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各有關單位:

  為全面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加快建設數字河北行動方案(2023-2027年)》(冀政辦字〔2023〕13號),我廳制定了《河北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7年)》,現印發你們,請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023年5月12日

  河北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7年)

  為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省委十屆三次全會精神,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在河北展現出美好圖景,全面落實省政府辦公廳《加快建設數字河北行動方案(2023-2027年)》(冀政辦字〔2023〕13號),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工作目標

  到2023年,全省兩化融合水平進一步提升,河北省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框架初步建成,“1+21”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逐步完善。開展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百城千園行”活動,推動5G網絡、工業互聯網平臺進園區、進集群、進企業。完成15個工業信息安全綜合防護能力建設試點任務,培育200個省級工業互聯網重點建設項目,遴選50個試點項目,打造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工業互聯網標桿示范案例。

  到2025年,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深度融合取得明顯成效,全省兩化融合水平力爭進入全國第一梯隊,“1+21”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初步建成,各類工業互聯網平臺達到400個,重點行業企業智能制造水平大幅提高,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63%,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超800億元,數字化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

  到2027年,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融合更加深入,全省兩化融合水平鞏固穩定在全國第一梯隊,新模式新業態廣泛應用,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高,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智能化成為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二、重點任務

  (一)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工業互聯網網絡體系。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基礎電信企業完善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實現重點園區和產業集群5G、千兆光纖網絡雙覆蓋,加快5G、6G、衛星互聯網、云網融合、確定性網絡、IPv6分段路由(SRv6)等新型網絡技術在企業內外網的應用。開展“5G+工業互聯網”規?;瘧?,建設“工業互聯網+園區”試點,支持工業企業建設5G全連接工廠,推動5G應用從外圍輔助環節向核心生產環節滲透。強化對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的管理,鼓勵建設一批行業、區域的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深化標識在設計、生產、服務等環節應用,促進跨企業數據交換,提升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質量追溯水平。

  健全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支持行業龍頭企業搭建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支撐企業全流程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圍繞工業主導產業需求,培育一批行業級、區域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為企業提供研發設計、設備聯網、生產管控、能源管理、檢驗檢測、供應鏈對接、產業金融等公共服務,促進制造資源優化配置。支持有條件的省內平臺爭創國家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積極推動國家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在河北布局。打造“1+21”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建設河北省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綜合展示全省工業互聯網運行數據,為政府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和有力支撐。

  提升工業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完善省級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臺,建立全省監測預警、信息通報和應急處置等機制。深化網絡安全風險評估和安全能力建設,扎實做好網絡設施安全、應用系統安全、數據安全等重點工作。構建省、市兩級的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應急預案體系,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和應急資源儲備,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提高全省工控安全應急處置能力。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支持石家莊、秦皇島、唐山等市工業信息安全產業發展。

 ?。ǘ┩苿又圃鞓I數字化轉型新模式應用

  推動大型企業重點項目建設。以鋼鐵、裝備、石化、醫藥等傳統優勢行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重點,圍繞工業互聯網內外網、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信息安全、新模式新業態等方向,根據企業信息化發展階段組織精準幫扶,推動企業信息化水平提檔升級。培育1000個省級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重點建設項目,引導處于“單項覆蓋”階段的規模在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在企業內網網絡、工業互聯網平臺、新模式新業態應用、企業上云、工業信息安全等方面開展項目謀劃和建設,實現向“集成提升”階段邁進。每年遴選50個省級試點示范項目。到2025年,遴選認定100個省級工業互聯網標桿示范案例,總結成功經驗,形成面向細分行業的整體解決方案,通過復制推廣提升行業兩化融合水平。

  促進“專精特新”企業數字化轉型。鼓勵建設面向中小企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低成本、模塊化物聯網設備在中小企業中部署應用,引導中小企業通過平臺獲取工業軟件、大數據、交易、融資等方面的技術支持,參與大企業生產協作配套,推動優質產業資源高效配置和疊加倍增。鼓勵中小企業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提升企業在細分領域細分行業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資源管理和市場拓展的能力,為企業走好“專精特新”之路提供數字化支撐。繼續實施“十萬企業”上云工程,豐富全省企業上云供給資源池,指導云服務商建立完善企業上云本地化服務體系,深入開展企業上云星級評定,針對不同等級、不同類別企業提供精準服務,引導中小企業通過平臺獲取工業軟件、大數據、交易、融資等方面的技術支持,參與大企業生產協作配套,每年推動1萬家上云。

  加快園區和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開展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百城千園行”活動,加快產業集群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5G、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進園區、進集群、進企業。加快工業互聯網相關資源與縣域特色產業需求對接,鼓勵有能力、有基礎的龍頭企業與工業互聯網企業嫁接,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行數字化賦能;加快重點園區、產業集群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規?;瘧?,加快產業集群“領跑者”企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打造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標桿。指導阿里、京東等平臺企業與制造業企業對接,加快電商產業帶和電商產業基地建設。組織實施“冀優千品”河北制造網上行活動,在產業集群、工業園區設立“冀優千品”服務站,培育一批鋼鐵、裝備等重點行業供應鏈協同平臺,提升產業鏈協同生產效率。開展品牌品質“雙品”網購節、618網購節、“雙11”購物節等系列線上促銷活動,幫助企業降低采購成本,擴大銷售渠道。

  促進產業鏈健康發展。以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基礎,推動上下游企業與平臺對接,打造一批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平臺,提升產業集成和協同配套水平,提高全鏈條數字化管理能力。構建面向行業的產業鏈數字地圖,梳理匯總河北產業鏈供應鏈地域分布特征,分析省內產業鏈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強化產業鏈全渠道智能管控和動態優化,為全省強鏈、補鏈、延鏈提供支撐。以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基礎,發展工業領域共享經濟,促進研發設計、計量檢測、生產制造、創業孵化等制造能力開放和技術,實現制造需求和制造資源的無縫對接,提升企業內外部產業集成和協同水平。

  推動綠色制造領域數字化賦能。圍繞節能降碳,在鋼鐵、石化、建材等高耗能行業,加快對能源產出、輸配、消耗環節的設備改造,建設能耗在線監測系統,逐步實現能源預測預警、智能調控和能效綜合評估。開展高耗能行業節能監察,倒逼企業加快實現節能降耗。實施“互聯網+”綠色制造工程,培育和建設一批綠色工廠,推進綠色技術軟件化封裝,探索形成一批數字化模塊化解決方案。在高污染、高排放企業內部加快環保監測管理系統建設,加強煙氣、污水、廢渣等污染物監測、回收和再利用的管理,實現環保設備在線監測和環保數據告警、評估、報告,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強化安全生產領域數字化管理能力。在安全生產重點行業和領域,實施“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支持企業建立完善設備管理和安全生產監控平臺,實現設備運行、安全生產關鍵部位在線動態監控與管理分析。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提高煤礦、非煤礦山(尾礦庫)、危險化學品、交通運輸等重點高危行業安全生產水平,建立覆蓋關鍵裝置、現場作業、人員、環境等全局化安全生產監測、預警、管理和應急體系,減少風險隱患,提升安全水平。加快建設煤礦、非煤礦山(尾礦庫)、危險化學品、交通運輸重點企業聯網監測系統,健全省、市、縣分級、分類監測預警機制,實現風險感知、動態監測、自動預警、應急處置、結果反饋的全流程閉環管理。

 ?。ㄈ┩七M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

  推動先進鋼鐵、綠色化工、新材料等行業提質增效升級。面向綠色化工、先進鋼鐵、新材料行業,聚焦管理、生產、安全等環節,推進數字化監控及管理,加速業務系統互聯互通和工業數據集成共享,提高自動化生產和安全管控水平。支持四大臨港精品鋼鐵基地、省級石化園區龍頭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合作,加快企業生產環節智能化改造,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節能減排和安全生產。支持構建新材料行業生產全流程運行數據模型,基于數據分析實現工藝改進、運行優化和質量管控,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加快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大數據中心、關鍵工藝模型和智能控制系統建設,強化新技術創新應用,提升質量全過程管控、能源綜合管理、供應鏈集成、工藝流程再造、設備預防性管理等方面智能化水平。

  引導高端裝備行業向智能化躍升。以解決裝備創新能力弱、基礎制造工藝落后、產品智能化水平和附加值低、產品維護服務成本高等問題為重點,推動保定、滄州、張家口先進汽車制造、秦皇島汽車零部件、唐山軌道交通裝備和機器人、張家口冰雪裝備等企業生產裝備、產線智能化建設,加快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裝備的普及應用,強化數據采集和系統集成,提升企業生產管控能力。鼓勵建設跨領域協同研發設計平臺,發展眾包設計、用戶參與設計、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等新型研發設計模式,縮短研發周期,提升產品品質。提升產品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利用工業互聯網的設備連接和智能管控優勢,推廣遠程診斷、在線維護、設備租賃和抵押擔保等服務新模式,延伸企業價值鏈,降低維護成本,提高產品附加值。

  促進健康食品、現代輕紡、生物醫藥等行業優質高效供給。聚焦管理、產品、服務等環節,積極探索以用戶為核心的個性化定制、精準營銷以及產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和監管。支持健康食品、生物醫藥行業建設產品信息追溯系統,在石家莊乳制品和醫藥、邢臺方便健康食品、秦皇島和張家口葡萄酒等企業強化全產業鏈質量安全追溯管理,滿足客戶多品種、小批量個性化需求,提高客戶互動和敏捷服務水平。推動現代輕紡行業夯實智能化生產基礎,建設自動化、連續性、柔性化生產系統,提高生產效率和實現柔性生產,實現生產過程透明化和車間管理的精細化。加快標識在健康食品、生物醫藥、現代輕紡等行業的規模應用,促進跨企業數據交換,提升產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和質量管理水平。鼓勵企業開展基于用戶交互信息的大數據應用,發展個性化定制、產品差異化創新、網絡精準營銷、全產業鏈追溯和供應鏈金融等服務新模式,大幅提升用戶服務體驗和滿意度。

  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全鏈條協同發展。圍繞半導體、新型顯示、通信導航、工業基礎軟件等領域,以數字化推動工藝、裝備、產品升級為重點,組織實施一批技術改造項目,提升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聚焦產品功能優化,引導企業在超高清視頻、可穿戴設備、車載智能終端等開展產品數字化創新。圍繞芯片和元器件、關鍵設備等重點環節,推動產業鏈體系化、供應鏈多元化,增強產業鏈供應鏈抗風險能力。支持企業加強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供應鏈協同管理,優化全供應鏈資源配置效率,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管控水平。

 ?。ㄋ模┤鎻娀a業支撐能力

  加快技術研發和產業化。依托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龍頭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在兩化融合領域建設一批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平臺,整合創新資源,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項,支持我省企業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吸引中央駐冀院所和京津成果在冀轉化,催生一批附加值高、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戰略新產品,打造一批標桿性、示范性企業。鼓勵各市依托產業數據、專利數據開展產業和企業專利導航,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發展。以打造“雙創”升級版為總抓手,提升全省現有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創業孵化基地、“雙創”示范基地、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等“雙創”載體的綜合服務能力,發揮支撐創新、帶動就業作用,充分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和創造力。

  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擴大。實施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倍增”行動計劃,制定《關于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工作方案》《關于加快半導體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建立電子信息產業重點項目庫。推進光伏、集成電路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定期發布河北省電子信息制造業“百強”企業名錄,支持晶澳太陽能、中船重工718所等一批優勢企業發展壯大,培育超百億企業10家,超10億企業100家以上。推動20家企業掛牌上市,引進100個以上電子信息重大項目。實現全省電子信息入統企業超2000家,主營收入達到1萬億元。

  促進軟件和大數據產業不斷壯大。大力發展工業控制軟件、行業應用軟件、平臺軟件以及支持新型人機交互、智能控制與決策、智能感知的嵌入式軟件,研究制定《首版次軟件產品認定管理辦法》,遴選出一批技術水平高、市場前景佳、競爭實力強的本地首版次軟件產品。高水平建設雄安新區互聯網產業園,引進培育一批軟件百強、互聯網百強企業,開展“軟件百強進河北”活動,引導我省行業龍頭企業的信息化部門進行業務剝離,設立專業化技術服務公司,推動國內外大型軟件企業、獨角獸企業、系統集成商在河北設立合資或獨資的獨立法人企業,帶動生態合作伙伴和上下游企業在河北聚集發展。制定《河北省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以支撐海量上云應用為重點,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京津冀國家樞紐節點建設,建設形成張家口、廊坊等數據中心聚集區,推進雄安城市計算(超算云)中心建設。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省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作用,加強對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的統一領導和組織協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作為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細化責任分工,按行業和區域實施評估和考核監督,推動相關政策落地。各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協同配合,認真抓好相關工作落實。各市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要健全工作機制,明確責任主體,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加強協調調度、年度監測和考核評估,層層壓實責任,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實。

  (二)強化政策引導。積極落實相關支持政策,重點支持一批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業互聯網、企業上云等重點項目。開展軟件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宣貫解讀和申報輔導,落實國家鼓勵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稅收等優惠政策。做好企業“雙軟評估”申報和復評工作,開展知識產權服務相關活動。發揮河北省金融服務平臺融資服務作用,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普惠金融服務,引導企業登陸資本市場上市融資。發揮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作用,為數字經濟科技成果交易提供全鏈條、全天候、規范化服務。指導各地依法依規充分用好土地政策,做好土地資源要素保障工作。

  (三)加快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院士等“高精尖缺”人才引進和培育措施,實施高端人才全職引進、“燕趙青年科學家”、科技卓越人才國際交流、國家“千人計劃”高層次領軍人才引進等計劃,大力引進領軍型科技人才。支持引導高等院??茖W、合理設置和調整兩化融合相關專業,繼續加大對相關一流本科專業的支持和建設力度,大力培養精通兩化融合領域的復合型人才。支持高校和企業共建實驗室、實踐教學基地、實訓基地、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根據企業需求培養專業性、針對性、實用性強的技術人才。組織遴選河北省工業互聯網優秀服務商,圍繞5G網絡、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上云、工業信息安全等方向建立省市縣三級的服務支撐隊伍,為企業提供“一對一”幫扶。

  (四)改善發展環境。繼續深入開展兩化融合整體性評估和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評價工作,持續推動DCMM評估貫標。鼓勵我省科研機構、高等院校、重點企業積極參與兩化融合相關標準制修訂工作。加快工業互聯網協同發展示范區建設,構建完善工業互聯網網絡、標識、平臺、數據、安全等生態體系,打造服務京津冀、賦能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的工業互聯網發展新高地。打造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高地。推動以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等重大活動為契機,舉辦兩化融合、工業互聯網、產業數字化轉型等主題論壇,展示工業互聯發展成果,學習交流典型經驗,與國內優秀服務商開展對接合作。企業上云大講堂、工業互聯網供需對接等活動,按行業組織我省企業家開展專題培訓,到國內數字化轉型成功企業開展現場觀摩,舉辦整體解決方案推廣培訓,激發企業推動數字化轉型的內生動力。通過各類媒體加大對政策措施、典型案例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對融合發展的認知度和參與度,營造濃厚的發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