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設區市司法局、平潭綜合實驗區司法辦,廳機關各處室、廳直各單位:
現將《關于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十條措施》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福建省司法廳
2023年4月12日
?。ù思鲃庸_)
關于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十條措施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著力踐行“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大力推進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根據省委省政府有關提升營商環境工作要求,結合開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立足我廳職能職責,提出以下“十條措施”:
一、加快推進相關立法項目。加快推進福建省企業和企業經營管理者權益保護條例、促進公平競爭條例、人力資源市場條例等涉營商環境法規制定修訂。推動有關主管部門及時出臺法規規章的配套規定,細化落實措施,保障涉企法規規章全面、準確、有效實施。及時清理不利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著力破解制約市場主體發展的政策壁壘。
二、健全聽取企業意見制度。健全企業、行業協會和商會等參與立法工作機制,完善立法調研、論證、座談、評估、公開征求意見等制度安排,增加涉企基層立法聯系點,拓寬聽取意見渠道,充分吸收合理建議。完善立法解讀機制,對市場主體普遍關心的法規規章,及時發布相關立法信息。
三、強化公平競爭審查機制。嚴格落實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要求,協同有關部門重點審查涉企規范性文件是否違反公平競爭原則、是否違法設置市場準入和退出條件、是否不當干預或者影響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等內容,發現問題及時責令整改,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四、全面推行包容審慎監管。深化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深化開展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四張清單”工作,進一步規范行政裁量權基準,大力推行柔性執法,推動依法慎用少用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性措施,助力營造包容寬松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加快建設省域一體化數字執法平臺,提高執法效率,降低維權成本。
五、夯實科技創新法治基石。大力提高我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等支持科技創新發展有關法規規章的知曉率。推動建立科技創新容錯機制,鼓勵科研人員大膽探索。全力支持知識產權維權,健全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進一步激勵和保護科技創新發展。
六、服務民營企業合規建設。主動融入服務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進一步推動完善企業財產抵押、權屬變更等制度,助力破解民營企業貸款難的制度障礙。持續深化民營企業公司律師試點工作,指導督促公司律師主動參與民營企業合規管理,提高民營企業依法經營、防范風險的能力。推動企業破產制度建設,促進我省企業破產制度運用科學化規范化,助力縮短“執轉破”案件審理周期,幫助民營企業紓困進入“快車道”。
七、高效便捷化解矛盾糾紛。推廣運用全國行政復議網上平臺,做到涉企行政復議案件快立、快審、快結。加大涉企行政復議案件辦理力度,發揮行政復議意見書和建議書功能,及時糾正影響公平準入、妨礙平等競爭等違法行政行為。編制發布我省優化營商環境十大行政復議案例,為企業紓困解難提供有針對性的行政復議服務。打造省級“園區楓橋”品牌,推動企業矛盾糾紛就地化解,構筑和諧園區環境。
八、提高公共法律服務品質。深入開展律師行業“百所聯百會”活動,常態化開展企業“法治體檢”公益活動。加快升級海絲中央法務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加快推進入駐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海上絲路仲裁中心、涉臺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等項目,加快推廣使用臺灣公證書遠程驗核比對系統,全力提升服務臺資外資企業水平。
九、加大普法宣傳教育力度。強化普法責任制落實,組織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等進企業,注重以案釋法、以案說法,重點開展助力民企發展壯大等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宣傳。深入開展“蒲公英七進”普法志愿活動,創新發揮新媒體作用,持續提升市場主體法治意識。
十、開展法治領域專項整治。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推動各地各有關部門深入查糾整改、總結提升,健全長效機制,切實提高企業和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加強指導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就優化營商環境、“放管服”改革等領域存在問題開展專項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