ澹┞鋵嵕W絡安全責任。加強對智慧城市建設中網絡安全工作的統籌協調,督促各有關部門及智慧城市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切實落實網絡安全責任。落實數據安全備案管理制度,嚴厲打擊網絡攻擊、網絡盜竊等違法犯罪活動。推進大數據安全法規的制定與實施,加強數據全生命周期保護,依法規范以經營為目的重要數據或者個人敏感信息采集和使用行為。
?。┕膭钚F蠛献髋囵B技能人才。鼓勵市內高校和職業院校開設與數字化發展相關專業。鼓勵高校、職業院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合作,建立數字化發展實訓基地,培養數字化發展應用型人才。
附件:1.智慧遼陽工程項目表
2.新型智慧城市“數字遼陽”建設領導小組組成及工作規則
附件1
智慧遼陽工程項目表
序號 | 名稱 | 主要內容 | 總投資 資金來源 | 分管 領導 | 牽頭單位 | 配合單位 |
1 | 城市大腦項目 | 著力打通信息孤島、數據壁壘,構建市域數據統一共享開放平臺,以及建設“城市大腦”底座平臺、智能中臺等項目,推動形成以數據為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設運營新模式,提升城市管理、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支撐遼陽現代化數字城市高質量發展。 | 企業自籌 | 胡異沖 | 市政府辦公室 | 市直相關部門 |
2 | 市域治理項目 | 基于“城市大腦”通用平臺,整合吸收、遷移升級原有市域治理建設成果,深化網格化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優化迭代社會治理管理服務平臺。加快整合人、事、物等社會治理相關數據,以黨建引領為理念驅動,充分發揮互聯網、人工智能的作用,及時發現社會綜合治理的問題,通過多種舉措智能研判、基層落實,形成縱橫協調貫通的常態化、協同化的社會綜合治理體系。 | 企業自籌 | 劉鑫 | 市委政法委 | |
3 | 智慧信用項目 | 基于“城市大腦”通用平臺,以“互聯網+”“區塊鏈+”為戰略載體,整合吸收、遷移升級原有智慧信用建設成果,推進信用惠民便企應用平臺建設,建立企業及自然人基本的信用評價指標及數據模型,全面提升遼陽營商環境與人文環境。 | 企業自籌 | 胡異沖 | 市發展改革委 | 市經濟發展創新服務中心、人民銀行遼陽市中心支行 |
4 | 智慧營商項目 | 基于“城市大腦”通用平臺,整合吸收、遷移升級原有智慧營商建設成果,改造提升現有政務服務平臺,以“一網通辦”為主體,推進“一網、一門、一次”深化改革,推動政務數據的匯聚、共享以及智能應用,提升政務辦公效率,推動政務服務便捷化。 | 企業自籌 | 胡異沖 | 市營商局 | 市行政審批局、市經濟發展創新服務中心 |
5 | 智慧健康項目 | 基于“城市大腦”通用平臺,整合吸收、遷移升級原有智慧健康建設成果,以“舒心就醫”為驅動,加快健康系統特色應用建設,逐步推進公共衛生、醫療服務、衛生管理、應急處置、急救保障、藥品監管等相關數據的融合應用,實現業務協同,為群眾提供便捷、優質的醫療衛生和醫療保障服務,推動醫療、康復、養老等“大健康”的廣泛應用。 | 企業自籌 | 原陽 | 市衛生健康委 | 市醫保局 |
6 | 智慧停車項目 | 基于“城市大腦”通用平臺,充分利用數據中臺,加快實現停車信息互聯互通,為公眾出行、停車提供實時引導、車位搜尋、錯時共享、智能支付結算等停車全流程服務,盤活停車資源,助力打造停車產業生態。 | 企業自籌 | 呂有宏 | 市國資委 | 市公安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局、市行政審批局 |
7 | 智慧建管項目 | 基于“城市大腦”通用平臺,整合吸收、遷移升級原有智慧建管建設成果,加快推進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應用建設,結合現有人工智能,AI技術、機器學習等新興技術,實現智能分析、智能學習、智能預警,建立城市管理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和用數據創新的工作機制,提升城市管理工作的精細化、規范化、智能化水平,實現城市管理要素、過程、決策等全方位的可感知化、智慧化。 | 企業自籌 | 劉欣 |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 |
8 | 智慧公安 | 基于“城市大腦”通用平臺,以遼陽公安業務信息化現狀為起點,遵循公安行業標準規范體系及安全保障要求,以“多維感知、資源匯聚、數據融合、平臺開放、服務集成、智慧應用”為理念,以數據警務、機器代人應用為核心,結合現代警務建設需要,通過智慧警務建設,打造具有遼陽特色的現代警務系統。 | 企業自籌 | 張興業 | 市公安局 | |
9 | 智慧交通應用項目 | 基于“城市大腦”通用平臺,整合吸收、遷移升級原有智慧交通建設成果,加強涉及交通的多部門信息歸集共享,充分發揮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作用,推動實現數據驅動的城市交通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構建有序的城市交通環境。 | 企業自籌 | 劉欣 | 市交通運輸局 | 市公安局 |
10 | 智慧文旅應用項目 | 基于“城市大腦”通用平臺,利用大數據及其他相關設施,為游客提供貼身且多樣的一站式服務,營造優良的全市“全域旅游”發展氛圍,提供一網式的產業監測,促進遼陽旅游向高端化、精品化發展,把遼陽打造成全國知名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 企業自籌 | 原陽 | 市文化旅游廣電局 | |
11 | 智慧教育應用項目 | 基于“城市大腦”通用平臺,根據新型教育理念,以“區域發展一體化、智慧管理數據化、智慧教學個性化、智慧環境現代化、校園服務便捷化”為目標,進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智能化支撐能力建設,創新基礎教育的新型模式,實現精準教學、精準學習、精準管理。 | 企業自籌 | 原陽 | 市教育局 | |
12 | 智慧政商政企應用項目 | 基于“城市大腦”通用平臺,打造政商政企應用數字平臺,政商政企之間通過“直通車式”在線服務,使政府服務直達所有企業和員工,實現“企業訴求在線直達”,營造起政商政企之間“清上加親、在線互動”的良好局面。 | 企業自籌 | 胡異沖 | 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發展創新服務中心、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民政局、商務局 | |
13 | 智慧應急應用項目 | 基于“城市大腦”通用平臺,對標《應急管理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框架(2018-2022年)》要求,根據本地區安全生產、自然災害風險防范和應急救援指揮迫切需要,全面分析災害事故預防、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等業務,完整梳理業務架構,明確信息化發展的目標任務,促進信息化與業務深度融合,建設新型智慧應急應用。打造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升級版”,綜合利用RFID(射頻識別)、無線傳感、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依托有線、無線、移動互聯網等現代通信手段,整合已有的各數據中心,擴大監控系統的聯網用戶數量,完善系統報警聯動、設施巡檢、單位管理、消防監督等功能。依據國家有關智慧礦山技術規范,對遼陽市域內礦山信息化、工業自動化進行深度融合,能夠完成礦山企業所有信息的精準適時采集、高可靠網絡化傳輸、規范化信息集成、實時可視化展現、生產環節自動化運行,能為各類決策提供智能化服務的數字化智慧體,并對人-機-環的隱患、故障和危險源提前預知和防治,使整個礦山具有自我學習、分析和決策能力。 | 企業自籌 | 胡異沖 | 市應急局 | |
14 | 工業互聯網 | 構建基于海量數據采集、匯聚、分析的服務體系,支撐制造資源泛在連接、彈性供給、高效配置的工業云平臺。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突破數據集成、平臺管理、開發工具、微服務框架、建模分析等關鍵技術瓶頸,加快工業互聯網在工業現場的落地應用,強化復雜生產過程中設備聯網與數據采集能力,提升大型企業工業互聯網創新和應用水平。 | 企業自籌 | 呂有宏 |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 |
15 | 城鎮燃氣智能化監管平臺 | 城鎮燃氣智能化監管平臺。加強城鎮燃氣智能化監督管理,實現購氣聯網、充裝聯網、配送聯網、檢驗聯網、宣傳聯網、監管聯網、預警聯網等“互聯網、物聯網+瓶裝液化石油氣”監管智能模式。 | 企業自籌 | 劉欣 |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 |
16 | 供熱智慧信息化管理平臺 | 通過建立統一的基礎檔案標準、檢測數據標準、供熱行業運行動態標準,融合指揮調度、巡檢巡查、預警統計等各項業務,形成智慧化、精準化的覆蓋供熱行業運行和監管全流程的智慧供熱平臺。 | 企業自籌 | 劉 欣 |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 |
17 | 智慧法院 | 落實遼寧省“分調裁審”平臺我市工作任務,建設互聯網法庭、集中送達中心、審判結案智能巡查系統、被執行人履約能力分析系統、網絡安全入侵分析、安全域流量監控系統、律師線下服務通道,實現12368一號通辦。 | 500萬,中央政法轉移支付 | 邢洪亮 | 市法院 | |
18 | 智慧社區建設 | 分別在白塔區、文圣區、宏偉區、弓長嶺區、太子河區建設5個社區智慧廳,打造便民、惠民工程,將社區建設成為政務高效、服務便捷、生活智能的社區生活。 | 318萬元,企業自籌258萬,福彩公益金60萬 | 馬立陽 | 市民政局 | 白塔區、文圣區、宏偉區、弓長嶺區、太子河區政府 |
19 | “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 | 供餐單位“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達到80%,并與全市70%公立學校食堂聯通,實現實時視頻圖像采集。 | 企業自籌 | 呂有宏 | 市市場監管局 | 市教育局 |
20 | 互聯網醫院 | 構建互聯網醫院平臺,實現各項網上醫療服務,包括互聯網診療、互聯網下醫囑、預約功能檢查,報告查詢等,進一步提升現代化醫院形象,實現就診網上模式,達到門診慢病患者無需到醫院,就可線上問診。 | 醫院自籌 | 原陽 | 市衛生健康委 | 市中心醫院 |
21 | 智慧醫保 | 基于“城市大腦”通用平臺,依據國家及省醫保局要求,建設遼陽醫療保障信息平臺,重點推進大服務、大經辦、大治理、大協作、大數據五類應用系統建設,打造醫療保障現代化治理應用平臺;加強醫保部門與其他政府部門間信息交換和業務協作,提高部門間一體化政務服務協同能力,推進醫療保障行業“最多跑一次”改革;基于遼陽市智慧城市統一的云計算平臺,完成遼陽市醫療保障云平臺和網絡安全信任體系建設。 | 企業自籌 | 原陽 | 市醫保局 |
附件2
新型智慧城市“數字遼陽”建設領導小組組成及工作規則
一、組成人員
組 長:王一兵 市委副書記、市長
執行組長:胡異沖 市委常委、副市長
副 組 長:劉 鑫 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
馬立陽 市政府一級巡視員
呂有宏 副市長
原 陽 副市長
張興業 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
劉 欣 副市長、遼陽縣縣委書記
成 員:朱宏偉 市政府秘書長、市政府辦公室主任
王 東 市政府副秘書長
史艷麗 市委政法委副書記
劉萬濤 市發展改革委主任
滕海燕 市教育局局長
劉 哲 市科技局局長
張方紀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
馬維茂 市公安局黨委委員
吳險峰 市民政局局長
楊 宇 市司法局局長
李本威 市財政局局長
李連鶴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局長
劉 昕 市自然資源局局長
劉景偉 市生態環境局局長
馬德勇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
李 立 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李恩壯 市水利局局長
杜振宇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高廷輝 市商務局局長
王心宏 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局長
秦國東 市衛生健康委主任
朱福春 市應急局局長
詹恒亮 市國資委主任
杜文龍 市市場監管局局長
赫 丹 市營商局局長
黨 徽 市醫保局局長
郭洪華 市林草局局長
宿奎剛 市行政審批局局長
王曉剛 市經濟發展創新服務中心主任
田相宇 市經濟合作服務中心主任
李 健 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主任
羅奎亮 遼陽縣縣長
聶錦春 燈塔市市長
孫善美 白塔區區長
薛 松 文圣區區長
崔安勇 宏偉區區長
鄭海濤 弓長嶺區區長
張成良 太子河區區長
王慶童 市國建資本運營公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由市政府副秘書長王東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市政府辦公室四級調研員崔俊海同志兼任。抽調市政府辦公室電子政務、市經創中心大數據、各部門信息化專業人員組成專班集中辦公。
二、工作規則
領導小組實行工作會議制度。領導小組工作會議不定期召開由組長召集,也可由組長委托執行組長、副組長召集。會議參加人員為領導小組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必要時可邀請其他有關單位人員參加。領導小組工作會議以紀要形式明確會議議定事項并印發有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