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等方面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要決策部署,進一步發揮城市大腦在政府管理服務中的作用,加快“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數字化服務體系建設,近日,廈門市委辦、市府辦印發《廈門市加快城市大腦建設促進政府數字化改革行動方案(2022-2025年)》。
一、總體要求
1.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和致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賀信重要精神,認真落實“數字中國”“數字福建”“數字廈門”建設等部署要求,以數字化改革驅動政府職能轉變為主線,以政務流程優化和體制機制改革為突破口,以城市大腦建設為抓手,統籌推進各行業各領域政務應用系統集約建設、互聯互通、協同聯動,實現政府數字化、智能化運行,為廈門打造高質量發展引領示范區注入強勁的數字動能。
2. 原則
——改革引領,系統集成。堅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加強城市大腦建設總體設計,用“改革+數字化”的手段,破除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重塑制度責任體系。充分發揮試點示范作用,統籌各區、各部門工作需求,組織開展特色應用建設,總結形成工作路徑和方法,全市一盤棋推動政府數字化改革工作。
——數字驅動,服務民生。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城市大腦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在城市治理中的關鍵支撐作用,為群眾提供廣覆蓋、多層次、高質量的公共服務,讓數字政府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社會。
——協同創新,開放共贏。積極探索“政府主導、政企合作、管運分離、授權經營”的政務信息化發展模式,建立健全城市大腦建設運營管理機制,激發政企合作活力。發揮資源配置市場化作用,促進公共數據資源深度開發利用,構建優勢互補、多元參與、開放共贏的市場環境。
——統一標準,安全可控。實行“標準領航”策略,構建城市大腦建設標準規范體系,充分發揮標準引領、支撐和規范作用。按照自主可控原則,健全安全防護體系,統籌協調建設和安全的關系,確保城市大腦建設運營安全可控。
3. 總體目標
圍繞“智治、興業、惠民”三大方向,高標準建設城市大腦,拓展各類數字應用服務場景,使城市更智能、治理更精細、生活更便利,推動城市整體邁向數字時代。
——2022年,夯實基礎,示范突破。理順城市大腦建設運營及政務信息化管理機制。在“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協同”“一屏通覽”等重點業務應用創新上取得突破性成果,初步形成數據驅動的城市大腦核心框架體系。
——2023年,豐富應用,突出特色。全面推進城市大腦中樞建設,在經濟發展、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保等領域全面開展智慧應用建設,形成若干個具有廈門特色的“多跨協同”融合應用場景,城市精細化管理和城市便捷化服務邁上新臺階。
——2024年,完善機制,構建生態。積極探索城市大腦建設的長效機制和運營模式,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廈門城市大腦建設模式,構建城市大腦產業協同創新生態。
——2025年,全面賦能,整體提升?!澳芨兄?、會思考、可決策”的城市大腦基本建成,形成公共服務普惠便捷、城市治理科學精準、政務運行智能高效的數字政府建設新格局,廈門數字化發展水平進入全國前列,成為“數字中國”建設樣板市。
二、重點任務
1. 建強城市大腦中樞,夯實數字政府底座
?、偬嵘鞘写竽X中樞數據賦能能力。建設全市統一的數據匯聚共享平臺,向上對接福建省數據匯聚共享平臺,橫向聯通各區各部門信息系統,全面匯聚物聯感知數據、公共數據和社會數據,為城市運行監測、應急指揮以及各區各部門業務協同提供數據支撐。
?、谔嵘鞘写竽X中樞技術賦能能力。圍繞各級各部門業務應用和場景的共性需求,建設數據中臺、業務中臺、感知中臺、人工智能(AI)中臺等四大公共技術應用支撐平臺,集約化提供用戶管理、身份認證、人臉識別、電子證照、城市信息模型(CIM)、電子支付等公共技術服務能力,賦能各區各部門應用建設。
2. 聚焦“四個一”建設,全面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
?、偻七M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以“公共產品網購化”為方向,以“高效辦理一件事”為目標,建設全市統一的政務服務管理平臺,優化提升省網上辦事大廳廈門旗艦店和“閩政通”廈門頻道,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只需進一張網、一次登錄,即可全網通辦、全程網辦。推動更多事項“自助辦”、“就近辦”。2022年,推動不少于600項“掌上辦”事項入駐“閩政通”,“e政務”自助服務高頻事項突破220項。推動自助服務“跨省通辦”范圍擴大到10省40個地市。到2025年,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做到應上盡上、全程在線,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谕七M市域治理“一網統管”。以“城市治理共享化”為方向,以“高效處置一件事”為目標,搭建集“指標態勢監測、事件智能分撥、綜合分析研判”等功能為一體的城市治理平臺。2022年,聚焦疫情防控、文明創建、交通治理、公共安全、群體上訪等市域治理熱點難點問題,開發建設疫情防控應急指揮、市容環境秩序協同管理、交通不文明行為協同管理、大流量人群疏運保障服務、重點信訪事項預警等數字治理高頻應用場景。同時,在思明區、湖里區、集美區開展區級城市治理平臺建設試點,形成市區聯動機制。到2025年,城市治理由“單線條處置”向“系統集成性治理”的轉變基本完成,實現城市運行管理各類事件及時發現、快速響應和高效處置,群眾滿意度顯著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
?、弁七M政務辦公“一網協同”。落實“三提三效”行動部署,以“政務運行平臺化”為方向,以“協同辦理一件事”為目標,面向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建設全市統一的協同辦公平臺和移動辦公平臺。2022年,接入各級各部門公文處理、提案建議、督查督辦、信訪投訴等各類辦公系統,讓公務人員在一個平臺、一次登錄,完成辦文、辦會、辦事等各類事項。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推行移動辦公應用,實現政務辦公高效運轉。到2025年,實現所有政務辦公系統互聯互通、市區聯動、部門協同。
?、芡七M城市運行“一屏通覽”。以“決策指揮可視化”為方向,以“一屏觀全城”為目標,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圍繞經濟發展、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生態環保等5大主題,構建不少于500項城市生命體征指標體系。2022年,深化“圖看廈門”、“數看廈門”兩大應用,聚焦疫情防控、公共安全、應急管理、城市運行、工業經濟、信訪態勢等專題,利用移動端、電腦(PC)端、智慧屏(大屏)三個終端,圖表化展現城市生命體征指標運行情況,提供預警、預測分析,為各級各部門掌握城市運行態勢以及決策分析提供支持。到2025年,全面構建城市生命體征指標體系和指標運行監測系統,為城市治理科學化、精準化、精細化提供決策支撐。
3. 打造“大腦+”創新應用體系,整體提升政府數字化發展水平
?、偻七M信息便民惠民。依托城市大腦中樞平臺能力,推動數字技術在公共服務領域的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數字文旅、智慧出行、智慧民政、智慧人社等數字化公共服務,優化提升“i廈門”平臺功能,打造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
?、谔嵘鞘兄卫頂底只?。依托城市大腦中樞平臺能力,加快數字技術在資源規劃、市政園林、城鄉建設、住房保障等城市建設領域的應用。優化提升疫情防控、城市運行、公共安全、市場監管、交通治理、生態環保、應急管理等領域“一網統管”子平臺。以智慧政法建設為牽引,協同推進智慧警務、智慧檢務、智慧法院、智慧司法、智慧信訪建設,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科學化、智能化、智慧化水平。
?、厶嵘洕芾頂底只?。依托城市大腦中樞平臺能力,加快數字技術在數字發改、數字工信、數字貿易、數字農業、數字自貿、數字火炬等經濟管理領域的推廣應用。強化經濟運行數據整合匯聚,搭建經濟社會運行和高質量發展監測平臺,提升經濟運行分析和預測、預警能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4. 堅持融合互促,推動數字政府與數字經濟協同發展
?、偻苿映鞘写竽X建設與軟件產業協同發展。發揮廈門城市大腦產業協同創新聯盟作用,圍繞城市大腦應用場景建設,策劃、發布場景清單,吸引行業龍頭企業和本地優勢企業共同參與,打造智慧城市整體解決方案廈門版本,以此為基礎,拓展全國市場,助力廈門軟件企業發展壯大,持續擴大廈門軟件產業規模。
?、谕苿映鞘写竽X建設與大數據產業融合發展。確立并發揮公共數據資源一級開發主體作用,加大工業大數據、醫療大數據、交通大數據和信用大數據等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推進“數據招商”、“場景招商”,促進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
?、弁苿映鞘写竽X建設與新興數字產業融合發展。聚焦元宇宙、區塊鏈等前沿領域,基于文旅、體育、鼓浪嶼等特色場景,加強與頭部企業對接,推動元宇宙內容生產創作及應用孵化等基地在廈落地。
三、保障措施
?、偌訌娊M織領導。將城市大腦建設等政府數字化改革與發展重點工作納入“一把手”工程,由市主要領導親自抓。市數字廈門建設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聽取重點工作推進情況,研究部署重大事項。市數字廈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每月召開一次專題會,研究落實領導小組會議議定的工作事項,協調解決任務落實過程中的問題,督促各項工作任務完成。
?、趶娀熑温鋵?。加強部門協同和市、區聯動,各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參照市里做法建立健全相應的協調機制,由本單位本部門主要領導親自布置、親自推動。同時指定一名分管領導,明確一個責任處室,制定本單位本部門信息化建設和城市大腦等重大項目分工任務實施方案,明確時間節點和責任分工,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針對“一網通辦”、“一網統管”等跨部門跨行業跨層級的重大項目,牽頭單位負責組建由各責任單位參與的工作專班,加大項目推進力度。
?、蹚娀瘷C制創新。以城市大腦建設為契機,推動政務信息化從“政府建系統”向“企業建系統、使用者付費”轉型,探索統一投資建設和運營市級財政性投資的公共性基礎性平臺、跨部門跨行業跨層級應用系統和相關部門信息系統的機制,發揮規?;?、集約化建設效應,減少財政資金投入壓力。
?、芗訌娭贫冉ㄔO。加快制訂政務信息化建設運營模式改革配套制度,完善政務信息化項目造價評估規范,明確城市大腦項目立項、建設、采購、監管、驗收和績效評估各環節流程和要求,建立“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建設、統一運維、統一監督”的項目管理模式。健全數字政府評價體系,構建以公眾及市場主體評價為主,一線工作人員評價、內部評價、第三方評價相結合的“四位一體”評價體系,強化評價結果應用,促進政府數字化改革提升。
?、輳娀嘤栃麄?。積極開展政府數字化改革專題培訓,全面提高各級領導干部數字化治理能力。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建設復合型人才隊伍。加強對數字政府新理念、新做法、新成效的宣傳推廣,以多種形式引導民眾參與城市大腦規劃、建設和運營服務過程,提升公眾對城市大腦的認知度和參與度,形成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數字政府改革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