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黨中央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要求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其與構建數字生活、推進數字治理相互協同、互為促進,為推動城市全面數字化轉型提供新供給。為做好成都數字經濟發展頂層設計,明確全市“十四五”時期數字經濟發展思路目標及重點任務,依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等重大區域戰略規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四川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等國家、省專項規劃以及《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總體部署,特編制本規劃。規劃期為2021-2025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

image.png

  一、規劃背景

 ?。ㄒ唬┌l展基礎

  “十三五”時期,成都大力提升數字技術創新能力,加快推進數據要素匯聚流通,持續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聚力培育數字經濟產業集群,積極創新城市智慧治理模式,數字經濟發展躋身全國前列,成為四川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的核心區域,為“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第5位。

image.png

image.png

  總的來看,“十三五”時期成都數字經濟發展取得新突破,亮點紛呈、優勢凸顯,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數字技術創新引領能力不強,數字技術基礎研究能力、原始創新能力與領先地區還有一定差距,核心芯片、基礎軟件等關鍵領域技術自主創新能力需加快提升。二是數據要素活力尚未釋放,成都數據資源豐富,但數據價值化程度較低,數據要素交易平臺缺乏,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亟需優化完善。三是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仍需加強,城市智能感知設施亟待提升,通信能力亟需擴容,5G、工業互聯網、智慧能源等基礎設施有效供給不足,統籌集約程度不高。四是數字產業發展質效有待提升,數字經濟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缺乏具有代表性、引領性的龍頭企業,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認識不足、能力不足,產業數字化融合水平不高。五是城市智慧應用場景開發不夠,尤其是面向超大城市的社會治理、政府決策、公眾服務、市民生活的智慧應用場景有待豐富,公眾對數字化變革的參與感、獲得感有待提高。

 ?。ǘ┟媾R形勢

  從技術變革趨勢看,新一輪科技革命鑄就數字經濟新引擎。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進入以數字技術廣泛賦能、產業互聯升級重構、智能驅動加速顯現的新階段,帶動數字經濟步入技術群體性突破、模式鏈條式創新的深度變革期。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演進、相互交織,云計算呈現爆發式增長,數字孿生城市邁入成長期,5G進入應用擴展期,量子通信、神經芯片等成為技術新高地,技術變革為數字經濟加速發展點燃了新引擎?!笆奈濉睍r期,成都加快提升數字經濟核心、關鍵技術可控能力,需要緊跟前沿技術風口,聚焦高端芯片、人工智能算法、傳感器等關鍵領域加快技術突破與迭代應用,前瞻布局高價值、高成長、高契合的未來賽道,強化信息科學與生命科學等基礎學科的交叉融合創新,為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涌現提供重要支撐。

  從要素迭代趨勢看,數據資源價值化打造數字經濟新活力。黨中央提出數據可作為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并將其與技術、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一起納入改革范疇。數據作為全新的、關鍵的生產要素,貫穿于數字經濟發展全過程,與技術、資本、勞動力、土地等傳統生產要素組合迭代、交叉融合,引發生產要素多領域、多維度、系統性、革命性群體突破,數據對數字經濟增長的放大、疊加、倍增效應不斷顯現?!笆奈濉睍r期,成都做強數字經濟發展動力,需要強化數據要素供給,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促進數據要素自主有序流動,積極發展數據要素市場,進一步激發市場創造力和活力,加快推進數據價值化,為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之源。

  從產業演進趨勢看,全球產業鏈重塑催生數字經濟新機遇。全球產業鏈將在中長期呈現出數字化、知識化和資本化發展趨勢,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信息技術服務不斷提升數字產業化水平,數字技術和數據資源等在傳統產業應用產生的以智慧農業、智能制造等為代表的產業數字化成為全球產業鏈重塑的關鍵領域和競爭焦點?!笆奈濉睍r期,成都搶抓全球產業鏈重塑為數字經濟發展帶來的新機遇,需要充分發揮電子信息萬億級產業集群、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成渝國家樞紐節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以及全國首批、中西部唯一綜合型“中國軟件名城”等比較優勢,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筑強城市經濟發展的根基和命脈。

  從數智賦能趨勢看,數字化應用場景賦予數字經濟新動能?!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催生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數字經濟成為激發新發展動能的核心驅動力,尤其是促進智慧生產、經營、管理體系加快構建,在提高經濟運行效率、賦能城市建設運營、培育新發展動能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笆奈濉睍r期,成都加快形成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需要進一步豐富數字經濟應用場景,充分釋放新場景添彩人民生活品質、提升城市治理效率、激發新業態新模式的巨大潛能。

  二、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strong>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服務新發展格局構建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牽引,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為統領,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為發展導向,以促進空間產業交通能源結構優化為重要目標,以做優做強中心城區、城市新區、郊區新城為具體承載,搶抓四川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機遇,從超大城市數字化轉型的現實需求出發,以提升數字技術、數據要素、數字基建三大數字經濟新要素供給能力為基礎,充分發揮智慧蓉城豐富的數字應用場景優勢,全面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實施重點產業建圈強鏈,加快構建核心產業引領、新興產業成勢、未來賽道啟航的數字經濟產業發展體系,加快形成功能引導、場景驅動、優勢互補的數字經濟區域發展格局,加快營造規范有序、開放協同的數字經濟發展良好生態,大力提升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為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打造助推器和新引擎。

image.png

 ?。ǘ┗驹瓌t

  ——全球視野,創新引領。把握全球信息技術發展趨勢和前沿動態,牽住自主創新“牛鼻子”,積極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前瞻布局數字經濟未來賽道,持續增強數字技術自主掌控能力、數字產業引領帶動能力,加快提升數字經濟話語權與主導權,為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創新策源地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城市提供支撐。

  ——價值創造,數據賦能。發揮海量數據的基礎資源作用,把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數據資源化、資產化、資本化為路徑,促進數據要素價值化,創新數據要素運營與高效流通機制,開啟數據賦能高質量發展新模式,打造全國數據運營樞紐,激發數字經濟發展活力。

  ——適度超前,基建先行。以匹配應用的路徑和節奏為導向,適度前瞻布局數據傳輸、算力、融合等數字基礎設施,持續優化建設策略、運營策略和政策環境,建設一批標識性、引領性和示范性的數字孿生基礎設施,先行強化數字經濟基礎支撐。

  ——統籌推進,突出優勢。把握數字經濟發展重點,統籌推進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結合“云聯數算用”要素資源稟賦和“芯屏端軟智網”產業比較優勢,全面實施產業建圈強鏈行動,構建獨具特色的新型數字經濟產業體系,培育技術創新、數字賦能、平臺服務及場景應用等不同類型的標桿企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

  ——融合帶動,應用驅動。圍繞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城市現代化治理需求,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營造更多數字化、智能化、便捷化應用場景,激發市場帶動、企業主體、全民參與動力,全面提升超大城市智慧治理能力與人民群眾數字變革獲得感、幸福感。

  ——開放合作,協同發展。融入“一帶一路”、“數字絲綢之路”、西部陸海新通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部署,鏈接國內國際數字經濟資源,推進跨區域、跨行業數字經濟合作,促進對內合作與對外開放良性互動,培育發展互利共贏、協同發展的開放型數字經濟。

  ——綠色低碳,安全可控。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領數字經濟產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強化數據安全可信、設施綠色節能和共建共享理念,推動數字經濟發展規模、質量、效益有機統一。統籌協調發展與安全關系,建立健全自主可控的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在發展中提升數據安全保障能力。

  (三)發展目標

  1.總體目標

  到2025年,高水平建成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智慧蓉城、數字經濟整體發展水平保持全國第一方陣前列。

  數字技術創新策源能力顯著增強。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區塊鏈等數字經濟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高水平創新人才、高能級創新平臺加快匯聚,數字技術創新生態不斷完善,形成一批走在全國、全球前列的引領性創新成果。到2025年,力爭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R&D經費投入年均增速達到10%,數字經濟領域國家級創新平臺數量超過50個。

  全國數據運營樞紐基本建成。數據資源開放共享深入推進,數據資源化、資產化、資本化路徑更加通暢,數據運營、流通、交易等機制創新保持全國前列。到2025年,全市公共數據資源共享交換量達到600億條,率先搭建起“公共數據運營、科學數據共享、社會數據融合”的城市全數據要素流通體系。

  數字基礎設施體系全面升級。建成全國一流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與城市融合基礎設施、有效支撐產業發展的高性能算力基礎設施,打造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字經濟新型基礎設施群。到2025年,5G基站數量達到9萬座,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連點點間寬帶達到1200  Gbps,天府數據中心集群起步區高質量滿足“東數西算”業務需要。

  數字產業競爭力不斷提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邁上新臺階,數字新興優勢產業逐步壯大,數字經濟未來賽道加快形成,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深入推進,初步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力爭到2025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4%左右。

  超大城市數字應用水平全國領先。高質量打造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社會訴求“一鍵回應”等數字政府智慧治理場景,高品質營造智慧便民、萬物互聯的數字社會生活場景。力爭到2025年,智慧蓉城建設水平全面提升,智慧應用場景示范社區數量達到500個。

  數字經濟開放合作局面全面形成。推動成渝地區數字經濟協同發展體系加快建設,實現數字基礎設施、數字產業和公共服務的協同聯動,共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成渝國家樞紐節點,形成一批“東數西算”典型示范場景和應用?!皵底纸z綢之路”合作發展成效顯著,西部陸海數據新通道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2.指標體系

image.png

image.png

  展望2035年,具備強大持續的數字技術創新策源能力與數字經濟創新活力。匯聚海量高頻全國流通數據,高質量全面建成全國數據要素運營樞紐。建成全感知數字強市、全球一流網絡強市、世界先進算力中心。力爭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基本建成創新引領、數字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全范圍智慧便民生活場景、超大城市智慧治理場景不斷豐富,數字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數字經濟區域協同發展達到新高度,對外開放新優勢明顯增強。全面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經濟新高地,為高水平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推動創新型城市進入世界先進城市行列注入新引擎。

 ?。ㄋ模┊a業體系

  結合國家、省、市戰略部署以及前沿技術產業發展趨勢,基于成都資源稟賦、技術儲備、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圍繞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重點產業鏈為工作主線,聚焦做強數字產業標識性,大力攻堅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等6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聚焦凸顯數字產業融合性,突出發展無人機、智能網聯汽車、數字文創等7大數字新興優勢產業,聚焦把握數字產業未來感,前瞻布局量子科技、6G通信、隱私計算等6大數字經濟未來賽道,打造核心產業、新興優勢產業與未來賽道協同發展的新型數字經濟產業體系,全力塑造成都數字經濟核心競爭力。

image.png

 ?。ㄎ澹﹨^域布局

  圍繞做優做強中心城區、城市新區、郊區新城,統籌考慮區域功能定位、產業基礎、優勢短板等,強化場景驅動,突出區域發展特色與重點,推動數字經濟在全域差異化協同發展,支撐城市全面數字化轉型。

  圍繞做優做強中心城區,聚焦高端要素運籌、國際交流交往、現代服務發展、文化傳承創新、時尚消費引領等核心功能,青羊區、武侯區、錦江區、金牛區、成華區加速傳統產業數字化升級,做大做強數字文創、電子商務、金融科技等產業,打造一批智慧旅游、數字消費、智慧醫療、智慧社區等示范性數字生活場景,以數字場景應用助力城市有機更新。雙流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溫江區、郫都區、新津區依托航空港、國際鐵路港、國際公路港、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等高能級平臺,加快建設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數字基礎設施,積極發展新型顯示、智能網聯汽車、數字醫藥健康等產業,大力推廣數字新技術、智能制造新模式,提升數字經濟開放度。

  圍繞做優做強城市新區,聚焦創新策源轉化、新興產業集聚、國際門戶樞紐等核心功能,四川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區依托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發揮數字經濟創新平臺和核心產業基礎優勢,強化數字技術研發與創新,積極布局數字經濟未來賽道,率先探索數據要素流通新路徑,賦能城市產業發展。成都東部新區高起點建設智慧空港,以天府國際機場為牽引適度超前布局新一代通信網絡、智能感知、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數字基礎設施,打造數字“孿生”的未來社區、智慧園區,積極發展智能終端、智能工業裝備等產業,突顯城市建設數字化引領作用。

  圍繞做優做強郊區新城,聚焦生態價值轉化、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公園城市鄉村表達等核心功能,簡陽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崍市、金堂縣等深入挖掘區域比較優勢,加快消除城鄉“數字鴻溝”,以數字場景應用激發城鄉產業、市場融合發展活力,建設數字鄉村,發展數字農業,積極探索數字技術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的創新路徑。

image.png

  三、提升數字技術研發與創新能力

  牽住自主創新“牛鼻子”,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攻關關鍵核心技術,布局高能級創新平臺,探索重大關鍵技術攻關新體制,營造數字經濟創新生態,加快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策源地。

  (一)突破關鍵核心數字技術

  攻關數字經濟“卡脖子”技術,聚焦智能傳感技術、工業軟件技術、光刻技術等數字經濟“卡脖子”重點領域,開展產業核心技術攻關,提升重大戰略技術自主化水平。突破數字經濟關鍵技術,以產業數字化共性技術需求為導向,重點推動集成電路微納技術、光電集成技術、網絡信息安全、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區塊鏈等關鍵數字技術突破。布局數字經濟前沿引領技術,聚焦量子通信、功率半導體、太赫茲通信、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等前沿數字技術領域,依托中科院、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省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動量子網絡通信、網絡與電磁空間安全等技術取得系統性突破。

image.png

image.png

 ?。ǘ嫿ǜ吣芗墑撔缕脚_體系

  打造數字經濟戰略科技平臺,聚焦提升數字經濟原始創新能力,加快推進柔性基底微納結構成像裝置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落地,推動電磁空間與泛在互聯實驗室掛牌運行。建設數字經濟產業創新平臺,聚焦提升數字經濟研發與轉化能力,推動數字經濟領軍企業牽頭聯合高校院所組建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等創新聯合體。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相關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建設。完善數字經濟功能服務平臺,聚焦提升數字經濟公共技術服務能力,加快推進集成電路公共設計平臺、國家“芯火”雙創基地等創新平臺載體建設。布局中試共享生產線、EDA/IP、檢驗檢測中心和公共試驗設施,推動概念驗證、技術成熟度評價、中試熟化開發,增強公共服務平臺對企業的服務支撐能力。

image.png

image.png

  (三)探索重大關鍵技術攻關新體制

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揭榜掛帥”機制,建立“發榜—創新企業或創新聯合體揭榜—揭榜企業掛帥攻關”的機制,鼓勵揭榜企業開展技術攻關“賽馬”。建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組織機制,構建數字經濟關鍵核心技術清單式管理制度、產業發展精準對接目錄和技術攻關任務清單。完善支持重大技術攻關的財政投入機制,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社會力量增加投入,建立科技研發風險資金池,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風險分擔。優化數字經濟科研獎勵機制,加快構建順暢高效的數字技術創新和轉移轉化體系,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和交易機制,探索科研成果的資本化運作。

  (四)營造數字技術創新生態

  健全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完善孵化器、眾創空間、高品質科創空間等多層級科技成果轉化孵化載體,創新數字科技創新容錯機制和科技成果轉化機制,降低數字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門檻。探索打造國際化開源社區,推動基礎軟件、通用軟件開源,提升云原生架構、關鍵算法資源、低代碼工具和環境等供給能力,加強數字技術產品、數字化解決方案整合封裝,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開源生態。加強數字經濟領域人才引育,支持在蓉高等院校設置數字經濟相關專業,鼓勵企業與高校建設聯合學院、聯合實驗室、聯合項目等人才培養內容。緊扣重點產業領域編制“高精尖缺”引才目錄,探索建立“候鳥型”人才和“云端”工程師的引進、激勵和服務機制,加快引進一批數字經濟領域學科帶頭人、技術領軍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創建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品牌,持續舉辦天府數字經濟論壇、中國數字經濟投融資機構四川行等高端創新交流活動,促進數字經濟創新成果交易。

  四、加快釋放數據新要素活力

  將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數據資源化為起點,以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流通、融合創新為重點,促進數據資產化和資本化轉變,加快實現數據價值化,釋放數據要素紅利,建設全國數據運營樞紐。

  (一)積極推進數據資源化

  聚焦數據資源高效采集,打通數據壁壘,加快傳感、控制、管理、運營等多源數據一體化集成,依法依規加強數據采集標注,構建全流程數據鏈。聚焦數據高質量匯聚,引導政府部門、公共機構、企業開展數據資源編目,強化數據源頭治理、清洗和預處理,優化提升政府數據、科研數據質量評估、監督、問責等機制,依法依規建設多來源支撐的數據資源庫。聚焦數據資源標準構建,優化完善跨部門、跨行業的數據標準體系,探索開展數據基礎術語、數據交換共性、數據隱私安全、數據行業應用等數據標準研制,積極參與數據資源國際標準制定。

點擊查看:成都市“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