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黨委網信辦、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市場監管局(廳、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網信辦、農業農村局、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場監管局,有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部署要求,加快推動數字鄉村標準化建設,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數字鄉村標準體系建設指南》?,F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貫徹執行。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農業農村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022年8月8日
數字鄉村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標準化可為數字鄉村建設發揮引領性、支撐性作用。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加強數字鄉村標準化建設,指導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內數字鄉村標準化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一、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strong>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 加快構建統一、融合、開放的數字鄉村標準體系,優化標準規劃布局,增加標準有效供給,強化標準應用實施,以標準化建設引領數字鄉村高質量發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數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ǘ┗驹瓌t
科學規劃,協同推進。完善數字鄉村標準體系頂層設計, 明確標準化工作的總體思路、預期目標和重點任務。系統梳理數字鄉村標準化需求,注重跨部門、跨層級、跨行業、跨領域工作協同,有序推進標準化各項工作。
夯實基礎,強化應用。緊密貼合數字鄉村高質量發展需求,加快推動數字基礎設施、數據資源、信息系統建設運營等標準的研制,著力增加農業信息化、鄉村數字化等應用標 準的有效供給,持續提升標準的先進適用水平。
因地制宜,按需發展。充分考慮不同區域發展需求,根據各地發展基礎、技術條件和資源稟賦,按照急用先行、急 需先用的思路推進數字鄉村標準制定和應用實施。
立足國情,開放合作。遵循鄉村發展規律,鼓勵國內標準化技術組織、科研院校、企事業單位和產業聯盟加強標準 技術交流與合作,統籌產學研用各方力量,積極參與國內外 標準化活動。
?。ㄈ┙ㄔO目標
到2025年,初步建成數字鄉村標準體系。重點領域標準 制修訂工作步伐加快,基本滿足數字鄉村建設需求,國家標 準、行業標準應用多點突破,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研究同步 實施,打造一批標準應用試點,形成標準支撐和引領數字鄉 村發展的良好局面。
二、基本框架
?。ㄒ唬底粥l村標準體系結構
數字鄉村標準體系結構包括A基礎與通用、B數字基礎設 施、C農業農村數據、D農業信息化、E鄉村數字化、F建設 與管理、G安全與保障等七個部分,如圖1所示。
其中,A基礎與通用標準主要圍繞術語、參考架構、評價模型等方面,為鄉村數字基礎設施、農業農村數據和應用 領域標準提供運作框架。
B數字基礎設施標準主要圍繞農村網絡基礎設施、農業 農村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絡、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 升級等方面,為全面提升農業農村信息化水平提供基礎設施 保障。
C農業農村數據標準主要圍繞涉農數據資源、數據治理、 數據服務等方面,為數字鄉村各類應用場景提供數據資源和數據服務支撐。
D農業信息化標準主要用于指導農業生產、經營、管理、 服務等方面信息化建設,是標準體系應用“主戰場”和“績效點”。
E鄉村數字化標準主要用于指導鄉村產業、文化、治理、 公共服務、環境監測等方面數字化轉型,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和城鄉融合發展。
F建設與管理標準主要包括規劃設計、投資建設、運營 管理等標準,用于指導數字鄉村相關信息系統和平臺全周期 工作,體現建設、運營、管理并重的新理念。
G安全與保障標準主要包括安全管理、技術應用安全、數據安全等標準,用于保障數字鄉村相關信息系統、業務數 據和農村居民個人信息的安全。
(二)數字鄉村標準體系框架
數字鄉村標準體系框架由基礎與通用、數字基礎設施、 農業農村數據、農業信息化、鄉村數字化、建設與管理、安 全與保障等七部分組成,如圖2所示。
三、建設內容
?。ㄒ唬┗A與通用標準
主要包括術語、參考架構、評價模型等標準。
1.術語標準
主要統一數字鄉村相關概念認識,形成數字鄉村標準化工作的語言基礎。
2.參考架構標準
主要描述數字鄉村利益相關方、業務、管理、技術、數據、應用等組成要素,規范其相互關系,為在不同情況下規 劃和設計數字鄉村應用系統提供參考。
3.評價模型標準
主要規范數字鄉村發展評價模型、指標體系和實施方 法,確保評價工作與建設實踐、現狀和趨勢相適應,評價方 法與流程客觀公正合理,以評價促建設。
?。ǘ底只A設施標準
主要包括農村網絡基礎設施、農業農村天空地一體化監 測網絡、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升級等標準。
1.農村網絡基礎設施標準
主要規范農村地區光纖網絡、移動寬帶網絡、電話、廣 播電視和農業專用網絡等方面的共建共享、基礎網絡服務以 及跨網服務整合。包括網絡共建共享、網絡性能和服務質量 要求、網絡服務狀態監測、農業專網與政務網絡及互聯網整 合要求、跨網絡數據傳輸服務等標準。
2.農業農村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絡標準
主要規范北斗導航定位、遙感攝影測量、農用無人駕駛 航空器、農業物聯網、衛星通信等技術相關裝備、系統及各 類傳感器所構建的一體化網絡,促進多部門、多業務調查監 測數據與物聯網感知信息融合,以便于及時觀察和監測農業 生產、農村生活動態。
3.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升級標準
主要規范農村地區水利、氣象、交通、電網、物流等公 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升級。包括農村地區水利基礎設施智 能化改造升級、氣象防災減災信息發布和訂制服務、公路數 字化管理、交通客運出行服務、電網監測保護和電力資源調 度、農產品倉儲冷鏈設施信息化、鄉鎮物流服務站信息化建 設、村級電商服務站點建設、鄉鎮環境監測站信息化建設等 標準。
(三)農業農村數據標準
主要包括數據資源、數據治理、數據服務等標準。
1.數據資源標準
主要包括基礎庫、專題庫標準。
?。?)基礎庫標準。主要規范與人口、法人、自然資源、地理空間、信用等國家基礎數據相關聯的農業農村數據資源,為數字鄉村建設提供基礎數據支撐。包括農村居民、農戶和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數據,農村耕地、土壤、宅基地、林地、草原、漁業水域等自然資源數據,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數據等標準。
專題庫標準。主要規范與農業生產經營、農業農村管理和服務相關的數據資源。包括農產品分類信息、農業 種質資源數據、農機裝備與作業數據、定位信息、農業投入 品信息、農產品市場交易信息、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鄉村 土地數據類型劃分、土地調查數據、國土空間規劃數據、農 村集體資產數據、農村生活環境信息、農村居民文化活動信 息、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生計資產、生產經營 記錄、農業遙感影像數據、農業氣象觀測和預報數據、水利監測和專項業務數據、農業生產生活污染物排放數據、大氣 污染物排放信息等標準。
2.數據治理標準
主要規范鄉村數據資源梳理和歸并、數據開放共享、數 據全生命周期管理、數據質量管理、數據資產化管理等方面 的建設及要求。包括數據字典、數據分類、數據編碼、數據 開放共享、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數據質量管理、數據資產 管理等標準。
3.數據服務標準
主要規范鄉村數據服務、數據系統、應用支撐平臺、數據服務流程和服務能力評估等方面的建設及要求。包括數據系統建設基本要求、數據服務管理要求、數據服務目錄、數據服務需求登記、數據平臺架構、數據平臺技術要求、數據平臺接口要求、數據開放架構、數據展示發布、數據分析應用、數據資產評估、數據管理評估、數據交易流通等標準。
(四)農業信息化標準
主要包括農業生產信息化、農業經營信息化、農業管理 信息化、農業服務信息化等標準。
1.農業生產信息化標準
主要包括育種信息化、農業行業生產信息化、農業綠色 生產信息化、農機信息化等標準。
?。?)育種信息化標準。主要規范農業數據資源和信息 技術在種業全產業鏈中的應用。包括農作物、畜禽家畜、水產的育種與篩選信息化等標準。
?。?)農業行業生產信息化標準。主要規范信息技術和農業數據資源在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生產過程中的應用。 包括高標準農田、大田種植和設施農業生產信息化、動物疫病信息化監測、畜牧養殖信息化監管、水產養殖捕撈信息化、 漁業資源和漁船漁港信息化管理、漁業養殖和捕撈信息化管理等標準。
?。?)農業綠色生產信息化標準。主要規范物聯網、人 工智能、區塊鏈和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全過程中的 應用,確保農產品生產質量安全可控,防止或降低農業面源 污染及水污染。包括經營主體信息采集分析、生產過程信息 采集分析、農業投入品流向信息采集分析與監管監測、公眾 評價投訴信息采集分析、農業投入品可追溯管理、漁船大氣 污染物排放等標準。
?。?)農機信息化標準。主要規范傳感器、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和農業生產經營中的應用。 包括信息化裝備要求、機械化信息化融合管理要求、機械化信息化融合作業服務要求、農機管理服務平臺建設等標準。
2.農業經營信息化標準
主要包括農產品加工信息化、農產品市場信息化監測、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化、農產品價格指數等標準。
?。?)農產品加工信息化標準。主要規范互聯網、大數 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信息技術在農產品采后商品化處理、貯藏、加工等過程中的應用。包括農產品信息采 集、農產品分級及認證、農產品加工設施設備數字化、農產 品包裝和處理信息化等標準。
?。?)農產品市場信息化監測標準。主要規范自動定位 匹配、信息智能識別與數據規則驗證等技術,以及信息采集 設備和系統在支撐農產品市場經營和銷售等相關活動中的 應用。包括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農產品品牌信息及其他 農產品市場信息采集與處理、監測與預警指標、信息發布與 管理等標準。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化標準。主要規范信息技術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平臺建立和質量安全管理實施中的應用。包括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平臺建設,可追溯食用農產品分類目錄、編碼標識、操作規范、數據格式、 接口規范、信息管理,農產品全過程追溯系統評價等標準。
?。?)農產品價格指數標準。主要規范大數據、云計算 等信息技術在農產品價格指數數據資源庫建設、數據處理、 指數計算、指數產品開發等方面的應用。包括數據采集與處理、農產品價格指數計算、農產品價格指數調整、農產品價格指數發布等標準。
3.農業管理信息化標準
主要包括農產品系統管理信息化、農業風險管理信息 化、農業行政執法信息化等標準。
?。?)農產品系統管理信息化標準。主要規范互聯網、 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信息技術在農產品信 息系統管理中的應用。包括農產品市場信息系統管理、農產 品基本信息系統管理、農產品流通系統管理等標準。
?。?)農業風險管理信息化標準。主要規范互聯網、大數據、北斗導航、物聯網、農業遙感等信息技術在自然風險、生物風險、市場風險管理中的應用。包括農業風險識別、評估、預警和管理(涉及風險規避、風險轉移和風險應對等) 等標準。
?。?)農業行政執法信息化標準。主要規范互聯網、大數據、北斗導航、農業遙感等信息技術在種子、農藥、飼料、獸藥、肥料、農產品質量安全、漁業漁政、動植物疫情防控、 農村宅基地管理等領域違法案件監督執法中的應用。包括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信息系統建設、跨區域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指揮調度平臺建設、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伍信息化管理等標準。
4.農業服務信息化標準
主要規范農業服務主體提供服務過程中的信息化技術, 強化農業產前、產中、產后信息化服務能力。包括農業生產管理信息服務、農產品市場流通信息服務、農業科技教育信息服務、農業資源環境信息服務等方面所涉及的信息采集、大數據分析、數據管理與應用、信息系統建設與運維等標準。
?。ㄎ澹┼l村數字化標準
主要包括鄉村產業數字化、鄉村文化數字化、鄉村治理數字化、鄉村公共服務數字化、鄉村環境監測數字化等標準。
1.鄉村產業數字化標準
主要包括農村電子商務、鄉村智慧旅游、農村數字金融 等標準。
?。?)農村電子商務標準。主要規范利用電子商務整合 產業鏈資源,引導涉農電商參與主體規范交易行為,為涉農 企業和農產品產地市場提供營銷、物流和倉儲等各類支撐服 務。包括農產品倉儲物流數字化、農產品交易、農產品質量 及產地認證、農產品冷鏈體系建設等標準。
?。?)鄉村智慧旅游標準。主要規范引導信息技術在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農村新業態中的應用。包括相關資源信息在線發布、傳播推廣、在線體驗、運營、監管服務等標準。
?。?)農村數字金融標準。主要規范涉農信貸、保險等 金融服務。包括評估授信準則、涉農信貸系統建設和服務規 范,農業保險系統建設、精確承保、快速理賠,金融業務便 捷登記、流程優化、自助服務等標準。
2.鄉村文化數字化標準
主要包括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鄉村文化資源數字化、 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等標準。
?。?)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標準。主要規范縣級廣播電 視、報刊、新媒體等媒體資源的整合,以及涵蓋媒體服務、 公共服務、增值服務等業務的融合媒體平臺建設,促進融媒體中心建設成果與新時代實踐文明中心建設對接。
?。?)鄉村文化資源數字化標準。主要規范農耕文化、 鄉村文物、名鎮名村、傳統村落、民風民俗等文化資源的數 字化采集、加工創作、可靠保存及對外宣傳展示。包括鄉村 數字文物資源庫建設、鄉村節慶文化資源采集整理、農村地 區文物資源信息采集、鄉村文化資源服務等標準。
?。?)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標準。主要規范農村數 字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網、數字農家書屋等文化服務平 臺的建設,以及鄉村文化推廣、培訓的技術要求。包括農村 數字博物館平臺建設、文化資源內容建設、鄉村傳統技藝培 訓等標準。
3.鄉村治理數字化標準
主要包括鄉村“互聯網+黨建”、鄉村“互聯網+政務服務”、網上村務管理、鄉村“互聯網+法律服務”、鄉村社會治理信息化、鄉村公共安全管理數字化、智慧應急管理等標準。
?。?)鄉村“互聯網+黨建”標準。主要規范信息技術在農村黨建黨務、監督、管理、學習、活動、宣傳等工作中的應 用。包括網上黨務管理、網上黨課、黨群公共服務、黨建平 臺建設等標準。
?。?)鄉村“互聯網+政務服務”標準。主要規范“互聯網+ 政務服務”在農村地區的應用。包括涉農服務事項目錄、鄉村 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政務服務線上線下一體化、鄉村政務服務信息終端等標準。
?。?)網上村務管理標準。主要規范村務在互聯網平臺 上公開的形式和內容,以及網上村務管理平臺的建設要求。 包括村務管理平臺建設、村務財務網上公開、村集體財務電算化和托管、宅基地和農房數字化管理等標準。
?。?)鄉村“互聯網+法律服務”標準。主要規范農村地區通過網絡開展的公共法律服務。包括線上普法宣傳、線上法 律援助和公證服務、線上矛盾調解等標準。
?。?)鄉村社會治理信息化標準。主要規范農村社會治 理信息化、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建設,以及數據挖 掘、人像比對等技術手段在鄉村綜合治理和公共服務等領域 的應用,指導基層治理信息采集、交換、共享、加工、研判 以及系統建設和管理。包括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礎數據規范、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規范等標準。
?。?)鄉村公共安全管理數字化標準。主要規范農村數 字化公共安全防控體系、突發事件風險監測與預警信息共享 等系統建設及應用。包括農村地區智能化視頻采集系統建設 標準,以及信息技術在道路橋梁養護、地質災害監測、道路交通安全監管、傳染病防控等領域的應用標準。
?。?)智慧應急管理標準。主要規范物聯網、云計算、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在自然災害風險監測、隱患報送、預報預警和應急資源調配中的應用。包括應急管理平臺應用標準,以及應急事件監測預警、信息報送、智慧調度、 分析評估、善后恢復等在內的全過程工作標準。
4.鄉村公共服務數字化標準
主要包括鄉村“互聯網+教育”、鄉村“互聯網+醫療健康”、鄉村“互聯網+人社”、信息無障礙和適老化、鄉村信息服務站點整合等標準。
?。?)鄉村“互聯網+教育”標準。主要規范網絡教育、信息技術在鄉村學校中的應用,以及相關人員數字化能力培訓。主要包括鄉村學校教育教學、教育評價和生活服務信息化、網絡教育課程、鄉村教師信息化教學和數字化能力培訓、 在線教育質量要求、新型農民數字化能力建設培育等標準。
?。?)鄉村“互聯網+醫療健康”標準。主要規范醫療信息互聯互通、遠程醫療服務、智慧養老平臺等方面的建設。包 括電子病歷信息、電子檢查檢驗報告互認、醫療衛生機構信 息化評級、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建設、遠程會診系統建設、養老服務場所信息化、電子健康檔案、智慧養老服務等標準。
?。?)鄉村“互聯網+人社”標準。主要規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領域基本公共服務、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等社會保 險服務、農村勞動力就業及職業培訓服務、農村居民社會保 障卡等信息平臺建設和服務。
?。?)信息無障礙和適老化標準。主要規范針對老年人、 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信息服務。包括穿戴、家居和呼叫等智能設備“適老化”,自助信息服務和移動終端信息服務支持要求等標準。
?。?)鄉村信息服務站點整合標準。主要規范農村地區 政務、生產、生活、金融、物流等領域信息服務站點和設施的整合建設。包括便民信息服務站點共建共用和基本功能、 自助服務終端、涉農信息服務整合要求等標準。
5.鄉村環境監測數字化標準
主要包括農村人居環境監測信息化、農村生態保護信息 化等標準。
?。?)農村人居環境監測信息化標準。主要規范高清視 頻、物聯網、人工智能、圖像識別等技術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等方面的應用。包括農村生活垃圾收運數字化監管、 黑臭水體監測、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監測、農村生活取暖等廢氣排放監測、農村地區地表水環境監測、飲用水水源環境監測等標準。
?。?)農村生態保護信息化標準。主要規范物聯網傳感 設備、人工智能、衛星遙感、高清視頻遠程監測等技術手段
對農田土壤、生產用水、排放氣體進行的監測和評價。包括農田環境、養殖環境、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加工污染物排放、 農業廢棄物處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監測標準,農作物秸稈焚燒火點識別和監測標準,農業生態環境重要指數的數據采集、 監測標準,農牧交錯生態系統脆弱區和敏感區評價、鄉村氣候資源評估和開發利用標準等。
?。┙ㄔO與管理標準
主要包括數字鄉村相關信息系統或平臺的規劃設計、投 資建設、運營管理標準。
1.規劃設計標準
主要規范數字鄉村相關信息系統和平臺的規劃設計。包 括需求分析、總體規劃、目標設計、實施計劃等標準。
2.投資建設標準
主要規范數字鄉村相關信息化項目建設實施的各環節 程序。包括成本估算、建設部署、流程實施、質量和風險管理、采購和招投標要求等標準。
3.運營管理標準
主要規范數字鄉村相關信息系統和平臺運營管理的各 環節程序,確保建設達到預期目標,能夠持續提供服務。包 括運營能力成熟度、運營方法、服務工具等標準。
(七)安全與保障標準
主要包括安全管理、技術應用安全、數據安全等標準。
1.安全管理標準
主要包括信息安全管理體系、風險管理、運維管理、事件管理與應急處置、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等相關標準。
2.技術應用安全標準
主要包括信息系統、網絡平臺、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等系統安全標準,基礎網絡與架構、移動互聯網、安全協議、新一代移動通信等通信網絡安全標準,以及云計算、大數據、 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安全標準。
3.數據安全標準
主要包括數據分類分級、重要數據安全、應用與服務數 據安全、數據處理活動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標準。
四、建設路徑
本指南主要指導國家、行業層面數字鄉村標準化建設, 并對相關領域已發布或制定中的部分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進行了梳理(詳見附表),供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有關行業推進標準化工作時參考。同時,基于數字鄉村標準體系框架, 結合標準制修訂工作有關要求,提出以下具體建設路徑:
?。ㄒ唬藴实膽?/strong>
對于適用于數字鄉村發展的現行標準,如數據治理、數 據安全等城鄉通用標準,政府機構、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 和個人等主體可根據實際需求選擇采用。在數字鄉村建設 中,相關主體可通過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規范建設實施的 各個環節,實現降本提質增效,進一步提煉形成標準應用的 示范案例,并可申請在對口的國家或行業標準化技術組織進 行宣貫,拓展相關標準的應用范圍。同時,相關主體可申請 開展第三方檢測認證和標準符合性測試,進一步深化其行業地位,擴大相關標準的影響力。
?。ǘ藴实闹贫?/strong>
對于數字鄉村領域中缺失的關鍵亟需標準,政府機構、 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等主體可設置重點課題,推動形成標準草案及立項建議,選擇對口的國家或行業標準化技術組織,提交立項申請。經過充分研討、立項論證后,由國家或行業標準化主管部門下達立項計劃、由標準化技術組織負責項目管理,相關主體牽頭組織研制,結合技術趨勢和實踐經驗,持續優化標準內容起草,適時開展相關試驗驗證, 經公開征求意見、審查、報國家或行業標準化主管部門批準后發布。
(三)標準的修訂
對于不能完全適用于當前數字鄉村建設的現行標準,政 府機構、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等主體可在充分調研 的基礎上,評估和反饋標準實施情況,并向對口的國家或行 業標準化技術組織提出修訂申請。標準化技術組織將定期組 織開展復審評議,明確標準確需修訂后,由相關主體提出修 訂立項申請。經過充分研討、立項論證后,由國家或行業標 準化主管部門下達修訂計劃,由標準化技術組織負責項目管 理,相關主體牽頭組織修訂,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標準 內容,經公開征求意見、審查、報國家或行業標準化主管部門批準后發布,原版本同期廢止。
(四)標準的轉化
對于數字鄉村領域已實施應用且具有推廣價值的地方標準、團體標準,政府機構、行業社團組織、企事業單位和 個人等主體可根據實際需要,組建標準轉化研究團隊,組織 開展相關調研,廣泛征集各方面意見。在明確所需轉化內容 后,相關主體可選擇對口的國家或行業標準化技術組織,按 照標準制定的流程,推動相關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或行業標 準。
五、組織保障
加強統籌協調。依托數字鄉村發展統籌協調機制,統籌做好數字鄉村標準化各項工作。建立健全數字鄉村相關信息系統共建和數據共享規則,強化跨部門、跨層級、跨行業、 跨領域之間的協調聯動、政策協同和信息共享,合力推進數字鄉村標準體系建設。
加快標準研制。指導有關國家、行業標準化技術組織等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修訂,做好應用標準與基礎通用標準、新制定標準與已發布標準的有效銜接。 引導地方、行業協會、產業技術聯盟等與標準化技術組織加強合作,因地制宜、多點并行推動數字鄉村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的制修訂。
加大宣貫力度。充分利用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媒介,以及數字鄉村建設相關培訓活動,強化對標準化建設的宣傳引導。探索將標準化建設納入數字鄉村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適時組織開展數字鄉村標準化試點和評估評價,強化試點地區重要標準的應用和推廣。
附表
已發布或制定中的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