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市屬、駐市各單位:

  《贛州市推行政務服務便民利企“微改革”若干措施》已經市政府第3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2023年5月18日

 ?。ù思鲃庸_)

  贛州市推行政務服務便民利企

  “微改革”若干措施

  為持續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對標灣區,從企業群眾需求端出發,下足繡花功夫,創新推出一批貼近群眾、貼心服務的便民利企“微改革”,進一步提升企業群眾辦事體驗,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以下措施。

  一、推行新設企業“開辦即開戶”。鼓勵銀行金融機構進駐各級政務服務大廳,企業辦完營業執照后直接申請開通企業銀行賬戶,實現企業開辦和銀行開戶“一站式”辦理?!矤款^單位:市行政審批局、贛州銀保監分局、人民銀行贛州中心支行;配合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3年10月底前〕

  二、推行工程項目“合并審批”。梳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關聯事項,將水利工程初步設計與水土保持方案合并審批;權限內輸變電項目一般環評與輻射類環評合并審批;投資規模500萬元及以上至1000萬元以下政府投資水利項目、應對突發事件需要緊急建設的水利項目,直接審批初步設計;投資規模500萬元以下政府投資水利項目,只審批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矤款^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市發改委、市水利局、市生態環境局;配合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3年10月底前〕

  三、推行“遠程視頻踏勘”。制定“遠程視頻踏勘”事項清單,建設“遠程視頻踏勘”平臺,組織企業、中介機構、評審專家通過“遠程視頻踏勘”平臺完成項目現場踏勘工作,縮短審批時間,節約審批制度性成本?!矤款^單位:市行政審批局;配合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3年12月底前〕

  四、探索“綜合受理+全科審批”模式。整合審批流程相對簡單的相近業務和關聯事項,形成“綜合受理+全科審批”事項清單和服務指南。按照工作人員“一專多能”目標,強化業務培訓,實現市縣兩級審批科室清單事項“全員受理、全科審批”?!矤款^單位:市行政審批局;配合單位:市公安局、市稅務局、市人社局、市醫保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商務局等市直(駐市)進駐政務服務大廳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3年12月底前〕

  五、推行“多稅合一”申報。進一步深化“多稅合一”申報改革,做好“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方式宣傳推廣,逐步提高全市“非接觸式”辦稅繳費占比,壓減納稅人申報和繳稅次數?!矤款^單位:市稅務局;配合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3年12月底前〕

  六、推行“水電氣”聯辦服務。加快政企協同共享平臺建設,打通水電氣部門自建系統,開發水電氣聯合報裝功能模塊,推動用水、用氣、用電事項數據信息共享,實現水電氣報裝線上申報、并聯辦理。設立“水電氣”聯辦窗口,為企業群眾提供“一窗申請、同步報裝”服務?!矤款^單位:市住建局、市發改委;配合單位:市市政公用集團、國網贛州供電公司、贛州深燃公司、市行政審批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城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3年12月底前〕

  七、探索“一照多址”“一證多址”。簡化企業設立分支機構登記流程,拓展適用區域,實現一次申請、一本執照、多個地址,便利分支機構、連鎖門店信息變更,促進企業擴大經營規模。積極推動數字證書、電子證照、部分產品跨區域流通檢疫申請等企業生產經營高頻許可證件、資質資格等在省內跨區域互通、互認、互用?!矤款^單位:市行政審批局;配合單位:市市監局、市住建局、市自然資源局等市直各有關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3年12月底前〕

  八、實行二手房“帶押過戶”。制定二手房“帶押過戶”政策,加大不動產登記系統、住建房屋交易合同網簽備案系統與金融機構系統信息共享,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實現二手房“帶押過戶”,降低交易成本?!矤款^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配合單位:贛州銀保監分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3年7月底前〕

  九、實行不動產登記、交易和繳納稅費“一網通辦”。利用政務大數據交換平臺及電子證照庫獲取共享數據,推進全業務類型“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實施不動產登記、交易和繳納稅費“一窗受理、并行辦理”。加快實施網上繳納稅費,推行稅費、登記費線上一次收繳?!矤款^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稅務局、市財政局;配合單位:人民銀行贛州中心支行、市住建局、市行政審批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3年12月底前〕

  十、深化惠企政策集中兌現改革。完善企業用戶畫像功能,新增審批預警、企業信用查詢、政策智能推送、兌付結果公示等模塊,加大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兌付比例,為企業群眾提供“一站式”惠企政策兌現服務。2023年底前,市、縣兩級符合要求的惠企政策全部上線“親清贛商”平臺,通過平臺兌現惠企政策的企業覆蓋率達80%以上?!矤款^單位:市行政審批局;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等市直有關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3年12月底前〕

  十一、推行簡單事項“免申辦”“即申即辦”。制定“免申辦”“即申即辦”事項清單,依托電子證照信息共享和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精準抓取證照信息數據,定期向企業群眾推送辦事提醒,根據當事人意愿,為企業群眾提供“免申辦”服務。將“即申即辦”事項委托窗口直接辦理,并納入市數字政務云服務大廳自助辦理。2023年底前,分別推出不少于20項“免申辦”事項和“即申即辦”事項?!矤款^單位:市行政審批局;配合單位:市公安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人社局、市醫保局、市住建局、市商務局等市直(駐市)進駐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3年12月底前〕

  十二、推行高頻事項“智能導辦”“視頻幫代辦”。參照醫院智能導診模式,在“贛服通”贛州分廳、“贛州政務服務”微信公眾號開發智能導辦、視頻幫代辦功能,通過視頻通話、文件傳遞、文字通信等方式,向辦事人全方位演示線上辦事流程,實現辦事遠程精準輔導?!矤款^單位:市行政審批局;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人社局、市醫保局、市住建局等市直(駐市)進駐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3年10月底前〕

  十三、試行行政審批與中介服務“一體化”計時。將審批部門委托中介機構對企業提交的方案、報告、設計等評估檢測時間,納入審批服務時限一體化計時,力爭效率提升30%以上。探索中介服務成果網上提交,實現全程追溯、進度提醒?!矤款^單位:市行政審批局;配合單位:各中介服務行業主管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3年12月底前〕

  十四、打造“政銀通—便利店”。依托銀行營業網點多、覆蓋面廣的優勢,開啟“政銀”合作,在全市具備條件的銀行網點設立“政銀通”服務專區,將政務服務一體機入駐銀行,打造企業群眾身邊的“政務服務便利店”,實現營業執照、社保、醫保、不動產登記、公積金貸款等高頻政務服務事項15分鐘內“就近可辦、零跑快辦”?!矤款^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市政府金融辦、贛州銀保監分局、人民銀行贛州中心支行;配合單位: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醫保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等市直(駐市)進駐單位,駐市各國有商業銀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3年12月底前〕

  十五、開通政務公開“云直播”。將各部門單位的政務信息集中整合,按計劃組織政務部門開展專場直播,將各類最新政策、辦事指南和辦事流程搬至政務公開云直播平臺,實現政務服務線上宣講、直播答疑?!矤款^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市融媒體推進中心;配合單位: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醫保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市商務局等市直(駐市)進駐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3年12月底前〕

  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政務服務便民利企“微改革”工作,制定具體實施措施,明確責任分工和完成時限,扎實推進15條“微改革”舉措落地見效。各地各部門要在每月底前將工作進展情況報送至市行政審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