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自治縣、區(市)人民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市直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關于推動2024年一季度全市經濟工作實現“開門紅”若干政策措施》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遵義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2月1日

  關于推動2024年一季度全市經濟工作

  實現“開門紅”的若干政策措施

  為全面落實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推動一季度全市經濟實現“開門紅”,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加快構建以工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1.推動白酒產業加快發展。統籌推進“四區多點”產區建設,完善遵義市醬香型白酒標準體系,加強對仁懷、習水、匯川等白酒重點地區的督促指導。發揮茅臺帶動作用,推動習酒、國臺、珍酒等重點酒企產能加快釋放,促進產銷增長。3月中下旬舉辦多彩貴州風·黔酒中國行暨遵義產區名優白酒走進成都宣傳推介活動,開展“遵義十大名酒”評選。

  2.推動裝備制造產業加快發展。搶抓國家提升戰略物資儲備保障能力的機遇,加快“三線”資源盤活利用和改造提升,重點推動泰永長征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基地二期項目、凱宏匯達相關設備研發與制造、群建精密相關減速器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等項目建設。

  3.推動資源精深加工產業加快發展。加快推進遵義鋁業年產10萬噸再生鋁資源利用項目、貴州寶鑫礦業年產120萬噸新民鋁土礦等項目建設,延長鋁產業鏈,推進鋁基材料產業向高端化、精細化發展,加快建設以基礎材料為重點的資源精深加工基地。

  4.推動新型能源產業加快發展。推動煤炭增產增供,抓好重點礦區規劃修編,加快電源項目建設,統籌推進重點新能源項目、抽水蓄能電站建設。一季度實現原煤產量150萬噸以上,頁巖氣產能達0.6億立方米以上,煤層氣產量達0.25億立方米。

  5.推動新能源電池材料加快發展。加快推進貴州志喜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00MW/800MWh釩電池儲能建設項目、聚源建材年產3萬噸碳納米管導電漿料項目一期等重點項目建設。全面落實新能源貨車使用ETC在省內高速公路通行費8.5折優惠政策,制定新能源汽車公共停車場停車收費優惠政策。

  6.推動算力等大數據產業加快發展。實施數字經濟“十百千”倍增行動計劃,推動“遵數遵算”,夯實算力保障基礎,推進算力設施建設。一季度新增建設5G基站200個,數據中心機架數達576架、服務器達2300臺,內部互聯互通,可靠性達99%以上。

  7.加快推進工業企業節后復工復產。制定重點企業節后復工復產計劃,加大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幫助指導力度,扎實做好重點企業春節期間原材料供應和調配、人員輪休輪崗等安排,確保2月18日可正常生產的企業復工復產率達50%以上,2月25日前復工復產率達100%。

  8.深入推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遵義市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提出年度目標、重點任務和重點項目清單,分季度項目化、清單化推動工作任務落實。一季度建立規上服務業企業培育庫120家以上,重點推動新蒲新區遵義3536文化園建設、余慶沙灣港口改擴建、湄潭糧食倉儲物流建設等8個項目開工建設。

  9.深入實施市場主體培育提升行動。加大對市場主體扶持力度,一季度新設立市場主體1.5萬戶,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0戶、資質以上建筑企業5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3戶。

  10.加快推進實訓基地建設。紅花崗圍繞裝備和材料產業、桐梓圍繞旅游和康養產業、正安圍繞能源和吉他產業人才需求設置實訓專業。積極申報遵義市公共實訓基地項目,一季度力爭紅花崗公共實訓基地建成投用,正安吉他特色綜合實訓基地項目建設完成基礎施工,桐梓公共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完成主體建設。

  11.加大對服務業企業幫扶。加大批零住餐企業和重點服務業企業的幫扶指導力度,制定節后復工復產計劃,確保2月18日可正常生產的企業復工復產率70%以上,2月25日前復工復產率100%。

  12.大力推進“科技入遵”。加快建設高水平的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國家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支持梅嶺電源全國重點實驗室、遵義醫科大學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推動一批科技成果轉化運用。

  二、著力實施擴大投資和促進消費雙輪驅動行動

  13.加快推進重點項目開工復工。制定一季度新開工項目清單,新開工重大項目30個以上。明確市級100個重點項目清單、每個縣(市、區)50個重點項目清單,專班化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制定實施2024年省重大項目推進實施計劃,建立年度480個以上、年度計劃投資350億元省重大項目“開工、在建、前期”三張清單。制定在建重點項目復工計劃,節后開展督導幫扶,確保2月18日294個在建重大項目復工率50%以上,2月25日前復工率100%。

  14.全力做好項目入庫工作。實行“行業部門+縣(市、區)”“上下結合、先上后下”工作機制,按月、季加強項目投資監測分析。狠抓項目入庫工作,全力完善項目入庫“三要件”,力爭一季度入庫項目260個以上。

  15.高質量推進中央和省支持項目建設。圍繞國債、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爭取資金,用于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加快資金投放使用,重點推動已獲得資金國債項目建設,確保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16.加大產業投資力度。加快紅花崗區優特鋼精深加工技改項目等81個在建市重大產業項目建設進度。一季度新開工億元以上省市重大產業項目20個以上。

  17.全力做好項目謀劃儲備工作。認真圍繞國家政策投向,扎實謀劃儲備一批高質量、有效益的項目,用好省級前期工作專項資金,加大對“四化”等重點領域項目前期工作支持力度。

  18.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桐梓至新蒲、金沙經仁懷至桐梓、道真至武隆高速公路和國省道改造8個項目建設。全力推進水網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加快推進在建骨干水源工程建設,加快觀音水庫大壩主體填筑。

  19.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深化落實房地產“新十條”等政策,圍繞刺激房地產市場需求,提出有針對性、突破性的“一城一策”,大力爭取國家推動“三大工程”政策,加快推進“保交樓”項目建設。

  20.持續做好停緩建項目盤活處置。在首批盤活處置基礎上,啟動第二批停緩建項目復工處置工作。

  21.全力做好要素保障。著力解決手續辦理過程中用地指標、用林指標、用能指標、環境容量指標等要素保障問題,建立市縣兩級建設用地報批溝通聯動機制,實行派單制限時辦結。引導金融機構做到應貸盡貸、盡快放貸。

  22.大力提振旅游消費。聚焦“三大要素”,持續推進“四大行動”,加大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做靚“中心城區+仁習赤”黃金旅游線路,實施春季旅游宣傳營銷活動,鼓勵各縣(市、區)發放文旅消費券,吸引更多省外游客入遵旅游。加快構建“場景+住宿+業態”旅游小生態圈,新增一批星級酒店、品牌連鎖酒店、等級民宿,開發一批遵義特色旅游商品,布局建設一批特色美食街區和購物綜合店。

  23.大力開展特色促銷活動。持續打造“醉美遵義·助商惠民”促消費活動品牌,整合資源組織開展“全城開瓶·干杯遵義”商貿文旅消費季、新春年貨節等活動,指導縣(市、區)開展年貨節等消費促進活動30場以上。組織開展優質醬酒聯動促銷活動,開展好家電、家居等大宗消費領域促銷活動。

  24.推動餐飲業快速增長。加強餐飲文化和消費市場挖掘,整合餐飲和醬酒產業優勢,組織實施黔酒黔菜促銷活動,推薦更多符合條件的餐飲企業參與,以酒帶餐、以餐促酒協同發展。

  25.促進汽車和成品油銷售穩步增長。全面落實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掛車車輛購置稅減半征收等政策,積極開展汽車促銷活動,加大汽車消費信貸金融支持。持續推進成品油行業“打非治違”專項行動,指導中石化等大型成品油經營企業開展成品油系列促銷活動,促進成品油銷售穩定向好。

  26.繼續推進購房惠民活動。對購買新建商品房(含二手房),憑已完成網簽備案商品房買賣合同和繳納契稅的完稅證明,按已繳納契稅的50%予以惠民消費獎勵,經費按市縣契稅分層比例分級承擔。

  27.加大住房公積金支持力度。2024年繼續實施“又提又貸”政策,取消省外異地貸款戶籍限制,提高多子女家庭最高貸款額度和可貸額度,探索開展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帶押過戶”。優化調整公積金政策,以“先試點、再推廣”的方式,在湄潭、鳳岡、余慶、桐梓、仁懷、赤水、習水穩步推行“商轉公”貸款政策。

  三、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大改善和產業招商大提升

  28.持續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整治營商環境突出問題,保障企業用工、用電、用地、用能等方面需求,著力降低企業物流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一窗通辦‘2+2’模式”改革,醫保、社保、公積金整體融入自然人綜合窗口,13個“一件事一次辦”落地落實。鞏固市縣兩級一般政務服務事項100%“全程網辦”率。

  29.全面開展產業大招商。圍繞“六大產業基地”和主導產業“一圖三清單”,搶抓省和國家有關部委共同舉辦“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央地產業對接大會”等機遇,新引進落地一批重點產業項目和重大民間投資項目。一季度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0個以上,產業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20億元左右,推動外商投資加快突破,實現實際利用外資1000萬美元。

  四、扎實抓好“三農”工作

  30.全力抓好春耕備耕生產。推動特別國債資金支持的高標準農田全面開工。扎實開展春耕備耕,加大水稻無紡布缽苗育秧、玉米“一增五改”、水稻“兩增一調”等糧油作物高產高效實用技術推廣力度。強化農資生產調運儲備,抓好春耕備耕工作。

  31.全力抓好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大力推廣良種、良法、良機,一季度實現茶葉產量0.63萬噸,蔬菜產量150萬噸,食用菌產量3.8萬噸,中藥材產量1.05萬噸,水果產量5.1萬噸。

  32.全力抓好畜牧業發展。引導規?;B殖場和中小養殖場、農戶合理安排出欄補欄,發揮29個國家級、省級生豬調控基地作用,保持產能穩定釋放。

  33.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大力發展新茶飲、中藥飲片、生態畜禽肉制品等農產品精深加工。

  五、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34.強化應急值班值守。認真落實24小時值班帶班制度,強化低溫雨雪凝凍等極端天氣監測預警和會商研判,開展道路交通、水路交通安全整治,加強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治理,確保春運和物流順暢。

  35.全力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緊盯“九小場所”、多業態混合經營場所等開展“拉網式”排查整治,堅決整治封閉安全出口、占堵消防通道、違法違規施工作業等突出問題,保持“打非治違”高壓態勢。加大力度抓好煤礦安全,加強瓦斯等重大災害治理,確保全市煤礦生產安全。扎實抓好非煤礦山、旅游景區、城鎮燃氣、煙花爆竹、?;?、建筑施工、地質災害、食品安全、電力等領域安全,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六、聚力穩就業扎實惠民生

  36.全力抓好穩崗就業。大力實施“六六就業穩崗計劃”,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易地搬遷群眾、農村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2.8萬人。持續開展“技能遵義”“雙證書”行動,推進產業工人“全員持證”,一季度開展職業培訓0.65萬人次。

  37.抓好外出務工勞動力返崗就業。開展“春風行動”等專項服務活動,組織實施“兩節”期間農村勞動力返鄉監測、集中返城返崗、“點對點”輸出等公共就業服務,持續開展東西部勞務協作,加強就業監測幫扶,提高組織化程度,一季度外出務工勞動力穩定就業160萬人。

  38.深入實施促進居民增收行動。制定出臺2024年度促進居民增收實施計劃,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大力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將農村勞動力勞務報酬占項目投資的比例提高到30%以上。

  39.全力做好保供穩價工作。加強價費監測管理,加強對重要民生商品價格監測預警和監督檢查,確保重要民生商品市場供應充足和價格穩定。密切關注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費、巡游出租車運價調整新政策的執行情況,做好價格政策的平穩過渡。嚴格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掛鉤聯動機制。極端災害天氣期間加強設施巡查,及時應對突發情況,確保供電、供暖、供氣穩定,保障群眾溫暖過冬。

  40.扎實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依法處置拖欠農民工工資違法行為,保障好農民工合法權益。對全市欠薪臺賬實行動態管理,分期分批逐一化解,推進欠薪問題動態清零,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一季度經濟工作,細化落實措施,完善工作機制,圍繞所承擔的重點工作任務,將目標進行細化分解,進一步壓實責任。督查機構將加強對各地各部門工作落實情況督查,對工作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地區、部門在全市通報。

  (本文有刪減)