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關于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若干措施》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德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10月29日
?。ù思_發布)
關于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
跨境貿易便利化若干措施
為加快推進我市口岸提效降費,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支持外貿穩定健康發展,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的通知》(魯政辦字〔2021〕32號)要求,經市政府同意,結合德州市實際,現就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制定如下措施。
一、繼續深化通關業務改革
1.提供多種報關方式。尊重市場需求和企業意愿,穩步推進“提前申報”“兩步申報”“兩段準入”等改革,加大對企業“提前申報”引導力度。(責任單位:德州海關)
2.優化大宗商品檢驗監管。實施“先放后檢”“邊裝邊檢”“即卸即檢”等模式,積極宣傳推廣保稅鐵礦“入區檢驗出區核銷”、棉花“集成查檢+分次出區”等通關模式,提升大宗資源性商品通關效率。(責任單位:德州海關)
3.推廣山東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預約申報功能。企業可在其他申報信息完備、但尚未獲得艙單信息的情況下,通過山東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申報系統預約進行海關申報,免去等待和查詢艙單的時間。(責任單位:市口岸辦、德州海關)
4.推廣第三方采信制度。發揮第三方采信在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中的作用,穩步擴大第三方采信商品范圍和內容。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意識,憑企業自主聲明和具備專業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檢驗結果,簡化實驗室檢測流程,實施快速通關。(責任單位:德州海關)
5.推進跨境電商監管模式改革。暢通海、空兩種方式退貨渠道,推廣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新通道,指導企業用好“直接出口”和“出口海外倉”等跨境電商監管新政策。(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德州海關)
6.大力推廣無陪同查驗和在線稽核查。推廣無陪同查驗,鼓勵企業選擇“不陪同查驗”或“委托監管場所經營人陪同查驗”方式,降低通關成本,提高通關效率。推進“多查合一”,通過遠程面洽、視頻監控、網上報送等方式,減少實際下廠和侵入式檢查頻次。(責任單位:德州海關)
7.建立口岸通關時效評估機制。加強對整體通關時間的分析,借助省平臺開展口岸整體通關時效第三方評估,初步建立常態化評價機制。(責任單位:市口岸辦、德州海關)
二、進一步簡化單證要求
8.提高原產地證書審簽效率。依托虛擬審單平臺和智能審簽數據庫,實施“線上智能化自動審簽+人工集中分類審簽”模式,推廣應用原產地證書自助打印和智能審核,實現原產地簽證集約化、專業化、智能化。積極推行RCEP經核準出口原產地商自主聲明制度,出口企業自主聲明原產地即可享受關稅減讓,無需向簽證機構申領證書。(責任單位:德州海關、市貿促會)
9.簡化報關單隨附單證。精簡海關申報隨附單證,進口申報環節免予提交合同、裝箱單,出口申報環節免予提交合同等商業單證。上述單證,海關審核時如需要再提交。(責任單位:德州海關)
10.簡化提單相關手續。鼓勵引導船公司、船代取消進口提貨單換單紙質委托書。鼓勵船公司通過開展出口提單在線簽發、企業自主打印試點等途徑,提高出口提單簽發效率,減少企業獲取出口提單的耗時。(責任單位:市口岸辦、市商務局、德州海關)
三、持續優化口岸作業流程
11.協調開展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作業模式。積極協調港區單位,在確保港區生產安全的前提下,根據貨主自主申請,開展符合作業條件的貨物進行“船邊直提”和“抵港直裝”作業,便利有需求的企業快速提離貨物,加快通關物流速度。(責任單位:德州海關、市口岸辦)
12.落實RCEP貨物“6小時放行”。對運輸方式為空運,由快件運營人承攬承運,具備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締約方或締約方原產資格的貨物,以及來自于RCEP締約方的物品,在海關正常工作時間內,相關貨物物品已抵達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并且企業已向海關完整提交放行所需信息的情況下,海關實行6小時內放行的便利措施,但不包括海關需要對相關貨物、物品進行查驗處理或者其他處置的情形。(責任單位:德州海關)
四、不斷提升口岸信息化水平
13.加強關港信息協同。加強交通運輸、海關、市場監管等部門信息共享,為企業提供資質資格、認證認可、檢驗檢疫、通關查驗、信用評價等一站式綜合信息服務。建設多式聯運公共信息平臺,推動外貿集裝箱貨物在途、艙單、運單、裝卸等鐵水聯運物流信息交換共享,提供全程追蹤、實時查詢等服務。協調省電子口岸辦公室推動山東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與海關、港口的信息共享,實現船舶進港、海關查驗、貨物提離等各個作業環節的數據協同,不斷提升口岸智能化水平。(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口岸辦、德州海關、市市場監管局)
14.進一步完善出口退稅功能。加大使用山東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辦理出口退稅業務的力度,提升無紙化水平,便利企業辦理出口退稅業務。2021年全市出口退稅平均辦理時間壓縮到4個工作日以內。(責任單位:市稅務局、市口岸辦)
15.強化“單一窗口”金融服務。加強山東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金融服務功能的推廣,積極推廣利用小微出口信用保險地方版及結匯、售匯功能。(責任單位:市外匯管理局、市商務局)
五、進一步規范口岸收費
16.完善收費目錄清單和服務信息發布。加強山東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收費公示及服務信息發布功能的應用;行業主管部門督促各收費主體加強收費目錄清單管理及公示,對現有清單全面梳理規范、動態調整,做到清單與實際相符、清單外無收費。(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
17.加強口岸收費監管。落實國家有關口岸降費要求,嚴格執行停征港建費、減并港口收費項目等政策措施。持續加強船代、貨代等口岸經營企業收費監管。重點查處港口、檢驗檢疫環節不落實優惠減免政策行為。密切關注口岸收費輿情,暢通投訴舉報渠道,依法查處價格違法行為。(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
六、進一步提升口岸服務水平
18.公開口岸服務承諾。細化公布船公司及其代理業務、場站等口岸經營單位受理流程、作業時限標準,公開服務項目的“5+2”“7×24小時”和“預約制”等服務承諾。(責任單位:德州海關、市交通運輸局)
19.建立企業訴求快速回應機制。通過“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渠道,發揮企業訴求“接訴即辦”平臺作用,實現企業訴求快速回應。推行企業訴求“1—2—10”響應,即1個工作日內啟動核實程序,2個工作日內答復,10個工作日內解決??焖俎k理我市企業在省商務廳“穩外貿穩外資”服務平臺上反映的問題和困難,辦理結果及時反饋。(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20.建立口岸服務評價機制。鼓勵競爭、限制壟斷,建立口岸服務企業招投標制度,加快引入競爭企業。依托山東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立進出口收發貨人等對碼頭、船公司、貨代、報關、集裝箱堆場、集卡等經營服務主體滿意度的點評制度。(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德州海關)
七、強化為企服務
21.加大對外貿企業的融資支持。繼續實施加強外貿企業信貸支持穩住外貿基本盤系列舉措,支持商業銀行設置外貿專項信貸額度,支持市金控集團對符合條件的外貿企業,創新金融模式,擴大擔保范圍,進一步降低外貿企業融資成本,保障外貿供應鏈產業鏈穩定。為銀行與企業搭建橋梁,為企業獲取融資結算、小額信保貸、保易融等服務提供便利。深化山東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金融服務功能,提高出口信用保險企業投保覆蓋率,豐富進出口企業在線融資類產品,擴展融資渠道。(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商務局、人民銀行德州市中心支行、市金控集團)
22.進一步發揮信用保險作用。完善政府、信保及商協會合作機制,中信保山東分公司進一步加大承保力度,對有需求的訂單、有潛力的企業做到應保盡保。優先處理受疫情影響企業的出險理賠,在貿易真實性無疑點前提下,重點核實貿易背景及債權金額,適當放寬理賠條件,先行啟動定損核賠程序。(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金控集團)
23.加強改革政策宣貫。發揮報關協會等行業協會作用,用好山東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平臺,廣泛開展政策宣傳解讀,提升政策知曉度;精選一批典型案例在企業中推廣,鼓勵更多企業參與應用。(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德州海關)
抄送:市委有關部門,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市政協辦公室,市監委,市法院,市檢察院。
各民主黨派市委(總支),市工商聯。
德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11月1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