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人民政府,各相關委、辦、局,相關園區管委會: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意見》,著力消除制約上海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政策性門檻,對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提供制度保障,經市政府同意,現將《上海市促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若干政策措施》印發給你們,請根據分工安排抓緊推動相關政策措施落地實施。

  特此通知。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1年7月29日

  上海市促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若干政策措施

  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意見》,著力消除制約上海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政策性門檻,為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提供制度保障,制定本政策措施。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搶抓后疫情時代全球數字化蓬勃發展新機遇,深刻把握超大城市復雜巨系統新特征,堅持整體性轉變、全方位賦能、革命性重塑,著力強化目標引領、制度供給、精準服務、統籌推進,聚焦經濟、生活、治理重點領域高頻急難問題,加大規則探索和先行先試,充分運用數字技術加快全流程再造,全面激發全社會各類主體的數字化轉型活力和動力。到2025年,推動上海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進一步提高,著力形成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制度框架體系,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制度性成果,在國內外的數字規則話語權顯著增強,為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提供重要支撐。

  二、建立全面激發經濟數字化創新活力的新機制

 ?。ㄒ唬┩晟茢底纸洕聵I態登記方式。制訂《上海市新興行業分類指導目錄(2021版)》,完善數字經濟行業名稱,優化企業登記服務和行業統計等配套措施。探索在部分區域試點在線新經濟平臺內靈活就業人員登記注冊新模式。進一步研究在本市區域性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探索完善“一照多址”登記改革。(市市場監管局、市統計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商務委、市地方稅務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有關區等)

 ?。ǘ┮幏镀脚_經濟市場秩序。試點建立購買第三方智庫專業分析服務為支撐的平臺經濟監督機制,提升本市平臺經濟領域違規行為線索發現、預警、處理等能力。引導在滬經營的網絡平臺完善個人信息采集和使用規范,合理制定并公開運營規則和定價機制,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承接好國家下放權限,糾正平臺經濟企業利用市場支配地位操縱市場,限制影響中小企業創新的不公平競爭行為,加強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市市場監管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公安局、市大數據中心、市城運中心)

 ?。ㄈ┻M一步激發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動力。推行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一企一戰略”和“一把手”負責制,將數字化轉型目標納入本市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創新使命責任書》簽署范圍。允許本市國有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的相關項目投入,經認定符合視同于利潤政策條件的,在經營業績考核中可視同于利潤。(市國資委等)

 ?。ㄋ模┻\用數字技術優化產業鏈和供應鏈模式。試點建立本市重點產業數字化分級分類建設和評估標準,通過本市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等專項資金,對轉型費用進行一定比例補貼,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依托市大數據資源平臺,探索建設市級產業大數據新型基礎設施,建立面向企業的數據雙向開放賦能機制。鼓勵有條件的解決方案提供商,探索先用后付、按收益分成的“合約式”服務模式,參與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國資委、市大數據中心)

 ?。ㄎ澹┯行蛲卣箶底秩嗣駧艖脠鼍?。鼓勵數字人民幣在購物節紅包、園區補貼等場景定向使用。圍繞線下和線上支付、硬錢包、交通出行、政務民生等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支持相關主體通過申報本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貼息,開展相關應用環境改造升級。(人民銀行上??偛?、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委、市民政局等)

 ?。┲С謹底纸洕袌鲋黧w集聚發展。組織實施數字經濟高成長型企業培育工程,聚焦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培育一批高能級市場主體。繼續實施軟件和集成電路核心團隊、企業獎勵政策,優化分級分類獎勵標準。支持將數字經濟民營企業認定為民營企業總部。鼓勵外資企業在滬設立數字經濟功能型總部、研發中心和開放式創新平臺。在現有基礎上再認定一批在線新經濟集聚區,推動新生代互聯網企業集聚發展。(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商務委、市科委、市工商聯等)

  三、建立全面提升生活數字化服務能力的新制度

 ?。ㄆ撸┮曰颊邽橹行募涌灬t療數字化流程再造。加大“十四五”期間本市公立醫療機構數字化投入力度,建立適應數字化轉型需求的合理投入和動態調整機制。推進市級醫院、區域性醫療中心全面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試點在有條件的醫療機構設置互聯網+醫療服務管理部門,并完善考核和薪酬等機制。研究完善互聯網+醫療多元化收費機制實施路徑。(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申康醫院發展中心)

 ?。ò耍┻\用數字化手段推進教育資源均衡。完善教育數字化建設配置標準,市區兩級財政優化教育支出結構,“十四五”期間保持合理投入和動態調整;優化中小學校公用經費使用結構,加大數字教材等數字化產品和服務采購力度。試點將課件在線點擊率、參與學校數字化建設、開設網上公開課等數字貢獻作為加分要素納入教師職級評價體系。完善教育數字化部門設置,試點在信息化標桿學校和有條件的中小學增設數字化部門和專業崗位序列,并完善職業晉升途徑。(市教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

 ?。ň牛┩晟起B老服務數字化標準。健全跨部門醫養數據協同機制,允許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以服務為目的,在取得入院老人同意的前提下,通過市健康信息網獲取入院老人健康檔案基本信息。優化本市老年人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試點范圍,將“為老服務一鍵通”等終端納入基礎產品服務包。鼓勵市場主體運用技術支撐和先進理念開發各類適應老年人的康養產品、數字內容和數字文化服務,對符合本市有關規定的項目予以有關專項資金支持。(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文創辦、市財政局等)

 ?。ㄊ┩七M交通出行數字化升級。探索政企聯合機制,推進上海出行即服務(Maas)系統建設,完善數據歸集共享和推進統一支付模式。探索建立全市停車位分時共享在線簽約機制,結合智慧物業建設將具備條件的住宅小區停車泊位動態信息接入市級公共停車信息平臺,允許業主、物業公司、停車平臺三方通過書面約定方式對外共享泊位,推動社區內停車設施錯峰共享開放。在重點區域繼續開放一批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市交通委、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市司法局、各區政府)

 ?。ㄊ唬┩苿映菂^數字化轉型。出臺新城數字化轉型規劃建設導引,明確5G、通信管道、智慧物流設施等新型基礎設施配置要求,明確入侵報警、視頻監控等智能產品在社區配套中的設置標準。推廣BIM技術應用,在部分政府投資項目以及企業投資項目試點。以“一區一特”為導向,選擇若干重點區域打造面向未來生產生活方式的市級數字化轉型示范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委、市大數據中心、市城運中心、有關區)

  四、建立全面提高治理數字化管理效能的新機制

 ?。ㄊ╅_展政府自動化審批和監管改革試點。建立全市統一的公共數據目錄體系與數據分類管理標準,加強“一數一源”數據治理,全面實現辦事填表“兩個免于提交”。依托本市“一網通辦”系統和“好辦”“快辦”服務改革,在“智能預審”示范基礎上,試點選擇一批高頻審批事項,進一步實現全流程無人干預、自動辦理。依托市公共信用平臺,逐步將公共信用信息運用到各部門行政審批、監管執法等政務辦事流程中,實現自動反饋。加強對互聯網+監管和公共信用等信息挖掘,分級分類實現行業風險智能預警。(市政府辦公廳、市發展改革委、市大數據中心、市公共信用中心、市城運中心等)

 ?。ㄊ┘訌姽矓祿x能基層治理。進一步完善基層數據申請與授權機制,按照“屬地返還”原則,依托市公共數據目錄體系,推動建設用地規劃許可、房屋信息、失信企業名單等數據向所在街道依規有序開放共享。對跨區域以及目錄外公共數據,堅持最小可用原則,按需進行授權推送;對納入目錄的公共數據加大治理力度,標注區劃屬性,無條件向各區落地返還。(市大數據中心、市城運中心、市規劃資源局、市房屋管理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司法局等)

 ?。ㄊ模┙祿亟灰琢魍w系。充分發揮現有平臺作用,推動建立市場化運作且具有準公共屬性的上海數據交易所,完善數據制度性供給機制,建立數據交易目錄清單與場內交易規則,推進開放共享、交易流通、監督管理等標準制定和系統建設。探索建立國有企事業單位數據產品進場交易機制。在重點領域探索數據資產化的實施路徑,并在部分企業試點。(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政府辦公廳、市國資委、市司法局)

 ?。ㄊ澹┙∪四樀壬锾卣餍畔⑹褂靡巹t。依托市大數據資源平臺,探索建立全市人臉識別統一認證平臺和相關認證機制,規范人臉識別應用。統一全市人臉識別應用管理標準,明確未經個人信息主體明示同意的不應采集或存儲人臉圖像;經授權同意采集的人臉識別數據不應與個人身份信息關聯;對不同采集主體按識別目的、信用等級、管理水平、選用產品等進行分級分類管理。(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網信辦、市大數據中心、市城運中心)

  五、建立數字化轉型建設多元化參與的新機制

 ?。ㄊ嵤底只D型伙伴行動計劃。建立本市數字化轉型伙伴服務商和解決方案清單,搭建平臺企業、轉型服務供應商與中小微企業的對接機制,鼓勵企業開發更適合中小微企業需求的數字化轉型工具。支持國內外知名開源社區、算法和代碼托管平臺及相關開源組織等落戶上海,在機構成立、增值電信業務辦理等方面予以優先支持。(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市通信管理局、市大數據中心、市城運中心)

 ?。ㄊ撸﹥灮蛧衅髽I采購體系。按照《上海市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以及相關指導性目錄,依法依規購買數據處理、算法服務等事項,適當提高購買力度,逐步建立統一采購、統籌使用機制。加快建立全市統一的人工智能數據標注、數字孿生圖形處理等政府采購計費標準,完善數據擁有單位與服務提供商的知識產權分配機制。探索構建本市國有企業集中競價平臺和目錄,對通用軟件產品實行集中競價、分別采購。(市大數據中心、市財政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知識產權局、市國資委)

 ?。ㄊ耍┙脠鼍啊敖野駫鞄洝睓C制。在全市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景建設中試點“賽馬制”和“最佳實踐”等機制。以“揭榜掛帥”形式支持有條件企業參與“一網通辦”和“一網統管”應用程序與算法開發,探索實施使用效果與服務費掛鉤的激勵機制。實施國企數字化轉型“揭榜掛帥”機制,面向全國開放合作資源和項目。在本市“新基建”重大示范工程試點《數字化轉型任務書》制度,將數字化轉型“提質增效”目標納入項目建設考核指標。(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國資委、市城運中心、市大數據中心、市財政局)

 ?。ㄊ牛┨剿鞴矓祿跈噙\營制度。依托市大數據資源平臺,建設安全可信的數據開放利用環境,建立政府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機制,建立完善多元化主體公平準入的運營體系,允許醫療、交通、金融等特定領域公共數據授權特定機構進行開發利用,健全授權、監管、定價等管理制度。探索按一定使用次數付費、彌補數據治理成本的公共數據使用機制。(市政府辦公廳、市大數據中心、市司法局、相關行業主管部門)

 ?。ǘ┨剿魈岣邤祿行乃懔κ褂眯实男滦蜋C制。依托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長三角國家樞紐節點建設,率先探索建立覆蓋電能使用效率(PUE)、有效算力效率(CUE)、經濟產出效益(EUE)等指標在內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推動本市數據中心使用效率提升。在青浦區、臨港新片區開展數據中心有效算力效率評估和區域算力調度創新試驗。研究將綜合評價指標較高的新型人工智能算力服務商納入政務云服務商范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大數據中心、青浦區、臨港新片區)

  六、建立系統全面的數字化轉型保障新體系

 ?。ǘ唬┘訌娊y籌協調和規劃標準制定。依托本市數字化轉型領導機制,建立政策制度環境工作組,加強統籌協調推進。各部門要加快落實,按需制定實施細則和操作辦法,完善數字化轉型技術規范和標準,確保轉型政策舉措落地見效。各區要完善配套措施,推動轉型政策舉措在區域率先突破,取得實效。臨港新片區要發揮功能區優勢,加快制度規則探索和先行先試。(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政府辦公廳及各相關部門、各區、臨港新片區)

 ?。ǘ┘訌娂夹g研發和協同攻關。發揮本市各有關專項資金作用,加強核心軟件、基礎軟件、工業軟件、大型行業應用軟件等關鍵產品,以及數字孿生、智能物聯、車路協同、區塊鏈等應用技術研發,加快推進基礎理論、核心算法、裝備材料、工藝等研發突破和迭代升級。鼓勵以領軍企業為主體,建設一批市場導向、技術領先的工程研究中心和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建立領軍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協同攻關機制。(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科委)

 ?。ǘ嵤┓e極開放的數字化轉型人才政策。在部分委辦局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試點“首席數字官”制度,建立數字化轉型和公共數據開放的勤勉盡職和容錯機制。支持數字化轉型事業單位設置創新性特設崗位,不受本單位崗位總量、結構比例和崗位等級限制。對數字領軍人才等高級專家,聘用為正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的(含“雙肩挑”人員),可不占所在單位的正高級崗位結構比例。允許高校、科研院所自主認定數字化轉型高層次人才,采取年薪制、協議工資等辦法自主決定薪酬水平,經費自籌,不受單位績效工資總量限制。(市經濟信息化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

 ?。ǘ模┨剿鹘鹑诜漳J絼撔?。依托上?!靶乓踪J”綜合服務平臺、大數據普惠金融平臺和“銀稅互動”等,推動銀行設立特色融資產品,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多元化融資渠道。探索“云量貸”創新模式,試點將云平臺提供的企業用云量,作為中小微企業申請銀行貸款的信用增進信息。依托“浦江之光”行動,加大力度將數字經濟重點企業納入相關上市培育庫,推動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融資。(上海銀保監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科委、市公共信用中心等)

 ?。ǘ澹V泛開展數字化轉型技術技能培訓。研究實施“百萬家庭數字行”工程,爭取將其納入“十四五”期間本市年度實事工程予以分階段推進。實施上海市專業技術人員數字化技術知識更新工程,開展專業技術人員公需科目培訓;研究引進國內外優質數字化技術培訓項目,將其納入本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體系。將數字化基本技能培訓納入各部門、各區初任公務員的單位內部培訓范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

 ?。ǘ┘訌娋W絡安全制度供給。強化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建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信息共享機制。推進數據跨境流通安全評估試點。完善網絡安全管理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修訂網絡安全績效審計標準,健全網絡安全事件預警通報和應急協同處置機制。推動新技術新應用相關網絡安全地方標準制修訂。(市網信辦、市經濟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等)

 ?。ǘ撸娀ㄖ票U?。統籌推進地方立法,及時開展涉及數字化轉型的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的立改廢釋工作。落實進一步促進和保障“一網通辦”改革的決定,加強“一網通辦”改革的法制化保障。推動加快出臺上海市數據條例,進一步規范數據處理活動,保護各類主體數據權益,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培育,促進數據開放利用,支撐城市數字化轉型。(市司法局、市政府辦公廳、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及各有關部門)

  本政策措施自2021年9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